【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变形缝防水试验,具体地指一种隧道变形缝防水能力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矿山法隧道和明挖隧道衬砌变形缝一般采用外包防水和中埋钢边橡胶止水带,并且在橡胶止水带中间设置ω、圆等形状增大橡胶止水带抗变形能力,但是衬砌浇筑的时候会拉伸钢边橡胶之水带,导致浇筑后橡胶止水带存在内力,当衬砌变形过大时,止水带易破损出现渗漏;另一方面,由于钢边橡胶止水带周边振捣困难,导致止水带与混凝土界面存在渗流通道,在高水压作用下虽然止水带结构完整,但是易出现绕流渗流。
2、为了分析止水带结构防水能力,有专利号为“cn105486848a”的名为“一种隧道用橡胶止水带防水性能的检测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介绍了一种检测橡胶止水带防水性能的方法,具体的方法为:首先,将要检测的橡胶止水带两端通过硫化,形成闭合的橡胶止水带环;然后,通过钢筋卡将所述止水带环固定,利用拌合的混凝土将该止水带的下半幅浇筑于其中,形成混凝土底座;第三步,待初次浇筑的混凝土形成的底座养护后,在所述底座上表面铺设垫层材料,然后在橡胶止水带环的中心位置竖直固定形成水缸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变形缝防水能力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变形缝防水能力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模型包括两组混凝土衬砌和止水带排(1);所述混凝土衬砌是端面平整的立方体混凝土块;所述止水带排(1)是轴向两端分别浇筑在两组混凝土衬砌内的弯折弧形橡胶构件,处于两组混凝土衬砌的接缝内的止水带排(1)的凹面朝上;所述接缝内设置支撑支架对接缝内止水带排(1)进行支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变形缝防水能力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构建浇筑模型的方法包括:所述浇筑模型包括底模(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变形缝防水能力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变形缝防水能力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模型包括两组混凝土衬砌和止水带排(1);所述混凝土衬砌是端面平整的立方体混凝土块;所述止水带排(1)是轴向两端分别浇筑在两组混凝土衬砌内的弯折弧形橡胶构件,处于两组混凝土衬砌的接缝内的止水带排(1)的凹面朝上;所述接缝内设置支撑支架对接缝内止水带排(1)进行支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变形缝防水能力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构建浇筑模型的方法包括:所述浇筑模型包括底模(2)、侧模(3)和中间模(4);所述侧模(3)是沿竖向固定于底模(2)上的环状模板结构;所述中间模(4)沿垂直止水带排(1)轴向的方向布置于侧模(3)的中间,将侧模(3)与底模(2)之间的空间分割为两组混凝土衬砌的浇筑空间;所述中间模(4)用于构建接缝,中间模(4)包括固定在底模(2)上的下部模板以及安装在下部模板上端的上部模板;所述上部模板和下部模板之间的连接面是止水带排(1)穿过的两端高、中间低的弧形端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变形缝防水能力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3)内侧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两组分置于止水带排(1)径向水平两侧的立杆(5),每组立杆(5)包括多根分置于两组混凝土衬砌浇筑空间的立杆(5),每组立杆(5)上端通过沿止水带排(1)轴向布置的横梁(6)连接为一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变形缝防水能力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浇筑试验模型的方法包括:将待试验的止水带排(1)弯折成凹面朝上的弧形结构,利用上部模板和下部模板将弧形的止水带排(1)夹持住,使止水带排(1)的轴向两侧分置于两组混凝土衬砌浇筑空间内,完成固定后先进行一侧混凝土衬砌的浇筑,待浇筑的混凝土达到设定强度后,再进行另一侧混凝土衬砌的浇筑,形成所需的试验模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隧道变形缝防水能力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观察渗透情况的第一观察孔(7)的方法包括:在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培帅,杨斌,张永涛,田唯,姬付全,贺创波,吴晓龙,杨钊,宋向荣,孙一鸣,杨海生,罗会武,许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