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对多输出的TO-5金属气密性封装固体继电器及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6433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一对多输出的TO‑5金属气密性封装固体继电器及其电路;包括输入模块,输入模块包括印制电路板,印制电路板上安装有发光二极管芯片;输出模块,输出模块包括印制电路板,印制电路板上安装有光伏二极管阵列;输出功率模块,输出功率模块包括DBC板,DBC板上设有连接片,连接片上安装有场效应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继电器的功能按输入、输出、功率分为三个模块,并将三个模块通过垂直布局使其相互不会干扰,输入和输出自检的信号通过裸芯的开关二极管芯片和光伏二极管阵列,实现了在两个电路板之间的无线信号传递,同时降低了元器件成本;通过一组输入驱动两组双向输出,实现一对多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对多输出的to-5金属气密性封装固体继电器及其电路。


技术介绍

1、常见的固体继电器采用金属封装结构设计,采用金属外壳封装芯片或元器件实现继电器功能,主要采用一组输入驱动一组输出,这种结构优点可以实现一对一控制,同时具有导热性好、防潮、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在极限高低温、沙尘、海洋等恶劣环境中使用,工作温度区间大。缺点是产品体积大无法实现一对多控制、质量较重,成本高、加工难度大。随着目前继电器领域向着数字化、集成化方向发展,使得固体继电器向着体积小、质量轻、高集成度方向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如公开号为cn218772039u公开的一种高介质耐电压的光mos固体继电器,将mos管、光电隔离器等元件全都集中在同一块陶瓷基板上,无疑增加了继电器的平面面积,并且其一个输入端仅对应了一个输出端,使其无法实现一对多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对多输出的to-5金属气密性封装固体继电器及其电路,输入输出采用光隔离,采用光隔离方式隔离,输入输出电路无电磁干扰,电路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对多输出的TO-5金属气密性封装固体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模块(1),输入模块(1)包括印制电路板(4),印制电路板(4)上安装有发光二极管芯片(7);输出模块(2),输出模块(2)包括印制电路板(9),印制电路板(9)上安装有光伏二极管阵列(10);输出功率模块(3),输出功率模块(3)包括DBC板(13),DBC板(13)上设有连接片(14),连接片(14)上安装有场效应管(15);封装组件,封装组件包括底座(11)和罩壳(18),罩壳(18)固定在底座(11)上形成封闭空间将输入模块(1)、输出模块(2)、输出功率模块(3)包围;输入引线(16)、输出引线(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对多输出的to-5金属气密性封装固体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模块(1),输入模块(1)包括印制电路板(4),印制电路板(4)上安装有发光二极管芯片(7);输出模块(2),输出模块(2)包括印制电路板(9),印制电路板(9)上安装有光伏二极管阵列(10);输出功率模块(3),输出功率模块(3)包括dbc板(13),dbc板(13)上设有连接片(14),连接片(14)上安装有场效应管(15);封装组件,封装组件包括底座(11)和罩壳(18),罩壳(18)固定在底座(11)上形成封闭空间将输入模块(1)、输出模块(2)、输出功率模块(3)包围;输入引线(16)、输出引线(17)、功率引线(21),输入引线(16)和输出引线(17)穿过底座(11)伸入封闭空间内分别与输入模块(1)和输出功率模块(3)形成电气连接,功率引线(21)使输出模块(2)和输出功率模块(3)之间的电气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7)和光伏二极管阵列(10)相对,所述输出模块(2)和输出功率模块(3)之间通过引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对多输出的to-5金属气密性封装固体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制电路板(4)上还片式电阻器a(5)和片式电阻器b(6),片式电阻器a(5)和片式电阻器b(6)与发光二极管芯片(7)连接,限制输入发光二极管芯片(7)的电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对多输出的to-5金属气密性封装固体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引线(16)、输出引线(17)、功率引线(21)通过绝缘子(20)固定在底座(11)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海洋郭建章闫军政洪浩韦跃武宋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