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肠梗阻术后恢复,具体为一种基于肠梗阻术后防肠粘连用肠功能恢复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肠梗阻的手术方式有多种,包括直接开腹探查手术、腹腔镜微创手术,如果肠梗阻的原因诊断明确,大部分都可以通过微创手术达到治疗的目的,比如常见的肠粘连、肠套叠引起的梗阻,或者腹内疝引起的梗阻,都可以通过腹腔镜下手术进行治疗,但是如果在微创手术探查过程中,发现微创手术达不到手术目的的情况下,应立即改为开放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2、现有技术中,在肠梗阻手术以后为避免手术后存在的肠粘连问题,通常医生会要求患者在躺卧时进行仰卧式、胎儿式,以此进行肠道蠕动预防粘连问题出现,并附加按摩,刺激肠道运动和血液循环,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但患者对这种躺卧方式上存在理解偏差,就算医护人员将患者姿势调整到位,但患者不可能一直保持此动作不动,医护人员也不可能一直位于患者病床前进行监督,因此可实施性较差,不利于患者的恢复,肠粘连问题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加剧医院接诊效率;
3、此外,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一些按摩设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肠梗阻术后防肠粘连用肠功能恢复装置,用于肠梗阻术后防肠粘连,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基于肠梗阻术后防肠粘连用肠功能恢复装置包括有:用于仰卧式、胎儿式等可促进术后恢复体位调节的躺卧姿势调整机构(2),以及用于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按摩,以此刺激血液循环,促进肠道蠕动,加快肠功能的恢复时间的血液循环刺激机构(3),所述躺卧姿势调整机构(2)位于血液循环刺激机构(3)的右侧,且所述躺卧姿势调整机构(2)与血液循环刺激机构(3)均设置在床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肠梗阻术后防肠粘连用肠功能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躺卧姿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肠梗阻术后防肠粘连用肠功能恢复装置,用于肠梗阻术后防肠粘连,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基于肠梗阻术后防肠粘连用肠功能恢复装置包括有:用于仰卧式、胎儿式等可促进术后恢复体位调节的躺卧姿势调整机构(2),以及用于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按摩,以此刺激血液循环,促进肠道蠕动,加快肠功能的恢复时间的血液循环刺激机构(3),所述躺卧姿势调整机构(2)位于血液循环刺激机构(3)的右侧,且所述躺卧姿势调整机构(2)与血液循环刺激机构(3)均设置在床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肠梗阻术后防肠粘连用肠功能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躺卧姿势调整机构(2)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床体(1)底面的辅助件(201),所述辅助件(201)形状类似n形,n形左侧为双层结构,右侧为单层结构,所述扇形尺(202)通过电机转动连接于辅助件(201)右侧单层结构底端,所述扇形尺(202)扇面通过齿牙啮合有第一转动齿(203),所述第一转动齿(203)侧面通过柱杆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齿(204),所述第一转动齿(203)与第二转动齿(204)均转动连接在辅助件(201)n形左侧双层结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肠梗阻术后防肠粘连用肠功能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齿(204)上端齿牙面啮合传动连接有移动齿杆(205),所述移动齿杆(205)左端固定连接有落脚板(206),所述床体(1)底面开设有扣合槽(207),所述扣合槽(207)内固定连接有扣合板(20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肠梗阻术后防肠粘连用肠功能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板(208)上卡接有l形承托板(209),所述l形承托板(209)左侧且位于床体(1)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嵌合板(210),所述床体(1)上开设有方口,所述床体(1)方口内放置有方位调节柱(211),所述方位调节柱(21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躺卧板(212),所述躺卧板(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