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是指一种外周血管支架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1、外周血管是除了心脑血管以外的血管,包括四肢、头颈部、躯干的动静脉血管。外周血管的分布更广泛,外周血管更多、更长发生的疾病也比较多。当血管出现动脉粥化、动脉瘤等病变的情况,导致血管堵塞时,需要进行血管支架植入治疗。
2、血管支架一般为金属材质的网状支架,将血管支架输送到病变位置后撑开,即可扩张血管宽度,通过物理的方法使原本堵塞的血管血流变得通常,对各种病因导致的血管堵塞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3、目前的支架植入方法主要是在患者手臂或者腿部的血管上插入导丝,沿导丝将输送导管送至病变处,再将输送导管上的支架撑开,完成安装,但这种安装方法一次只能安装一个支架,血管的病变可能会出现在一段血管处呈现断断续续的情况,通常情况下,会在病变处植入一根更长的支架,同时将所有堵塞处撑开,这种方法会造成支架的浪费,而外周血管的病变可能会出现在膝盖后方、手肘内侧的位置,如植入一根较长的支架,当患者进行弯腿、弯胳膊的动作时,会有造成支架形变、脱落的风险,严重的甚至会威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周血管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导丝(1)、外导管(2)和多节支架放置机构(3),所述中空导丝(1)贯穿设于多节支架放置机构(3)内,所述外导管(2)套设于多节支架放置机构(3)外侧,所述多节支架放置机构(3)包括外套管(4)与内套管(5),内套管(5)套设于中空导丝(1)外侧,所述外套管(4)套设于内套管(5)外侧,所述中空导丝(1)长度大于内套管(5),所述内套管(5)长度大于外套管(4),所述外套管(4)长度大于外导管(2);所述内套管(5)包括管体(501)、导头(507)、轨道槽(502)和支架节(503),所述管体(501)中空设置,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周血管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导丝(1)、外导管(2)和多节支架放置机构(3),所述中空导丝(1)贯穿设于多节支架放置机构(3)内,所述外导管(2)套设于多节支架放置机构(3)外侧,所述多节支架放置机构(3)包括外套管(4)与内套管(5),内套管(5)套设于中空导丝(1)外侧,所述外套管(4)套设于内套管(5)外侧,所述中空导丝(1)长度大于内套管(5),所述内套管(5)长度大于外套管(4),所述外套管(4)长度大于外导管(2);所述内套管(5)包括管体(501)、导头(507)、轨道槽(502)和支架节(503),所述管体(501)中空设置,所述导头(507)设于管体(501)首端,所述轨道槽(502)设于管体(501)侧壁,所述支架节(503)线性阵列设于管体(501)靠近导头(507)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周血管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节(503)包括通道二(504)、球囊(505)和折叠支架(506),所述支架节(503)最大直径小于管体(501)的直径,所述球囊(505)环绕设于支架节(503)外侧,所述折叠支架(506)环绕设于球囊(505)外侧,所述支架节(503)轴心到折叠支架(506)的距离小于管体(501)的直径,所述通道二(504)设于支架节(503)侧壁内,所述通道二(504)连通球囊(505)与轨道槽(502),所述通道二(504)与轨道槽(502)的连接处进行圆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周血管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4)包括通道一(403)、阀门槽(404)和稳定扣(408),所述外套管(4)内壁与内套管(5)外壁贴合,所述稳定扣(408)多组线性阵列设于外套管(4)内壁,所述稳定扣(408)滑动设于轨道槽(502)内侧,所述稳定扣(408)与轨道槽(502)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周血管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4)尾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阳,徐有耀,周萌萌,程国兵,陆炜,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市人民医院衢州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