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全自动化腹膜透析对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全自动化腹膜透析对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6081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化腹膜透析对接装置,涉及腹膜透析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拉环帽固定机构、外接短管固定机构和碘液微型盖固定机构,壳体的另一侧通过滑动底座设有双联管固定机构和碘液微型盖夹持机构;所述双联管固定机构设有用于装设双联管的转筒,所述转筒通过第一驱动组件控制双联管旋转,并与所述滑动底座相互配合,从而实现去拉环帽操作,并实现双联管与外接短管的对接或分离;所述碘液微型盖夹持机构设有用于夹持碘液微型盖的夹爪,并设有用于带动所述夹爪旋转的转盘,所述夹爪通过第二驱动组件实现张合,从而夹持碘液微型盖,所述转盘通过第三驱动组件控制碘液微型盖旋转,并与所述滑动底座相互配合,从而实现碘液微型盖与外接短管的分离或对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腹膜透析,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化腹膜透析对接装置


技术介绍

1、腹膜透析是急、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替代疗法之一,在临床上已广为应用。目前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在家中自行完成腹膜透析治疗。在进行家庭腹膜透析治疗之前需要患者手动完成外接短管与双联系统上的双联管的连接和分离,具体的操作方法为:在透析之前先将外接短管上的碘液微型盖拆除,然后将外接短管准确对接到双联管上;在透析完成后还需要将双联管与外接短管拆除,并在外接短管上装上新的碘液微型盖。

2、但是绝大部分患者为中老年人,在对接时容易眼花或者手抖,因此往往无法独自、灵活并且精准地完成外接短管与双联管的手动对接。若无法一次性准确完成对接,在后续反复操作过程中,可能会使外接短管与双联管因触碰到手或其他物品而被污染。此外,若对接不到位也将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3、基于此,公开号为cn115154717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腹膜透析自动化无菌换液操作装置,其在安装座上设有多维移动进给机构、双联管固定机构、取碘液微型盖机构、去拉环帽机构、外接管固定机构、碘液微型盖固定机构、去碘液微型盖机构和控制系统,工作时由控制系统控制各个机构协同工作,从而完成外接短管与双联管的自动对接和分离操作,由此克服患者手动对接存在的诸多问题。但是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该方案中去拉环帽、取碘液微型盖、对接、分离和装碘液微型盖等操作均无法同时进行,需要控制系统逐一控制操作,这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还会使得外接短管与双联管长时间暴露在环境中,增加感染风险。

<br/>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化腹膜透析对接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全自动化腹膜透析对接装置,包括壳体、滑动底座、双联管固定机构、碘液微型盖夹持机构、外接短管固定机构、碘液微型盖固定机构和拉环帽固定机构;

4、所述拉环帽固定机构、外接短管固定机构和碘液微型盖固定机构固设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双联管固定机构和碘液微型盖夹持机构通过所述滑动底座可多维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另一侧;

5、所述双联管固定机构设有用于装设双联管的转筒,所述转筒通过第一驱动组件控制双联管旋转,并与所述滑动底座相互配合,从而实现去拉环帽操作,并实现双联管与外接短管的对接或分离;

6、所述碘液微型盖夹持机构设有用于夹持碘液微型盖的夹爪,并设有用于带动所述夹爪旋转的转盘,所述夹爪通过第二驱动组件实现张合,从而夹持碘液微型盖,所述转盘通过第三驱动组件控制碘液微型盖旋转,并与所述滑动底座相互配合,从而实现碘液微型盖与外接短管的分离或对接。

7、进一步,所述滑动底座设有一安装座,该安装座设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转筒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转盘通过第二驱动组件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夹爪通过第三驱动组件可张合地设置于所述转盘。

8、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通孔和连通于所述通孔内的缺口一;所述转筒装设于所述通孔内,且转筒沿轴向开设有缺口二;所述缺口一和缺口二构成供所述双联管进出转筒内的安装口;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通过驱动所述转筒旋转,从而开启或关闭所述安装口。

9、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安装座在第一安装部旁侧设有电机仓,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装设于电机仓内,且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有所述第一齿轮;所述转筒外壁设有带缺口的齿圈,所述齿圈与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咬合。

10、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电机仓内的离合器,所述离合器通过控制第一驱动电机水平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与所述齿圈相互咬合或相互分离。

11、进一步,所述离合器包括推杆、连接座、导向杆和弹簧;所述连接座的一端设有延伸至电机仓外部的所述推杆,连接座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所述驱动电机,且连接座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齿轮的容纳槽;所述导向杆固设于所述电机仓侧壁,并通过所述弹簧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

12、进一步,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相互连通的安装槽一和安装槽二,所述转盘装设于所述安装槽一内,且转盘的外侧壁设有轮齿;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二内,且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有与所述轮齿相互咬合的第二齿轮。

13、进一步,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相互连通的安装槽一和安装槽二,所述转盘装设于所述安装槽一内,且转盘的外侧壁设有轮齿;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二内,且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有与所述轮齿相互咬合的第二齿轮。

14、进一步,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电机和第三齿轮;所述转盘内设有安装腔,所述第三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有所述第三齿轮;所述夹板一和夹板二的内端部分别固设有与第三齿轮相互啮合的齿排一和齿排二,且所述齿排一和齿排二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相对两侧。

15、进一步,所述夹板一的内端部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条一和限位块一,所述夹板二的内端部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块二和限位条二;所述限位条一与所述限位块二相互抵接,所述限位条二与所述限位块一相互抵接。

16、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7、1、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多驱动组件单独控制的专利技术构思对双联管固定机构和碘液微型盖夹持机构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从而使得对接装置能够同步完成多项操作内容,有效地提高了对接装置的工作效率和自动化水平。

18、2、本专利技术的双联管固定机构通过控制转筒旋转便可以开启或关闭安装口,从而实现双联管的快速拆装,并且转筒旋转的同时还能够带动双联管旋转,从而实现与外接短管的对接操作,因此该双联管固定机构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等优点,有助于实现双联管与外接短管的快速对接,并可避免因操作不当或双联管暴露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污染。

19、3、本专利技术为双联管固定机构设有离合器,该离合器小巧精细,易于控制,使得转筒能在自动和手动两种模式下自由切换,从而便于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手动将双联管从安装座上取下来,设计更加人性化。

20、4、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碘液微型盖夹持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转盘和夹爪,使用时通过夹爪可轻松地夹持或松开碘液微型盖,通过转盘带动夹爪旋转,则能够将旧的碘液微型盖从外接短管上旋下来,或者将新的碘液微型盖旋接到外接短管上,因此操作更加简单方便,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碘液微型盖取装不便的问题。

21、5、本专利技术在碘液微型盖上设有平整部,并设有用于检测平整部的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能够判断出夹爪是否准确夹持在碘液微型盖的平整部上,从而防止夹持不牢固而影响碘液微型盖与外接短管的分离或对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化腹膜透析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化腹膜透析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底座设有一安装座,该安装座设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转筒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转盘通过第二驱动组件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夹爪通过第三驱动组件可张合地设置于所述转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化腹膜透析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通孔和连通于所述通孔内的缺口一;所述转筒装设于所述通孔内,且转筒沿轴向开设有缺口二;所述缺口一和缺口二构成供所述双联管进出转筒内的安装口;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通过驱动所述转筒旋转,从而开启或关闭所述安装口。

4.如权利要求3述的一种全自动化腹膜透析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安装座在第一安装部旁侧设有电机仓,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装设于电机仓内,且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有所述第一齿轮;所述转筒外壁设有带缺口的齿圈,所述齿圈与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咬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化腹膜透析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电机仓内的离合器,所述离合器通过控制第一驱动电机水平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与所述齿圈相互咬合或相互分离。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化腹膜透析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包括推杆、连接座、导向杆和弹簧;所述连接座的一端设有延伸至电机仓外部的所述推杆,连接座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所述驱动电机,且连接座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齿轮的容纳槽;所述导向杆固设于所述电机仓侧壁,并通过所述弹簧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化腹膜透析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相互连通的安装槽一和安装槽二,所述转盘装设于所述安装槽一内,且转盘的外侧壁设有轮齿;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二内,且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有与所述轮齿相互咬合的第二齿轮。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化腹膜透析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包括相对设置的夹板一和夹板二,所述转盘设有两个条形通孔,所述夹板一和夹板二分别装设于所对应的条形通孔内,并通过第三驱动组件沿条形通孔做反向运动,从而实现相互张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化腹膜透析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电机和第三齿轮;所述转盘内设有安装腔,所述第三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有所述第三齿轮;所述夹板一和夹板二的内端部分别固设有与第三齿轮相互啮合的齿排一和齿排二,且所述齿排一和齿排二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相对两侧。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化腹膜透析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一的内端部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条一和限位块一,所述夹板二的内端部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块二和限位条二;所述限位条一与所述限位块二相互抵接,所述限位条二与所述限位块一相互抵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化腹膜透析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化腹膜透析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底座设有一安装座,该安装座设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转筒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转盘通过第二驱动组件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夹爪通过第三驱动组件可张合地设置于所述转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化腹膜透析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通孔和连通于所述通孔内的缺口一;所述转筒装设于所述通孔内,且转筒沿轴向开设有缺口二;所述缺口一和缺口二构成供所述双联管进出转筒内的安装口;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通过驱动所述转筒旋转,从而开启或关闭所述安装口。

4.如权利要求3述的一种全自动化腹膜透析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安装座在第一安装部旁侧设有电机仓,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装设于电机仓内,且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有所述第一齿轮;所述转筒外壁设有带缺口的齿圈,所述齿圈与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咬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化腹膜透析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电机仓内的离合器,所述离合器通过控制第一驱动电机水平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与所述齿圈相互咬合或相互分离。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化腹膜透析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包括推杆、连接座、导向杆和弹簧;所述连接座的一端设有延伸至电机仓外部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锦灿曾显华张姝朱良萍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瓦瑞尔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