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氢氰酸生产用除氨装置及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氢氰酸生产用除氨装置及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6029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氢氰酸生产用除氨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侧壁底部连通有氢氰酸合成气进料管,所述塔体的侧壁顶部连通有酸液进料管,所述塔体的顶部连通有氢氰酸合成气出料管,所述塔体的底部连通有酸液出料管;填料架,所述填料架为若干个且竖向均匀设在所述塔体内;除沫器,所述除沫器包括竖向转动连接在所述塔体内的转轴、设在所述转轴上并可沿所述填料架壁面刮动的刮板和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解决了传统的除氨塔中的填料架容易积累泡沫,影响酸液与氢氰酸合成气之间的正常交互,导致酸液对氨气的吸收效果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化工生产,具体公开了一种氢氰酸生产用除氨装置及工艺


技术介绍

1、氢氰酸是一种无色液体,分子式hcn,分子量27.03,沸点26℃,有苦杏仁味,可与水互溶,氢氰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基本化工原料,下游产品己二腈、蛋氨酸、氰化钠、杀虫剂、除草剂等,产业需求量较大。

2、在氢氰酸的合成方法中,以安氏工艺法为例,氢氰酸的合成气中包括未反应的氨气和需要吸收下来的产品氢氰酸,氨气的存在会导致氢氰酸聚合产生黑色聚合物,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设备管线堵塞甚至发生爆炸等危害,因此在吸收氢氰酸为液相之前需要高效、安全的除氨工艺,以去除氢氰酸中的氨气。

3、而目前较为常见的除氨工艺是将氢氰酸合成气通入除氨塔的底部,同时在除氨塔的顶部通入酸液(例如硫酸),通过酸液吸收氢氰酸合成气中的氨气,在此过程中,氢氰酸合成气在除氨塔内由下至上流动、酸液在除氨塔内由上至下流动,酸液与氢氰酸合成气相互接触并吸收氢氰酸合成气中的氨气,经过酸液吸收后的氢氰酸合成气从除氨塔的顶部排出,再经过蒸馏后即可获得氢氰酸产品,而吸收了氨气的酸液从除氨塔的底部排出。

4、而在除氨塔中,由于氢氰酸合成气、酸液的流动导致除氨塔内的填料架上有较多的泡沫附着,而泡沫附着在填料架的表面将影响填料架的孔隙的正常导通,即影响酸液与氢氰酸合成气之间的正常交互,从而影响酸液对氢氰酸合成气中氨气的吸收,虽然部分除氨塔中配备有除沫器,但是现有的除氨塔中的除沫器主要作用是减少除氨塔顶部流出的氢氰酸合成气的泡沫含量,而对填料架上的泡沫进行有效的处理,因此,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提供了一种氢氰酸生产用除氨装置及工艺,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除氨塔中的填料架容易积累泡沫,影响酸液与氢氰酸合成气之间的正常交互,导致酸液对氨气的吸收效果降低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氢氰酸生产用除氨装置,包括:

3、塔体,所述塔体的侧壁底部连通有氢氰酸合成气进料管,所述塔体的侧壁顶部连通有酸液进料管,所述塔体的顶部连通有氢氰酸合成气出料管,所述塔体的底部连通有酸液出料管;

4、填料架,所述填料架为若干个且竖向均匀设在所述塔体内;

5、除沫器,所述除沫器包括竖向转动连接在所述塔体内的转轴、设在所述转轴上并可沿所述填料架壁面刮动的刮板和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

6、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于: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转轴、刮板以及驱动机构,使得驱动机构驱动转轴转动,进而使得转轴上的刮板沿着填料架壁面刮动,从而防止填料架上积累泡沫,以避免泡沫影响填料架的间隙的正常导通,进而提高酸液与氢氰酸合成气之间的交互效果,进而提高酸液对氨气的吸收效果。

8、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9、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塔体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伸入盒体内并设有调节齿条;

10、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与所述转轴同轴连接且与所述调节齿条啮合;

11、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驱动所述调节杆往复滑动;

12、所述塔体内设有将所述调节齿条以及所述调节齿轮覆盖的防护盒,防护盒与所述塔体的内壁之间设有若干固定杆。利用动力单元驱动调节杆往复滑动,从而使得调节杆带动调节齿条往复滑动,进而使得调节齿轮往复的转动,以带动转轴进行往复的转动,从而使得刮板沿着填料架的壁面刮动,在此过程中,防护盒对调节齿条和调节齿轮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13、进一步,所述氢氰酸合成气进料管与所述塔体连通处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防护盒的水平高度,所述转轴的底部伸出所述防护盒并设有若干叶片。通过设置叶片,使得转轴在转动时,可以带动氢氰酸合成气进料管向塔体内通入的氢氰酸合成气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氢氰酸合成气在塔体的底部分布得更加的均匀,进一步提高酸液与氢氰酸合成气之间的交互效果,即提高酸液对氨气的吸收效果。

14、进一步,所述除沫器还包括:

15、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转轴的顶部适配的安装槽;

16、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为若干个且分别设在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塔体内壁之间。设置支撑板和连接杆对转轴起到了支撑和限位的作用,便于转轴的安装和转动。

17、进一步,所述防护盒内设有限位导轨,所述调节齿条与所述限位导轨滑动连接。限位导轨对调节齿条的滑动起到了限位和导向的作用。

18、进一步,所述动力单元包括:

19、导热管道,所述导热管道与所述氢氰酸合成气进料管连通;

20、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缠绕在所述导热管道上;

21、压力腔,所述压力腔与所述换热管道连通,压力腔的一侧设有泄压口;

22、活塞,所述活塞滑动密封连接在所述压力腔内,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压力腔内并与所述活塞连接;

23、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设在所述活塞与所述压力腔的侧壁之间;

24、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换热管道连通。

25、由于氢氰酸合成气进料管内通入的为压力略低于标准大气压、温度约为150~250℃氢氰酸合成气,即氢氰酸合成气进料管内的氢氰酸合成气具有较高的热量,通过导热管道将氢氰酸合成气的热量向换热管道传递,从而对换热管道内的介质进行加热,从而导致压力腔内的压强逐渐增大,带动活塞以及调节杆进行移动,而当活塞移动至泄压口与压力腔连通时,压力腔内的压力外泄,第一复位件使得活塞以及调节杆复位,从而达到利用氢氰酸合成气的热能驱动转轴往复转动的效果,并且此过程中还可以对氢氰酸合成气起到降温的作用,以降低氢氰酸合成气在塔体内的聚合反应。

26、进一步,所述进水管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设在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的控制阀门,所述控制阀门内设有导流腔,所述调节轴与所述导流腔滑动密封连接且所述调节轴上设有可将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导通的通孔。通过设置控制阀门,便于调节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的导通与断开,从而便于调节对换热管道的供水与断开。

27、进一步,所述调节轴的一端穿过所述控制阀门并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控制阀门之间设有第二复位件。凸块可以防止调节轴与控制阀阀门出现脱离的情况,而第二复位件用于辅助第一复位件,进一步提高活塞的复位性能。

28、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氢氰酸生产用除氨工艺,包括使用上述的除氨装置对氢氰酸合成气进行除氨。

29、进一步,使用上述的除氨装置对氢氰酸合成气进行除氨的步骤如下:

30、步骤s001,将氢氰酸合成气从氢氰酸合成气进料管通入塔体内,并将酸液从酸液进料管通入塔体内;

31、步骤s002,氢氰酸合成气在塔体内由下至上流动、酸液在塔体内由上至下流动,酸液与氢氰酸合成气相互接触并吸收氢氰酸合成气中的氨气,经过酸液吸收后的氢氰酸合成气从氢氰酸合成气出料管,吸收了氨气的酸液从酸液出料管排出,在此过程中,驱动机构驱动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氢氰酸生产用除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氰酸生产用除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氢氰酸生产用除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氰酸合成气进料管与所述塔体连通处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防护盒的水平高度,所述转轴的底部伸出所述防护盒并设有若干叶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氢氰酸生产用除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沫器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氢氰酸生产用除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盒内设有限位导轨,所述调节齿条与所述限位导轨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氢氰酸生产用除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氢氰酸生产用除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设在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的控制阀门,所述控制阀门内设有导流腔,所述调节轴与所述导流腔滑动密封连接且所述调节轴上设有可将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导通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氢氰酸生产用除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轴的一端穿过所述控制阀门并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控制阀门之间设有第二复位件。

9.一种氢氰酸生产用除氨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除氨装置对氢氰酸合成气进行除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氢氰酸生产用除氨工艺,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除氨装置对氢氰酸合成气进行除氨的步骤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氰酸生产用除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氰酸生产用除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氢氰酸生产用除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氰酸合成气进料管与所述塔体连通处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防护盒的水平高度,所述转轴的底部伸出所述防护盒并设有若干叶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氢氰酸生产用除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沫器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氢氰酸生产用除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盒内设有限位导轨,所述调节齿条与所述限位导轨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氢氰酸生产用除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挺杜平王家天宋正海彭江于晨肖楠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