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护理用便于保温的营养液混合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护理用便于保温的营养液混合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5901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护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护理用便于保温的营养液混合搅拌装置,包括箱体、外桶和内桶,所述内桶的顶部固定有顶盖,还包括:用于对营养液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内部呈中空设计的搅拌杆,所述顶盖的顶部贯穿设置有筒体,且搅拌杆穿过筒体并与其通过轴承相互固定;连通设置在竖短管顶端的第一管道旋转接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加热机构对外桶内部的用水进行加热,并利用水输送组件趋使热水流动,使热水在装置内循环,使外桶内的热水从外围实现对营养液的加热,经过搅拌杆的热水能够从营养液的中间部分进行加热,内外加热同步进行,缩短加热保温的时间,方便医护人员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护理,具体为一种护理用便于保温的营养液混合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1、术后护理是指手术后对患者进行的综合性护理措施,旨在促进患者康复,预防并发症,并提供舒适和安全的环境,术后的患者由于身体虚弱,需要摄入营养液来补充体内缺少的营养物质。医用营养液能够起到补充能量和体液的效果,可以适用于蛋白质摄入不足以及低蛋白血症的人群,改善手术之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可以通过肠胃营养,补充能量和必需脂肪酸,改善脂肪酸缺乏症状,但患者不能通过体内提供营养的情况下,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医用营养液来补充营养。

2、营养液的成分大都为葡萄糖、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在营养液配制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搅拌装置,将称量好的葡萄糖溶液、氨基酸粉末、维生素粉末等倒入装置的容器中进行搅拌,为了防止营养液太凉给病人带来不适,搅拌装置通常带有加热保温的功能,对营养液进行加热保温,但是这些搅拌装置,大都只能够进行单一方向的搅拌,搅拌不够充分,容易存在搅拌死角,部分粉末原料容易沉底,影响成品营养液的质量,而且在加热过程中,大都仅通过设置在搅拌容器外围的加热装置进行加热保温,不能够从营养液的中间部分进行加热,营养液里外受热不均,外部的热量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传递至中间部分的营养液,影响了装置的使用效率,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理用便于保温的营养液混合搅拌装置,其能够进行正反转交替搅拌,搅拌更加充分,并能够同步进行内外加热,效率更高,方便使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护理用便于保温的营养液混合搅拌装置,包括箱体、外桶和内桶,所述内桶的顶部固定有顶盖,还包括:

3、用于对营养液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内部呈中空设计的搅拌杆,所述顶盖的顶部贯穿设置有筒体,且搅拌杆穿过筒体并与其通过轴承相互固定;

4、连通设置在竖短管顶端的第一管道旋转接头,且第一管道旋转接头的另一端与搅拌杆的底部相互连通,所述搅拌杆的顶端连通设置有第二管道旋转接头,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有向所述搅拌杆提供旋转动力的第一传动组件;

5、与所述搅拌机构配合使用的水循环机构,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水输送组件、第一软管、长管和第二软管,所述水输送组件用于使热水流动,所述长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软管及第二管道旋转接头相互连通,所述第二软管连通设置在外桶底部的一侧;

6、使外桶和内桶进行摇摆的摇摆机构,所述摇摆机构包括竖向柱和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竖向柱栓接在外桶的底部,所述箱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横向柱,且竖向柱的底端焊接在横向柱的表面,所述箱体的表面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传动组件驱动所述横向柱交替正反转实现外桶和内桶的摆动;

7、对所述外桶内部的用水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

8、优选的,所述水输送组件包括长筒、转动柱、螺旋叶片和支板,所述支板栓接在箱体内部的底部,所述长筒固定在支板的顶部,所述转动柱贯穿长筒并与其贯穿处转动连接,所述螺旋叶片固定在转动柱的表面,所述水输送组件还包括有栓接在箱体内壁一侧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侧栓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第六齿轮,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固定在转动柱的表面并与第六齿轮相互啮合,所述长筒底部的一侧连通设置有输出管,且输出管的另一端与第一软管相互连通,所述长筒的另一侧连通设置有输入管,且输入管的另一端与第二软管相互连通。

9、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还包括有第二齿轮、第一半齿轮、第二半齿轮、连动杆和中间传动杆,所述连动杆转动连接于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在连动杆表面的另一侧并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分别固定在转动柱和连动杆的表面,所述中间传动杆的表面分别固定有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横向柱的表面固定有与第四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五齿轮。

10、优选的,所述连动杆与转动柱所处的高度位置相同,所述第一齿轮的尺寸与第二齿轮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的齿牙均呈半圈设计。

11、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支撑板、横传动杆、横板和竖传动杆,所述支撑板栓接在外桶的顶部,所述横传动杆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横板栓接在外桶的一侧,且竖传动杆与横板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横传动杆的一端与搅拌杆通过锥齿轮传动,且横传动杆的另一端与竖传动杆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还包括有栓接在外桶底部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下传动杆,所述箱体内部的一侧且位于固定架的上方还栓接有半齿环,所述下传动杆的一端固定有传动齿轮,且传动齿轮与半齿环相互啮合,所述竖传动杆的底端与下传动杆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箱体顶部的另一侧还开设有第一通槽。

12、优选的,所述半齿环的圆心与转动柱的圆心均位于同一轴线上。

13、优选的,所述外桶顶部的一侧连通设置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的顶部铰接设置有第二密封盖,所述顶盖顶部的一侧连通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顶部铰接设置有第一密封盖。

14、优选的,所述内桶一侧的下方还连通设置有排料管,且排料管的另一端贯穿至外桶的外侧,所述排料管的表面还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外桶的正面还连通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表面安装有第二阀门。

15、优选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金属套筒和电加热管,所述金属套筒贯穿设置在外桶的内部,所述电加热管固定在金属套筒内。

16、优选的,所述搅拌杆的走向呈折线设计。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本专利技术通过加热机构对外桶内部的用水进行加热,并利用水输送组件趋使热水流动,使热水在装置内循环,使外桶内的热水从外围实现对营养液的加热,经过搅拌杆的热水能够从营养液的中间部分进行加热,内外加热同步进行,缩短加热保温的时间,方便医护人员使用。

19、2、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二传动组件的设置,其能够利用水输送组件中转动柱带来的动力,来驱使横向柱交替正反转,并能够带动上方的竖向柱、外桶和内桶来回摇摆,对营养液进行摇晃,来避免沉淀的出现。

20、3、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传动组件的设置,其能够利用外桶来回摆动的动作,带动搅拌杆进行交替正反转,实现对营养液进行交替正反转搅拌的效果,更好地将粉末原料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在一起,确保均匀性,避免搅拌死角。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理用便于保温的营养液混合搅拌装置,包括箱体(1)、外桶(2)和内桶(3),所述内桶(3)的顶部固定有顶盖(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用便于保温的营养液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输送组件(71)包括长筒(711)、转动柱(712)、螺旋叶片(713)和支板(714),所述支板(714)栓接在箱体(1)内部的底部,所述长筒(711)固定在支板(714)的顶部,所述转动柱(712)贯穿长筒(711)并与其贯穿处转动连接,所述螺旋叶片(713)固定在转动柱(712)的表面,所述水输送组件(71)还包括有栓接在箱体(1)内壁一侧的固定架(717),所述固定架(717)的一侧栓接有驱动电机(715),所述驱动电机(715)的输出轴固定有第六齿轮(716),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4)包括有第一齿轮(641),且第一齿轮(641)固定在转动柱(712)的表面并与第六齿轮(716)相互啮合,所述长筒(711)底部的一侧连通设置有输出管(718),且输出管(718)的另一端与第一软管(72)相互连通,所述长筒(711)的另一侧连通设置有输入管(719),且输入管(719)的另一端与第二软管(77)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护理用便于保温的营养液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4)还包括有第二齿轮(642)、第一半齿轮(643)、第二半齿轮(644)、连动杆(645)和中间传动杆(646),所述连动杆(645)转动连接于箱体(1)的内部,所述第二齿轮(642)固定在连动杆(645)表面的另一侧并与第一齿轮(641)相互啮合,所述第一半齿轮(643)和第二半齿轮(644)分别固定在转动柱(712)和连动杆(645)的表面,所述中间传动杆(646)的表面分别固定有第三齿轮(647)和第四齿轮(649),所述横向柱(62)的表面固定有与第四齿轮(649)相互啮合的第五齿轮(64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护理用便于保温的营养液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杆(645)与转动柱(712)所处的高度位置相同,所述第一齿轮(641)的尺寸与第二齿轮(642)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半齿轮(643)和第二半齿轮(644)的齿牙均呈半圈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护理用便于保温的营养液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57)包括支撑板(571)、横传动杆(572)、横板(573)和竖传动杆(574),所述支撑板(571)栓接在外桶(2)的顶部,所述横传动杆(572)与支撑板(571)转动连接,所述横板(573)栓接在外桶(2)的一侧,且竖传动杆(574)与横板(573)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横传动杆(572)的一端与搅拌杆(51)通过锥齿轮传动,且横传动杆(572)的另一端与竖传动杆(574)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57)还包括有栓接在外桶(2)底部的活动板(578),所述活动板(578)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下传动杆(575),所述箱体(1)内部的一侧且位于固定架(717)的上方还栓接有半齿环(577),所述下传动杆(575)的一端固定有传动齿轮(576),且传动齿轮(576)与半齿环(577)相互啮合,所述竖传动杆(574)的底端与下传动杆(575)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箱体(1)顶部的另一侧还开设有第一通槽(579)。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护理用便于保温的营养液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齿环(577)的圆心与转动柱(712)的圆心均位于同一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用便于保温的营养液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2)顶部的一侧连通设置有入水口(13),所述入水口(13)的顶部铰接设置有第二密封盖(14),所述顶盖(4)顶部的一侧连通设置有入料口(9),所述入料口(9)的顶部铰接设置有第一密封盖(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用便于保温的营养液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3)一侧的下方还连通设置有排料管(11),且排料管(11)的另一端贯穿至外桶(2)的外侧,所述排料管(11)的表面还安装有第一阀门(12),所述外桶(2)的正面还连通设置有排水管(15),所述排水管(15)的表面安装有第二阀门(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用便于保温的营养液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8)包括金属套筒(81)和电加热管(82),所述金属套筒(81)贯穿设置在外桶(2)的内部,所述电加热管(82)固定在金属套筒(8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用便于保温的营养液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用便于保温的营养液混合搅拌装置,包括箱体(1)、外桶(2)和内桶(3),所述内桶(3)的顶部固定有顶盖(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用便于保温的营养液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输送组件(71)包括长筒(711)、转动柱(712)、螺旋叶片(713)和支板(714),所述支板(714)栓接在箱体(1)内部的底部,所述长筒(711)固定在支板(714)的顶部,所述转动柱(712)贯穿长筒(711)并与其贯穿处转动连接,所述螺旋叶片(713)固定在转动柱(712)的表面,所述水输送组件(71)还包括有栓接在箱体(1)内壁一侧的固定架(717),所述固定架(717)的一侧栓接有驱动电机(715),所述驱动电机(715)的输出轴固定有第六齿轮(716),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4)包括有第一齿轮(641),且第一齿轮(641)固定在转动柱(712)的表面并与第六齿轮(716)相互啮合,所述长筒(711)底部的一侧连通设置有输出管(718),且输出管(718)的另一端与第一软管(72)相互连通,所述长筒(711)的另一侧连通设置有输入管(719),且输入管(719)的另一端与第二软管(77)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护理用便于保温的营养液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4)还包括有第二齿轮(642)、第一半齿轮(643)、第二半齿轮(644)、连动杆(645)和中间传动杆(646),所述连动杆(645)转动连接于箱体(1)的内部,所述第二齿轮(642)固定在连动杆(645)表面的另一侧并与第一齿轮(641)相互啮合,所述第一半齿轮(643)和第二半齿轮(644)分别固定在转动柱(712)和连动杆(645)的表面,所述中间传动杆(646)的表面分别固定有第三齿轮(647)和第四齿轮(649),所述横向柱(62)的表面固定有与第四齿轮(649)相互啮合的第五齿轮(64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护理用便于保温的营养液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杆(645)与转动柱(712)所处的高度位置相同,所述第一齿轮(641)的尺寸与第二齿轮(642)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半齿轮(643)和第二半齿轮(644)的齿牙均呈半圈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护理用便于保温的营养液混合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华容酒恩美王月赵晶周维琦李彬杨虹霞杜婧杨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