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5821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涉及低碳节能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收集单元,包括回收管道,所述回收管道内依次分隔出高温区、中温区和低温区;过滤分隔单元,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推送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推送板均设置于高温区和低温区内,所述第二隔板设置于中温区内,且其与第一隔板连接;安装固定单元,包括固定连管、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所述固定连管连接在回收管道轴线上,所述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分别对称设置于固定连管内,并与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连接;蓄热单元,包括蓄热球,所述蓄热球设置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自身的分隔空间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蓄热器存在的余热回收利用率偏低,安装维护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碳节能的,尤其涉及一种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1、在企业生产的工艺过程中会产生间歇排放的55℃中温烟气余热,如铸造企业的铸件冷却、钢铁生产企业的钢坯冷却等。由于生产工序的非连续、间歇性的特点,致使此类型的烟气余热目前尚难以充分有效的回收利用,是余热回收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蓄热技术可以有效的克服余热产生的不稳定性与间歇性的缺点,是解决非稳定、间歇式余热回收利用的重要方法之一。固液相变蓄热技术由于其蓄热温度高、蓄热量大、蓄热工质体积变化小等的特点,使其在余热回收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2、常规的固液相变蓄热器为管式换热器,由于蓄热工质的单一质量偏大,存在换热面积较少、蓄热速度慢、放热速率衰减快等缺点,导致其在余热回收的实践应用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同时,由于常采用单一的固液相变工质,致使蓄热的温度水平单一,导致余热回收利用率偏低,难以对余热进行充分有效的回收利用,在余热回收过程中,烟气流经蓄热器内部,灰尘等有害颗粒物长时间堆积,会对蓄热器造成腐蚀,大大缩减了蓄热器的使用寿命,复杂的安装导致拆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蓄热器存在的余热回收利用率偏低,安装维护不方便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2、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目的是在提高蓄热效率的同时,还能够快速安装和拆卸,便于检修和维护。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包括收集单元,包括回收管道,所述回收管道内依次分隔出高温区、中温区和低温区;过滤分隔单元,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推送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推送板均设置于高温区和低温区内,所述第二隔板设置于中温区内,且其与第一隔板连接;安装固定单元,包括固定连管、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所述固定连管连接在回收管道轴线上,所述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分别对称设置于固定连管内,并与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连接,以及;蓄热单元,包括蓄热球,所述蓄热球设置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自身的分隔空间内。

4、作为本专利技术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蓄热球包括外壳以及连接在外壳中部的波纹管,所述外壳和波纹管密封连接,二者之间形成填充空间;所述波纹管内壁为波纹结构,形成波纹起伏点,所述外壳表面呈圆弧凸起状,形成不少于一组的扰动球;所述回收管道周向内壁开设有不少于一组的安装滑道,所述高温区和中温区之间连接有高温隔块,所述中温区和低温区之间连接有中温隔块,所述安装滑道贯穿高温隔块和中温隔块。

5、作为本专利技术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隔板包括第一网板和第一连接弧板,所述第一网板对称连接在第一连接弧板侧壁,其另一端滑动插接到安装滑道内,所述第一网板长度大于第一连接弧板,且长于第一连接弧板的部分形成插接板;所述第一连接弧板靠近插接板的一端开设有插接槽,所述第一网板上平行于其长度方向还开设有滑动缝隙。

6、作为本专利技术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弧板外壁还连接有解锁卡件,所述解锁卡件包括回弹箱、卡块和拨快;所述回弹箱与插接槽长度方向垂直的侧壁上还开设有移动孔,所述卡块能够垂直于第一连接弧板方向滑动设置于回弹箱内;所述拨快固定连接在卡块远离插接板的一端。

7、作为本专利技术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隔板包括第二网板和第二连接弧板,所述第二网板对称连接在第二连接弧板外壁,其另一端滑动插接到安装滑道内,所述第二连接弧板长度大于第二网板,且其两端对称排列开设有卡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弧板能够配合插接到插接槽内,且与所述第一连接弧板同轴设置。

8、作为本专利技术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推送板包括圆周设置的推动网板,所述推动网板之间连接有对接滑块,所述对接滑块能够在滑动缝隙内滑动,所述推动网板靠近其中心的一端还垂直连接有第三连接弧板,所述第三连接弧板与固定连管和第一连接弧板同轴设置,所述推动网板能够配合在第一网板之间形成的分隔空间内滑动。

9、作为本专利技术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连管包括中心管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周向固定在中心管外壁上,且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与高温隔块和中温隔块固定连接;所述中心管内开设有调节腔,所述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均设置于调节腔内。

10、作为本专利技术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卡件包括收缩滑柱,所述收缩滑柱轴心与中心管重合,所述收缩滑柱外壁与调节腔内壁之间连接有周向固定块,所述收缩滑柱中心开设有收缩孔;所述收缩孔内滑动插接有推动棒,所述推动棒外壁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推环和第二推环,所述收缩滑柱外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周向固定块和第一推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环和第二推环之间的推动棒外壁还圆周铰接有支撑杆。

11、作为本专利技术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中心管侧壁圆周开设有第一对接孔和第二对接孔,所述第一对接孔和第二对接孔在中心管侧壁均对称开设有两组;所述第一对接孔内朝向中心管轴心方向滑动卡接有凸块齿板,所述凸块齿板靠近调节腔的一侧与支撑杆端部滑动铰接,所述凸块齿板的另一侧连接的齿块能够配合插接在卡接孔内;所述卡块能够插接在第二对接孔内。

12、作为本专利技术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卡件包括底座、限位套筒和卡接滑杆;所述底座靠近第一卡件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外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限位套筒滑动套接在滑柱上,其靠近底座的一端与第二弹簧固定连接,另一端开口;所述卡接滑杆包括扇形台、第一回弹底座、第二回弹底座和被动滑杆,所述扇形台对称连接在调节腔内,位于第二对接孔的两端,所述被动滑杆的两端与扇形台连接,所述第一回弹底座固定套接在被动滑杆远离第一卡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回弹底座滑动套接在被动滑杆上,且其靠近调节腔轴心的一端与限位套筒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回弹底座和第二回弹底座远离滑柱的一端均连接有延伸柱,所述延伸柱外分别滑动套接有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所述延伸柱外套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二卡头跟随第二回弹底座在第二对接孔内滑动,所述第一卡头远离第二卡头的一侧倒斜角,所述卡块能够配合卡接在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之间。

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4、本专利技术采用分区域间隔的方法,将蓄热球分区域储存在高温区、中温区和低温区内,可以在后期本装置的检修和蓄热球的检查更换减少操作难度,只需按区域检查分隔空间内的蓄热球,有问题的可以局部更换,减少巡检难度,通过第一隔板和安装固定单元的快速卡接,减少安装拆卸时间,缩短维护成本。

15、并且本专利技术采用内部载有不同固液相变温度的相变蓄热工质的蓄热球,有效的增加了换热面积,提高了蓄热与放热速度,具有在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球(401)包括外壳(401a)以及连接在外壳(401a)中部的波纹管(401b),所述外壳(401a)和波纹管(401b)密封连接,二者之间形成填充空间(E);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201)包括第一网板(201a)和第一连接弧板(201b),所述第一网板(201a)对称连接在第一连接弧板(201b)侧壁,其另一端滑动插接到安装滑道(101a)内,所述第一网板长度大于第一连接弧板(201b),且长于第一连接弧板(201b)的部分形成插接板(201a-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弧板(201b)外壁还连接有解锁卡件(201b-2),所述解锁卡件(201b-2)包括回弹箱(201b-2a)、卡块(201b-2b)和拨快(201b-2c);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202)包括第二网板(202a)和第二连接弧板(202b),所述第二网板(202a)对称连接在第二连接弧板(202b)外壁,其另一端滑动插接到安装滑道(101a)内,所述第二连接弧板(202b)长度大于第二网板(202a),且其两端对称排列开设有卡接孔(202b-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板(203)包括圆周设置的推动网板(203a),所述推动网板(203a)之间连接有对接滑块(203b),所述对接滑块(203b)能够在滑动缝隙(201a-2)内滑动,所述推动网板(203a)靠近其中心的一端还垂直连接有第三连接弧板(203c),所述第三连接弧板(203c)与固定连管(301)和第一连接弧板(201b)同轴设置,所述推动网板(203a)能够配合在第一网板(201a)之间形成的分隔空间(D)内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管(301)包括中心管(301a)和固定架(301b),所述固定架(301b)周向固定在中心管(301a)外壁上,且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固定架(301b)的另一端与高温隔块(101b)和中温隔块(101c)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件(302)包括收缩滑柱(302a),所述收缩滑柱(302a)轴心与中心管(301a)重合,所述收缩滑柱(302a)外壁与调节腔(301a-1)内壁之间连接有周向固定块(302a-1),所述收缩滑柱(302a)中心开设有收缩孔(302a-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301a)侧壁圆周开设有第一对接孔(301a-2)和第二对接孔(301a-3),所述第一对接孔(301a-2)和第二对接孔(301a-3)在中心管(301a)侧壁均对称开设有两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件(303)包括底座(303a)、限位套筒(303b)和卡接滑杆(303c);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球(401)包括外壳(401a)以及连接在外壳(401a)中部的波纹管(401b),所述外壳(401a)和波纹管(401b)密封连接,二者之间形成填充空间(e);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201)包括第一网板(201a)和第一连接弧板(201b),所述第一网板(201a)对称连接在第一连接弧板(201b)侧壁,其另一端滑动插接到安装滑道(101a)内,所述第一网板长度大于第一连接弧板(201b),且长于第一连接弧板(201b)的部分形成插接板(201a-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弧板(201b)外壁还连接有解锁卡件(201b-2),所述解锁卡件(201b-2)包括回弹箱(201b-2a)、卡块(201b-2b)和拨快(201b-2c);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202)包括第二网板(202a)和第二连接弧板(202b),所述第二网板(202a)对称连接在第二连接弧板(202b)外壁,其另一端滑动插接到安装滑道(101a)内,所述第二连接弧板(202b)长度大于第二网板(202a),且其两端对称排列开设有卡接孔(202b-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拆蓄热式中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板(203)包括圆周设置的推动网板(203a),所述推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宏利雷威章赟张蕾夏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置信能源综合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