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反射阵列天线,具体涉及基于可调相极化扭转表面的宽带低剖面圆极化反射阵列天线。
技术介绍
1、随着6g移动通信、雷达、卫星等无线通讯系统的迅速发展,高增益、宽带、低剖面已经成为现代毫米波天线的发展趋势之一。此外,为了满足现代移动通信对信号抗干扰、实现运动载体通讯等需求,还需要天线具备圆极化特性,以减少极化损失。反射阵列天线作为一种兼具低剖面微带阵列天线和高增益反射面天线特点的新型天线,具有增益大、馈电简单、易加工、成本低等优点。但是,传统的圆极化反射阵列天线常常需要馈源也具有圆极化特性,对馈源性能要求较高,导致馈源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此外,由于采取空间馈电方式,反射阵列天线馈源与阵面之间剖面较高,不易与其他系统集成,这限制了其在当前毫米波通讯系统中的应用。
2、近年来,采用成本较低的线极化天线作为馈源,通过在反射阵列面上加载极化栅格,可实现圆极化特性。c.zhang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极化馈源的圆极化反射阵列天线,其在由线极化馈源馈电的折叠反射阵列天线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层线极化转圆极化的极化栅格,使得最终辐射出去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可调相极化扭转表面的宽带低剖面圆极化反射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设置的多功能极化转换器和可调相极化扭转表面;所述可调相极化扭转表面包括若干个呈周期性排列的可调相极化扭转表面单元(1);所述可调相极化扭转表面单元(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上层金属贴片层(3)、第一上层介质基板层(4)、中间金属地层(5)、第一下层介质基板层(6)及下层微带线层(7);所述上层金属贴片层(3)包括若干个呈周期性排列的正方形金属贴片;所述中间金属地层(5)刻蚀有两条正交的耦合缝隙(8);所述两条正交的耦合缝隙(8)的中间相交为矩形缝隙;所述下层微带线层(7)设置两条传输线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可调相极化扭转表面的宽带低剖面圆极化反射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设置的多功能极化转换器和可调相极化扭转表面;所述可调相极化扭转表面包括若干个呈周期性排列的可调相极化扭转表面单元(1);所述可调相极化扭转表面单元(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上层金属贴片层(3)、第一上层介质基板层(4)、中间金属地层(5)、第一下层介质基板层(6)及下层微带线层(7);所述上层金属贴片层(3)包括若干个呈周期性排列的正方形金属贴片;所述中间金属地层(5)刻蚀有两条正交的耦合缝隙(8);所述两条正交的耦合缝隙(8)的中间相交为矩形缝隙;所述下层微带线层(7)设置两条传输线(9);所述传输线(9)两端均加载匹配枝节;所述多功能极化转换器包括若干个呈周期性排列的多功能极化转换器单元(2);所述多功能极化转换器单元(2)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二上层介质基板层(11)、中上介质基板层(14)、中下介质基板层(17)、第二下层介质基板层(19)及下层金属栅格层(20);所述第二上层介质基板层(11)上表面设置上层弯折线(10);所述中上介质基板层(14)上表面设置中上弯折线(13),且与第二上层介质基板层(11)下表面之间设置为上层空气层(12);所述中下介质基板层(17)上表面设置中下层弯折线(16),且与中上介质基板层(14)下表面之间设置为中间空气层(15);所述第二下层介质基板层(19)上表面与中下介质基板层(17)下表面之间设置为下层空气层(18);所述下层金属栅格层(20)为矩形栅格;所述天线还包括极化扭转相位补偿反射表面;所述极化扭转相位补偿反射表面的中心镂空设置馈源喇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调相极化扭转表面的宽带低剖面圆极化反射阵列天线,其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