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液阀、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5229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排液阀、电池及用电装置。该排液阀包括:阀体,形成设有开口的容置腔,容置腔的侧壁设有通孔;阀芯组件,设置在开口处,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置腔内;弹性件,设置在容置腔内,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容置腔的底壁和阀芯组件连接,为阀体与阀芯组件提供相互拉力;吸液膨胀件,设置在容置腔内,吸液膨胀件从通孔吸液膨胀抵持阀芯组件与底壁,为阀体与阀芯组件提供相互推力;第一密封件,沿容置腔的径向位于侧壁与阀芯组件之间,第一密封件配置为在吸液膨胀件未吸液时分别与侧壁及阀芯组件抵接,在吸液膨胀件吸液时与侧壁或者阀芯组件分离。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提高排液阀的密封性能,进而能够提高电池及用电装置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排液阀、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池产品已经应用到多个领域,而电池通常采用密封设计,为增加电池的可靠性,在满足基本的防水防尘要求外,还需要具备排液功能,保证车辆运行过程中,电池内产生的液体能及时排出电池,防止引发绝缘失效或短路等故障,因此,通常在电池的外壳设置排液阀,以通过排液阀将电池内部的液体等排出。

2、排液阀内的吸液膨胀件吸液膨胀后将排液阀的排液通道打开,使液体排出电池外,当不要排液时,排液阀使用密封件实现排液通道的密封,以实现防尘防水功能。但相关技术中,密封件易脱落,导致排液阀失去防尘防水功能,其密封性能较低,电池的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排液阀、电池及用电装置,以提高排液阀的可靠性,提高电池及用电装置的可靠性。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排液阀。该排液阀包括:阀体,形成设有开口的容置腔,容置腔的侧壁设有通孔;阀芯组件,设置在开口处,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置腔内;弹性件,设置在容置腔内,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容置腔的底壁和阀芯组件连接,为阀体与阀芯组件提供相互拉力;吸液膨胀件,设置在容置腔内,吸液膨胀件从通孔吸液膨胀抵持阀芯组件与底壁,为阀体与阀芯组件提供相互推力;第一密封件,沿容置腔的径向位于侧壁与阀芯组件之间,第一密封件配置为在吸液膨胀件未吸液时分别与侧壁及阀芯组件抵接,在吸液膨胀件吸液时与侧壁或者阀芯组件分离。

3、本申请通过弹性件分别连接阀体容置腔的底壁及设置在容置腔的开口处的阀芯组件,能够为阀体与阀芯组件提供相互拉力,以使阀芯组件封闭容置腔的开口;容置腔内的吸液膨胀件从容置腔的通孔吸液膨胀后,其两端会分别抵持阀芯组件与容置腔的底壁,能够为阀体与阀芯组件提供相互推力,以使容置腔的开口打开,让容置腔与外部空间连通,以使通孔、容置腔及开口形成排液流道,从而实现排液阀的排液功能;进一步地,本申请沿容置腔的径向在容置腔的侧壁与阀芯组件之间设置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在吸液膨胀件未吸液时分别与容置腔的侧壁及阀芯组件抵接,能够实现防尘防水功能,第一密封件在吸液膨胀件吸液膨胀时,随着阀体与阀芯组件的背离运动,第一密封件会与容置腔的侧壁或者阀芯组件分离,以使容置腔与外部空间连通,形成排液通道,实现排液功能;且第一密封件实现的是阀体与阀芯组件之间的径向密封,能够提高其密封性能,从而能够提高排液阀的密封性能,进而能够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4、在一些实施例中,阀芯组件包括:活塞,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置腔内;压盖,与活塞背离底壁的一端连接;其中,容置腔靠近开口一端的内径大于容置腔靠近底壁一端的内径,以在容置腔内形成台阶面,压盖设置在台阶面上,弹性件与活塞连接。

5、本申请通过固定连接的活塞及压盖实现阀芯组件,并通过活塞实现阀芯组件与阀体之间的排液通道的开闭,通过压盖及容置腔内的台阶面配合设置以实现阀芯组件与阀体之间沿容置腔的轴向的限位,以使得阀芯组件不会无限制的朝容置腔的底壁运动;且通过弹性件进一步实现阀芯组件与阀体之间沿容置腔的轴向的限位,使得阀芯组件不会与阀体脱落。因此,上述结构能够实现阀体与阀芯组件之间的稳定性,从而能够提高排液阀的可靠性。

6、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壁内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深度方向与径向平行设置,第一密封件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

7、本申请利用容置腔侧壁上朝容置腔的径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槽安装设置第一密封件,使得第一密封件不会随着阀芯组件与阀体沿容置腔的轴向运动或者分离后脱落,能够提高第一密封件的安装稳定性,降低脱落风险,从而提高排液阀的可靠性。进一地,将第一密封件安装在阀体的内壁上,因阀体通常与电池等固定设置,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密封件的稳定性。

8、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塞的外壁设有第一安装槽上,第一安装槽的深度方向与径向平行设置,第一密封件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

9、本申请利用活塞外壁上朝容置腔的径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槽安装设置第一密封件,使得第一密封件不会随着阀芯组件与阀体沿容置腔的轴向运动或者分离后脱落,能够提高第一密封件的安装稳定性,降低脱落风险,从而提高排液阀的可靠性。进一地,将第一密封件安装在活塞的外壁上,能够在不将阀体与电池等设备拆卸时,就能简单快速实现对第一密封件的更换或者维护。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塞包括:密封部,与压盖连接,第一安装槽设置在密封部的外壁上;导向部,与密封部沿容置腔的轴向排布,且与密封部背离压盖的一端连接,吸液膨胀件至少部分设置在导向部内,导向部设有与通孔连通的第一槽口。

11、本申请利用密封部实现密封阀体与阀芯组件之间排液通道的封闭,并利用导向部实现在活塞相对阀体运动时的导向作用;将吸液膨胀件至少部分设置在导向部内,能够缩小排液阀的长度,且进一步在导向部设置与通孔连通的第一槽口,能够通过第一槽口作为排液通道的一部分与外部空间的连通,实现排液阀的排液功能。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盖上设置连通容置腔及外部空间的第二槽口。

13、液体从第一槽口排出后流向压盖,第二槽口与第一槽口连通,本申请通过第二槽口增加液体排出通道,从而提高排液阀的排液效率。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液膨胀件套设在弹性件的外周侧。

15、本申请将吸液膨胀件套设在弹性件的外周侧,即将弹性件从吸液膨胀件内穿过,这种结构能够实现吸液膨胀件与弹性件之间的相互导向作用,能够提高二者运动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排液阀的可靠性。

16、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的两端设置有挂钩,底壁及活塞上均设置有与挂钩配合的挂扣部。

17、本申请通过挂扣部与挂钩实现弹性件分别与容置腔的底壁及活塞之间的连接,因挂钩通常可以与弹性件一体设置,无需额外设置挂钩,能够简化结构,提高结构的稳定性;且挂钩与挂扣部之间可以实现可拆卸连接,能够提高弹性件的拆装的便捷性。

18、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液膨胀件上设置有槽口面向侧壁的流通槽,流通槽沿容置腔轴向贯穿于吸液膨胀件的侧壁,以在侧壁和吸液膨胀件之间形成流道,流通槽与通孔连通。

19、本申请在吸液膨胀件与容置腔的侧壁之间设置流道,该流道作为排液通道的一部分,能够提高排液通道的流量,从而提高排液阀的排液效率。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液阀还包括:固定件,设置在阀体外,且与阀体背离开口的一端连接,配置为将阀体安装在设备上;固定件设有与通孔连通的第三槽口。

21、本申请通过固定件可以将阀体安装在电池等设备上,实现排液阀与电池等设备的稳定设置。其中,固定件的第三槽口及阀体设置在电池的外壳内,使得壳体内的液体依次通过第三槽口及通孔流向吸液膨胀件及流通槽。

22、在一些实施例中,阀体的外壁上还设有第二安装槽,排液阀还包括:第二密封件,设置在第二安装槽内,以封堵阀体与设备之间的间隙。

23、本申请利用第二密封件封堵阀体与电池等设备之间的间隙,能够提高排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液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内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深度方向与所述径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外壁设有第一安装槽上,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深度方向与所述径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上设置连通所述容置腔及外部空间的第二槽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膨胀件套设在所述弹性件的外周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两端设置有挂钩,所述底壁及所述活塞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挂钩配合的挂扣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膨胀件上设置有槽口面向所述侧壁的流通槽,所述流通槽沿所述容置腔轴向贯穿于所述吸液膨胀件的侧壁,以在所述侧壁和所述吸液膨胀件之间形成流道,所述流通槽与所述通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阀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外壁上还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排液阀还包括:

12.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13.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液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内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深度方向与所述径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外壁设有第一安装槽上,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深度方向与所述径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上设置连通所述容置腔及外部空间的第二槽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庆雷黄嘉玮可庆朋张洪斌张罗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