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5135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包括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侧壁的上部设置第一输送管,第一输送管的一侧设置第二输送管,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的切向设置扰流管,扰流管设置在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侧部的中部;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的上部设置净化废水排出管,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的下部设置旋流混合吸附腔;净化废水排出管包括溢流出口管,溢流出口管的一端位于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的上部,溢流出口管的另一端位于旋流混合吸附腔内,溢流出口管的另一端与插接件连接,插接件的外表面设置导流叶片,导流叶片的旋转方向与扰流管的切向方向一致。能够提高吸附剂颗粒对印染废水中污染物的吸附效率,实现了吸附过程的连续运行,有利于吸附剂颗粒的分离回收;并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印染废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纺织产业链中的印染业会产生大量的印染废水,印染废水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砂类物质、无机盐等,具有水量大、色度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水量和ph变化大、悬浮物含量高等特点,直接排放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带来极大危害,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

3、目前,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分为三种: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吸附法、膜分离法和磁分离法;化学法中有电化学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催化湿式氧化法、臭氧氧化法、fenton处理技术和超临界水氧化法;生物法中好氧法、厌氧法和厌氧-好氧法。其中吸附法因其简单操作、高效吸附、避免二次污染以及吸附剂可重复使用等独特特点。

4、工业中用于吸附法处理印染废水的设备主要有两种:固定床和流化床。固定床吸附过程中,吸附剂保持静止状态,污水流过吸附剂组成的床层,在流动过程中完成吸附过程,其优点在于操作简单、能耗低,但因床层填充较厚,污水与吸附剂的接触均匀度难以控制,会在沟流和短路流现象,且需要定期更换吸附剂床层,不能实现所有设备的连续运行。流化床吸附是通过流态化方法让吸附剂以流态化的形式与污水接触,其优点为吸附剂和污水的混合接触效率高,可实现连续稳定的吸附处理过程,缺点在于吸附剂在流态化过程中存在磨损以及流失现象,且需附件分离模块实现吸附剂的回收。且固定床和流化床的吸附设备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能够提高吸附剂颗粒对印染废水中污染物的吸附效率,实现了吸附过程的连续运行,有利于吸附剂颗粒的分离回收;并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包括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所述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所述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侧壁的上部设置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一侧设置第二输送管,所述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的切向设置扰流管,所述扰流管设置在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侧部的中部;

4、所述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的上部设置净化废水排出管,所述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的下部设置旋流混合吸附腔;所述净化废水排出管包括溢流出口管,所述溢流出口管的一端位于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的上部,所述溢流出口管的另一端位于旋流混合吸附腔内,所述溢流出口管的另一端与插接件连接,所述插接件的外表面设置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的旋转方向与扰流管的切向方向一致。

5、进一步的,所述净化废水排出管与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之间通过第一法兰连接;所述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和旋流混合吸附腔之间通过第二法兰连接,所述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和旋流混合吸附腔连通。

6、进一步的,所述旋流混合吸附腔的下部设置分离腔,所述旋流混合吸附腔和分离腔之间通过第三法兰连接,所述旋流混合吸附腔和分离腔连通。

7、进一步的,所述分离腔为锥形结构,所述分离腔上端的直径大于下端的直径。

8、进一步的,所述分离腔的下部设置吸附剂颗粒收集腔,所述分离腔和吸附剂颗粒收集腔之间通过第四法兰连接,所述分离腔与吸附剂颗粒收集腔连通;所述吸附剂颗粒收集腔的下部为锥形结构。

9、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剂颗粒收集腔的上部的一端设置沉降液体出口管,所述沉降液体出口管与吸附剂颗粒收集腔内部连通;所述吸附剂颗粒收集腔的下部设置底流出口管,所述底流出口管与吸附剂颗粒收集腔内部连通。

10、进一步的,所述插接件的上部设置插接头,所述插接头与插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插接头设置在溢流出口管内;所述插接头的下端设置弧形结构。

11、一种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将印染废水通过第一输送管输送至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内,将吸附剂颗粒通过第二输送管输送至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内,印染废水和吸附剂颗粒同时输送;

13、印染废水和吸附剂颗粒逆流接触产生撞击,在撞击的作用下吸附剂颗粒做减幅振荡运动吸附印染废水中的污染物,同时部分印染废水通过扰流管切向进入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内,从而使流动湍流强度增大,吸附剂颗粒和印染废水实现充分的混合接触,即完成逆流接触混合吸附;

14、在完成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过程后,吸附剂颗粒和印染废水混合物流经净化废水排出管外壁面上的导流叶片进入旋流混合吸附腔,经导流叶片加速后形成旋流场,在旋流场内剪切流场的作用下实现吸附剂颗粒和印染废水的二级混合接触,即完成旋流吸附。

15、进一步的,在完成旋流吸附过程后,净化废水和吸附剂颗粒一起进入分离腔内,在液固两相密度差和分离腔锥形结构的作用下完成初步分离,受离心力场的影响,净化废水在轴心附近形成内旋流,沿轴向进入净化废水排出管,经净化废水排出管的溢流出口管排出。

16、进一步的,吸附了污染物的吸附剂颗粒进入吸附剂颗粒收集腔,在吸附剂颗粒收集腔内完成沉降分离过程后,吸附剂颗粒从底流出口管排出;所述吸附剂颗粒收集腔内的液体则从沉降液体出口管排出,排出后输送至扰流管,作为扰流管的一部分废水来源,实现废水的循环处理。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8、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同时输送印染废水和吸附剂颗粒,两者逆流接触进而产生撞击,通过导流叶片形成旋流场,进而产生剪切流。即利用逆流接触产生的撞击流和旋流产生的剪切流强化印染废水和吸附剂颗粒的混合接触过程,实现动态吸附过程的两级强化,提高了吸附剂颗粒对印染废水中污染物的吸附效率;吸附过程为动态吸附,实现了吸附过程的连续运行,流动状态下的吸附避免了装置内的积碳现象,同时也有利于后续活性炭的分离回收;在单一设备中实现了吸附过程和剂废(吸附剂颗粒和净化废水)分离过程的一体化,提高了处理装置的功能多样性;弧形溢流出口的设计降低了溢流出口附近循环流出现的概率。

19、本专利技术的印染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无动部件,不仅可降低基建投资,也可提高设备维修的便利性;装置为组装式结构,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旋流混合吸附腔、分离腔以及吸附剂颗粒收集腔之间通过法兰连接,可根据废水和吸附剂颗粒的物料条件进行模块的更换,增大了装置的操作弹性和应用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所述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所述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侧壁的上部设置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一侧设置第二输送管,所述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的切向设置扰流管,所述扰流管设置在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侧部的中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废水排出管与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之间通过第一法兰连接;所述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和旋流混合吸附腔之间通过第二法兰连接,所述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和旋流混合吸附腔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混合吸附腔的下部设置分离腔,所述旋流混合吸附腔和分离腔之间通过第三法兰连接,所述旋流混合吸附腔和分离腔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腔为锥形结构,所述分离腔上端的直径大于下端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腔的下部设置吸附剂颗粒收集腔,所述分离腔和吸附剂颗粒收集腔之间通过第四法兰连接,所述分离腔与吸附剂颗粒收集腔连通;所述吸附剂颗粒收集腔的下部为锥形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颗粒收集腔的上部的一端设置沉降液体出口管,所述沉降液体出口管与吸附剂颗粒收集腔内部连通;所述吸附剂颗粒收集腔的下部设置底流出口管,所述底流出口管与吸附剂颗粒收集腔内部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的上部设置插接头,所述插接头与插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插接头设置在溢流出口管内;所述插接头的下端设置弧形结构。

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的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旋流吸附过程后,净化废水和吸附剂颗粒一起进入分离腔内,在液固两相密度差和分离腔锥形结构的作用下完成初步分离,受离心力场的影响,净化废水在轴心附近形成内旋流,沿轴向进入净化废水排出管,经净化废水排出管的溢流出口管排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吸附了污染物的吸附剂颗粒进入吸附剂颗粒收集腔,在吸附剂颗粒收集腔内完成沉降分离过程后,吸附剂颗粒从底流出口管排出;所述吸附剂颗粒收集腔内的液体则从沉降液体出口管排出,排出后输送至扰流管,作为扰流管的一部分废水来源,实现废水的循环处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所述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所述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侧壁的上部设置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一侧设置第二输送管,所述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的切向设置扰流管,所述扰流管设置在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侧部的中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废水排出管与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之间通过第一法兰连接;所述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和旋流混合吸附腔之间通过第二法兰连接,所述逆流接触混合吸附腔和旋流混合吸附腔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混合吸附腔的下部设置分离腔,所述旋流混合吸附腔和分离腔之间通过第三法兰连接,所述旋流混合吸附腔和分离腔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腔为锥形结构,所述分离腔上端的直径大于下端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腔的下部设置吸附剂颗粒收集腔,所述分离腔和吸附剂颗粒收集腔之间通过第四法兰连接,所述分离腔与吸附剂颗粒收集腔连通;所述吸附剂颗粒收集腔的下部为锥形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阳肖学朱金辉郭耀骏朱文杰程婕张文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