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层隔热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4815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夹层隔热玻璃,包括玻璃层和隔热层,所述玻璃层由两层透明玻璃板构成,所述隔热层夹在两层透明玻璃板之间,所述隔热层包括多层交替排列的金属薄膜和绝热材料层和智能调控层,所述绝热材料层设置有两层且分别分别紧贴两个所述透明玻璃板的内侧,两个所述绝热材料层之间设置有金属薄膜和智能调控层,所述金属薄膜靠近室外的一侧设置。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适用于建筑物和车辆领域的隔热结构,提供卓越的保温效果和可靠的透明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玻璃,具体是指一种夹层隔热玻璃


技术介绍

1、隔热玻璃是用于隔离室内和室外环境的重要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和车辆中。传统的隔热玻璃通常由双层或多层玻璃板构成,中间填充气体或真空以提升保温性能。然而,传统隔热玻璃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保温效果不佳、透明度下降等问题,因此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夹层隔热玻璃,适用于建筑物和车辆领域的隔热结构,提供卓越的保温效果和可靠的透明度。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夹层隔热玻璃,包括玻璃层和隔热层,所述玻璃层由两层透明玻璃板构成,所述隔热层夹在两层透明玻璃板之间,所述隔热层包括多层交替排列的金属薄膜和绝热材料层和智能调控层,所述绝热材料层设置有两层且分别紧贴两个所述透明玻璃板的内侧,两个所述绝热材料层之间设置有金属薄膜和智能调控层,所述金属薄膜靠近室外的一侧设置。

3、进一步的,所述绝热材料层铝薄膜或其他用于反射热辐射的金属材料膜。

4、进一步的,所述铝薄膜的厚度为纳米至纳米。

5、进一步的,所述金属薄膜采用聚酯薄膜或聚酰亚胺薄膜。

6、进一步的,所述聚酯薄膜或聚酰亚胺薄膜的厚度为微米至微米。

7、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调控层采用可调控光传输材料,包括隔热自调控涂层或电调光材料。

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夹层隔热玻璃,由于隔热层的设计,隔热玻璃提供更出色的保温性能,能够有效隔离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差异,为建筑物和车辆内部创造更舒适的环境。其次,本技术的隔热玻璃具有高透光度,不会降低建筑物或车辆的采光效果。最后,本技术的隔热玻璃结构简单,制造成本相对较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层隔热玻璃,包括玻璃层和隔热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层由两层透明玻璃板(1)构成,所述隔热层夹在两层透明玻璃板(1)之间,所述隔热层包括多层交替排列的金属薄膜(3)和绝热材料层(2)和智能调控层(4),所述绝热材料层(2)设置有两层且分别分别紧贴两个所述透明玻璃板(1)的内侧,两个所述绝热材料层(2)之间设置有金属薄膜(3)和智能调控层(4),所述金属薄膜(3)靠近室外的一侧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层隔热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材料层(2)铝薄膜或其他用于反射热辐射的金属材料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夹层隔热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铝薄膜的厚度为100纳米至500纳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层隔热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膜(3)采用聚酯薄膜或聚酰亚胺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夹层隔热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薄膜或聚酰亚胺薄膜的厚度为10微米至5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层隔热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调控层(4)采用可调控光传输材料,包括隔热自调控涂层或电调光材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层隔热玻璃,包括玻璃层和隔热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层由两层透明玻璃板(1)构成,所述隔热层夹在两层透明玻璃板(1)之间,所述隔热层包括多层交替排列的金属薄膜(3)和绝热材料层(2)和智能调控层(4),所述绝热材料层(2)设置有两层且分别分别紧贴两个所述透明玻璃板(1)的内侧,两个所述绝热材料层(2)之间设置有金属薄膜(3)和智能调控层(4),所述金属薄膜(3)靠近室外的一侧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层隔热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材料层(2)铝薄膜或其他用于反射热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浩马栋张麒姚赓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美新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