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快速评价含水层型储气库不同注采周期气库排液量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快速评价含水层型储气库不同注采周期气库排液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64797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天然气存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评价含水层型储气库不同注采周期气库排液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对储气库有利圈闭的开发动态分析资料或试井分析资料,获取气库某一时刻的累计水侵量;获取气库水侵系数;根据气库运行上、下限压力及气库圈闭的原始地层压力,获取气库高压周期压力变化系数和低压周期的压力变化系数;根据气库水侵系数、气库高压周期压力变化系数和低压周期的压力变化系数建立含水层型储气库不同注采周期气库排液量关系模型,获取不同周期气库排液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可以快速简便准确地获取含水层型储气库排液量,为含水层型储气库设计及生产运行提供了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气存储,具体涉及一种快速评价含水层型储气库不同注采周期气库排液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地下储气库是一种兼具季节调峰、应急调峰和战略能源储备的有效手段,利用含水层改建储气库可有效的打破储气库建设围绕油气产区的限制,在天然气高消费区域就近建设。含水层型储气库需要用超过原始地层压力注气驱水形成库容量,但是圈闭的承压能力有限,必然要设计排水井将圈闭中的水排出,达到降压排水的目的。如何对含水层型储气库不同注采周期的排液量进行准确评价是困扰相关科研人员的技术难题。

2、发达国家的地下储气库调峰应急储备达到年消费量的17~27%,中国储气库建设规模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2018年底,我国建成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105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消费量的3.8%,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0%储气能力,远不能满足冬季用气高峰的调峰需求。截至2019年,我国截至目前,已建储气库25座,设计工作气量186亿方,形成有效工作气量85亿方,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随着我国对天然气需求的日益增长,国内对调峰气量的期望值,高出已建枯竭油气藏型和盐穴型地下储气库总工作气量的179%,调峰气量远远不足。目前国内储气库建设多为枯竭油气藏型,前期评价库容时,多利用原油气藏计算的天然气储量。在调峰需求量最高的大城市以及工业中心附近,并非都有合适的枯竭油气藏或盐穴构造改建地下储气库,长距离管线输送对安全供气的要求又很高,但总可以找到含水层构造。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含水层构造改建地下储气库便成为首选方案。目前,世界上建造在大城市和工业中心附近的地下储气库,基本上都是含水层型地下储气库。

3、目前世界上共有86座含水层储气库在运作,占全球各类储气库总数的13.7%,总工作气量412.18亿方,占全球储气库总工作气量的14.57%。86座含水层储气库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俄罗斯等国家,其中美国51座、法国12座、德国和俄罗斯各7座,其余国家数量较少。国内利用含水层建设储气库尚未有先例,均处于前期研究阶段,缺乏对含水层型储气库排水井排液量进行快速准确的评价的方法。

4、cn108625823a公开一种确定储气库容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储气库中气层的气层实时半径建立地层压力模型;根据储气库的有效渗透率和气层表皮系数建立井底流压模型;根据地层压力模型和井底流压模型建立储气库的井口油压模型和注气模型;根据井口油压模型和注气模型确定储气库的容量。

5、cn113008752b公开了一种油藏型储气库库容计算的有效孔隙体积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二维大尺度平面岩板模型,并气测渗透率;s2,装填平面岩板,并饱和实验流体,建立束缚水饱和度;s3,使用二维填砂模型中进行多轮次注采气实验测试;s4,应用平面径向流公式开展计算,分析实验过程呈现的产能规律变化,优化计算分析模型;s5,根据采出程度计算含油饱和度,结合计算出的有效渗透率,构建相对渗透率曲线。

6、cn104484550b公开了一种获取由水淹气藏改建成的储气库的库容量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储气库的气水界面随储层压力变化的变化关系;根据变化关系将储气库的气藏动态储量占据的孔隙体积划分为气区、气水交互区和水区三个储气库流体区域,并计算各个储气库流体区域对气藏动态储量贡献的孔隙体积;根据各个储气库流体区域对气藏动态储量贡献的孔隙体积对应扣除各个储气库流体区域内不能用于气体储存的孔隙体积;在扣除各个储气库流体区域内不能用于气体储存的孔隙体积基础上,计算储气库的库容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评价含水层型储气库不同注采周期气库排液量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可以快速简便准确地获取含水层型储气库排液量,为含水层型储气库设计及生产运行提供了依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快速评价含水层型储气库不同注采周期气库排液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对储气库有利圈闭的开发动态分析资料或试井分析资料,获取气库某一时刻的累计水侵量;获取气库水侵系数;

5、根据气库运行上、下限压力及气库圈闭的原始地层压力,获取气库高压周期压力变化系数和低压周期的压力变化系数;

6、根据气库水侵系数、气库高压周期压力变化系数和低压周期的压力变化系数建立含水层型储气库不同注采周期气库排液量关系模型,获取不同周期气库排液量。

7、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快速评价含水层型储气库不同注采周期气库排液量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8、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获取气库水侵系数;

9、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获取气库高压周期压力变化系数和低压周期的压力变化系数;

10、数据处理模块,根据关系模型wc=|cg-cd|·cs,获取不同周期气库排液量;

11、其中,wc—气库排液量,m3,cs—水侵系数,cg—高压周期压力系数,cp—低压周期压力系数。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3、本专利技术方法根据高压、低压周期压力变化系数及水侵系数,计算气库排液量,所得结果准确度较高。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快速简便准确地获取含水层型储气库排液量,为含水层型储气库设计及生产运行提供了依据。

14、本专利技术方法相对其他方法具有所需参数少、计算速度快、评价结果准确的特点,解决了含水层型储气库设计及生产运行过程中不同注采周期排液量无法得到准确评价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评价含水层型储气库不同注采周期气库排液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速评价含水层型储气库不同注采周期气库排液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系模型采用以下公式表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速评价含水层型储气库不同注采周期气库排液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公式获取气库累计水侵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快速评价含水层型储气库不同注采周期气库排液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公式获取气库水侵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快速评价含水层型储气库不同注采周期气库排液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公式获取高压周期压力变化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速评价含水层型储气库不同注采周期气库排液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公式获取低压周期压力变化系数:

7.一种快速评价含水层型储气库不同注采周期气库排液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计算模块根据以下公式获取气库水侵系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计算模块根据以下公式获取高压周期压力变化系数: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计算模块根据以下公式获取低压周期压力变化系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评价含水层型储气库不同注采周期气库排液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速评价含水层型储气库不同注采周期气库排液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系模型采用以下公式表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速评价含水层型储气库不同注采周期气库排液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公式获取气库累计水侵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快速评价含水层型储气库不同注采周期气库排液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公式获取气库水侵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快速评价含水层型储气库不同注采周期气库排液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明传政王兴彤董涛邓亮杨德森牟鲜贾飞杨键李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