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缆加工用叉式绞丝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电缆加工用叉式绞丝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4721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绞丝机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电缆加工用叉式绞丝机,包括工作台、支架、电机、支座和收集筒,所述支架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多组导线管,所述支架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柱和固定器,所述固定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齿轮,并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绞丝盘;所述绞丝盘的内壁通过轴承分别转动安装有二号齿轮和转轴。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绞丝盘的内部进行重新设计,三号齿轮将动力依次传递至其余七组三号齿轮,导线筒被三号齿轮和转轴带动同步以较低转速绕自身轴线圆周转动,使导体线与其内壁的接触点始终变化,从而实现面磨损功能,降低了导线筒内壁单个位置的磨损程度,延长了绞丝盘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绞丝机,具体的,涉及一种电缆加工用叉式绞丝机


技术介绍

1、电缆在加工时,需要使用叉式绞丝机,用于将多股软硬导体线旋转并绞合成股,如铜线、漆包线、镀锡线、铜包钢、铜包铝等;叉式绞丝机在工作时,由放线盘放出多股导体线,并穿过绞盘上开设的多个绞合孔位,穿过绞合孔位并汇起来形成一条线,随后绞盘开始旋转,汇集出来的绞合线持续拉出,并配合绞盘旋转,使多股导体线以螺旋绕接的形式绞合成一条导线;但现有技术中,绞盘上的绞合孔位与高速通过的导体线会在一个位置上持续接触,并产生磨损,尽管绞合孔位安装了耐磨部件来应对这个问题,但耐磨部件经过这样的持续消耗寿命必然降低,急需进行优化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缆加工用叉式绞丝机,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过度磨损,使用寿命低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电缆加工用叉式绞丝机,包括工作台、支架、电机、支座和收集筒,所述支架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多组导线管,所述支架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柱和固定器,所述固定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齿轮,并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绞丝盘;

4、所述绞丝盘的内壁通过轴承分别转动安装有二号齿轮和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三号齿轮,所述二号齿轮分别和所述一号齿轮、所述三号齿轮相啮合,所述转轴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导线筒,导体线设置为八组,并呈等角度分布且向右依次贯穿所述导线管、所述支架、所述导线筒,最后汇集至所述收集筒中,所述导线筒和所述三号齿轮的数量均为八组,并等角度分布于所述绞丝盘的内部,位于顶部的一组所述三号齿轮与所述二号齿轮啮合,八组所述三号齿轮相邻之间相互啮合。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绞丝盘的外表面开设有两组二号通气槽,所述绞丝盘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一号通气槽,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两组分布于三号齿轮左右两侧的导风板,所述转轴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活动插接有与导线筒外表面固定连接的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由黄铜制成。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支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工作台顶面中部偏左的位置,所述电机位于所述支架的右侧,并通过皮带与所述绞丝盘传动连接,所述皮带活动套接在所述绞丝盘的外表面,所述收集筒固定安装在所述支座的中部,并设有朝左的喇叭口结构;

7、两组所述二号通气槽分别位于所述皮带的左右两侧,每组所述二号通气槽的数量均为十六个,并等角度分布于所述绞丝盘的外表面。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器由一个中间轴和位于其两端的两个圆盘一体焊接固定成型,其中,所述圆盘通过轴承与所述绞丝盘转动安装,所述中间轴的外表面与所述一号齿轮固定连接。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一号齿轮和所述二号齿轮的直径值相等,所述二号齿轮的直径值小于所述三号齿轮的直径值,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靠近所述支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四组等角度分布的加强块,所述加强块的左侧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加强块的形状为三角形。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每组所述导风板的数量均为两个,并绕所述导线筒的轴线呈中心对称,所述导风板绕所述导线筒的径线倾斜设置,位于所述三号齿轮左右两侧的两组所述导风板呈相反倾斜设置,且安装于相邻所述转轴外表面上的所述导风板呈相反倾斜设置。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导线筒由碳化铬耐磨钢制成,所述导线筒与所述导体线运输方向相反的一端设有圆环凸起结构,所述圆环凸起结构与所述转轴的一端抵接,所述导线筒呈过盈配合设置于所述转轴的内壁。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导体线外表面朝向绞丝盘轴线的一侧与所述导线筒的内壁摩擦抵接,所述导线筒内壁的右侧呈圆弧过渡设计。

13、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4、1、本专利技术对绞丝盘的内部进行重新设计,实现了导线筒的均匀面磨损功能,即:将原先导体线与导线筒单一抵接摩擦的线磨损转变为在导线筒转动后实现了面磨损功能,大大降低了导线筒的磨损程度,并延长其使用寿命,通过在绞丝盘的内壁设置有八组转轴、三号齿轮和导线筒,使导线筒与三号齿轮实现同轴转动,当绞丝盘被电机驱动后旋转时,三号齿轮和二号齿轮被带动公转,此时,由于一号齿轮固定不动,二号齿轮便产生的旋转动力,再将其旋转动力传递至与二号齿轮相啮合的三号齿轮,然后,三号齿轮将动力依次传递至其余七组三号齿轮,导线筒被三号齿轮和转轴带动同步以较低转速绕自身轴线圆周转动,使导体线与其内壁的接触点始终变化,从而实现面磨损功能,降低了导线筒内壁单个位置的磨损程度,延长了绞丝盘的使用寿命。

15、2、同时,通过在绞丝盘外表面和其两侧分别开设有二号通气槽和一号通气槽,形成绞丝盘内外空气流通通道,在绞丝盘自转时,利用一号齿轮、二号齿轮和三号齿轮带动产生的旋转动力,带动导风板旋转,从而将外界空气沿二号通气槽吸入绞丝盘内部,并从一号通气槽排出,形成一个完整的空气流通系统,通过在转轴的外表面开设卡槽,并插接导热板,将导线筒由于磨损产生的热量吸收,并通过空气流通系统将热量同步带走,实现了本绞丝机的同步散热功能。

16、3、在绞丝盘中,一号齿轮、二号齿轮和八组绕一号齿轮轴线圆周分布的三号齿轮形成了“类行星齿轮组”结构,该结构中缺乏了齿圈;作用便是:以固定器将一号齿轮固定不动,并利用绞丝盘旋转并带动二号齿轮和三号齿轮产生绕绞丝盘轴线的公转动力,由于二号齿轮被设置为与一号齿轮的外表面始终啮合,在其绕一号齿轮旋转时,会将公转动力转化为自身的旋转动力,然后将动力传递至三号齿轮,在实现了导线筒同步旋转降低磨损的功能同时,利用二号齿轮和三号齿轮之间的直径值之差降低了三号齿轮和导线筒的转速,使导线筒与导体线之间的抵接位置变化速度降低,避免导线筒内壁的另一种“过度面磨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加工用叉式绞丝机,包括工作台(1)、支架(2)、电机(5)、支座(6)和收集筒(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多组导线管(3),所述支架(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柱(8)和固定器(10),所述固定器(10)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齿轮(11),并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绞丝盘(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加工用叉式绞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绞丝盘(12)的外表面开设有两组二号通气槽(14),所述绞丝盘(12)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一号通气槽(13),所述转轴(16)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两组分布于三号齿轮(17)左右两侧的导风板(19),所述转轴(16)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槽(20),所述卡槽(20)的内部活动插接有与导线筒(18)外表面固定连接的导热板(21),所述导热板(21)由黄铜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加工用叉式绞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固定安装于所述工作台(1)顶面中部偏左的位置,所述电机(5)位于所述支架(2)的右侧,并通过皮带与所述绞丝盘(12)传动连接,所述皮带活动套接在所述绞丝盘(12)的外表面,所述收集筒(7)固定安装在所述支座(6)的中部,并设有朝左的喇叭口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加工用叉式绞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10)由一个中间轴和位于其两端的两个圆盘一体焊接固定成型,其中,所述圆盘通过轴承与所述绞丝盘(12)转动安装,所述中间轴的外表面与所述一号齿轮(1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加工用叉式绞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齿轮(11)和所述二号齿轮(15)的直径值相等,所述二号齿轮(15)的直径值小于所述三号齿轮(17)的直径值,所述固定柱(8)的外表面靠近所述支架(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四组等角度分布的加强块(9),所述加强块(9)的左侧与所述支架(2)固定连接,所述加强块(9)的形状为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缆加工用叉式绞丝机,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导风板(19)的数量均为两个,并绕所述导线筒(18)的轴线呈中心对称,所述导风板(19)绕所述导线筒(18)的径线倾斜设置,位于所述三号齿轮(17)左右两侧的两组所述导风板(19)呈相反倾斜设置,且安装于相邻所述转轴(16)外表面上的所述导风板(19)呈相反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加工用叉式绞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筒(18)由碳化铬耐磨钢制成,所述导线筒(18)与所述导体线(4)运输方向相反的一端设有圆环凸起结构,所述圆环凸起结构与所述转轴(16)的一端抵接,所述导线筒(18)呈过盈配合设置于所述转轴(16)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加工用叉式绞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线(4)外表面朝向绞丝盘(12)轴线的一侧与所述导线筒(18)的内壁摩擦抵接,所述导线筒(18)内壁的右侧呈圆弧过渡设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加工用叉式绞丝机,包括工作台(1)、支架(2)、电机(5)、支座(6)和收集筒(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多组导线管(3),所述支架(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柱(8)和固定器(10),所述固定器(10)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齿轮(11),并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绞丝盘(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加工用叉式绞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绞丝盘(12)的外表面开设有两组二号通气槽(14),所述绞丝盘(12)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一号通气槽(13),所述转轴(16)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两组分布于三号齿轮(17)左右两侧的导风板(19),所述转轴(16)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槽(20),所述卡槽(20)的内部活动插接有与导线筒(18)外表面固定连接的导热板(21),所述导热板(21)由黄铜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加工用叉式绞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固定安装于所述工作台(1)顶面中部偏左的位置,所述电机(5)位于所述支架(2)的右侧,并通过皮带与所述绞丝盘(12)传动连接,所述皮带活动套接在所述绞丝盘(12)的外表面,所述收集筒(7)固定安装在所述支座(6)的中部,并设有朝左的喇叭口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加工用叉式绞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10)由一个中间轴和位于其两端的两个圆盘一体焊接固定成型,其中,所述圆盘通过轴承与所述绞丝盘(12)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江尹建瑞曹正飞贾乐王欠
申请(专利权)人:明真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