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永业专利>正文

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4624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具,其包括上部和下部,其中在所述家具的下部设置有防护部件,其具有与所述下部的部分结构相配合的形状,以防止置于所述家具下面的物体表面与所述下部直接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尤其涉及在不使用时能彼此嵌套叠置的家具,如椅子、凳子或桌子等。它具有构造新颖、易于制造、使用方便且安全等优点,能够避免损伤置于其下面的物体表面,保护家具的外观,并且增强家具的使用安全性,从而有利于家具的长期可靠使用,节省重新购置及维护费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家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具,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防止被放置于其下面的物体表面与 所述家具的下部直接接触的家具,属于家具

技术介绍
日常所见的家具通常包括上部和下部,这些家具在与其他物体(例如,桌、椅、凳 子等其他家具)进行叠置时,通常会在所述家具下部与这些物体的接触面上产生划痕、磨 损等而影响家具的外观,而在某些情形下,由于家具与物体之间的表面滑动而使所叠置的 家具跌落,从而导致所述家具局部破损、断裂,甚至危及到使用者的人身安全。而对于椅子、凳子或桌子等家具而言,在其下部包括用于对所述上部进行支撑的 支撑部。由于支撑部的存在,这些家具通常难以采用将一个家具的下部嵌套于由另一家具 的支撑部所形成空间内的方式而将两个或多个家具加以叠置。例如,椅子主要是由椅背、椅 座、前脚架以及与椅背连成一体的后脚架组成,后脚架的两根后脚之间连接有后牵脚档,前 脚架的两根前脚之间连接有前牵脚档,前脚与后脚之间连接有侧牵脚档。前脚和后脚设置 在椅座下,椅背设置在椅座的后侧,在不使用椅子时,需要将若干个椅子进行叠置,上一把 椅子的前脚和后脚会被下一把椅子的椅座卡住而无法嵌套叠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安全方便的家具, 所述家具能够防止被放置于其下面的物体表面与所述家具的下部直接接触,以避免对该物 体的表面造成损伤,从而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尤其提 供了在不使用时能被彼此嵌套叠置而同时避免造成表面损伤的诸如椅子、凳子和桌子等家 具。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家具,其包括上部和下部,其中在所述家具的下部设置有防护部件,其具有与 所述下部的部分结构相配合的形状,以防止置于所述家具下面的物体表面与所述下部直接 接触。在上述家具中,优选地,在所述防护部件的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在上述家具中,优选地,所述防护部件与所述家具下部的部分结构是一体的,或者 以固装、粘装或套装的方式与所述家具下部的一部分相连接。在上述家具中,优选地,所述防护部件的局部或者整体是由弹性材料、塑性材料或 柔性材料制成的。在上述家具中,优选地,所述家具包括一体成型或装配而成的椅子、凳子或桌子。在上述家具中,优选地,所述防护部件是具有基本上是平的接触表面的凸起物,或 者是防护套或防护垫。在上述家具中,优选地,所述家具的下部包括用于对所述上部进行支撑的支撑部。在上述家具中,优选地,所述家具至少包括两个支撑部,所述防护部件设置于用于 连接所述支撑部的连接部上。在上述家具中,优选地,所述家具是由椅背、椅座、前脚架、以及与所述椅背连成一 体的后脚架组成的椅子,所述后脚架的两根后脚之间连接有后牵脚档,所述前脚架的两根 前脚之间连接有前牵脚档,所述前脚与所述后脚之间连接有侧牵脚档,所述侧牵脚档两端 的底侧设置有固定槽,所述防护部件是被嵌装于所述固定槽内的柔性防护垫。在上述家具中,优选地,所述固定槽为回形凹槽,所述固定槽的中部设置有圆形凹 槽,所述柔性防护垫的外圈设置有嵌入所述回形凹槽内的回形凸块,其中部设置有嵌入所 述圆形凹槽内的圆形凸柱。在上述家具中,优选地,所述柔性防护垫的外端伸出所述固定槽。在上述家具中,优选地,所述后牵脚档、前牵脚档和侧牵脚档的截面呈圆形或多边 形。在上述家具中,优选地,所述后牵脚档与所述后脚连接处的底面、所述前牵脚档与 所述前脚连接处的底面、和/或所述侧牵脚档与所述前脚和后脚各连接处的底面呈圆弧状 或平面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具有构造新颖、易于制造、使用方便且安全等优 点,能够避免损伤置于其下面的物体表面,保护家具的外观,并且增强家具的使用安全性, 从而有利于家具的长期可靠使用,节省重新购置及维护费用。本技术尤其提供了在不 使用时能够叠置而同时避免造成其上表面磨损伤害的诸如椅子、凳子、桌子等家具,以便节 省存放空间,同时更能够避免对家具的表面造成损伤。本技术颇具使用价值,并适于进 行大规模生产和应用。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 中图1是本技术家具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剖视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家具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防护部件与侧牵脚档接合处的局部 剖视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家具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家具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家具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椅背2上部3后脚4后牵脚档5前脚6前牵脚档7侧牵脚档8固定槽9防护部件10回形凹槽11圆形凹槽12回形凸块13圆形凸柱14支撑部15连接部16防滑纹17粘结剂具体实施方式在全文中所使用的用语“家具”是具有广义含义的,其不仅仅是指人们日常所见的 椅子、凳子和桌子,而且也包括如后所述的适于包含本技术所涵盖技术特征的物件;用 语“连接部”、“前牵脚档”、“后牵脚档”和“侧牵脚档”在广义上也包括它们与支撑部、前脚 或后脚实现相互接合的接合件(如套头等)。而且,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技术中包 括以下将具体描述的和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和隐含在附图中的任意单个 技术特征,或者任意技术特征之间的任意组合,或者任意技术特征、组合之间的任意概括, 即这些技术特征、组合等同物的延伸。总体而言,本技术的家具包括上部和下部,并且在家具的下部设置了防护部 件,其具有与家具的下部的部分结构相配合的形状,以防止被放置于家具下面的物体表面 与该下部直接接触。作为举例,所述家具可以是多个同样大小或者不同大小的可叠置的柜 子、桌子、椅子和凳子,例如,所述家具可以为多个由大到小的叠置的桌子、椅子和凳子,也 可以是具有外扩形状支撑部且为多个同样大小的叠置的桌子、椅子和凳子。所述防护部件 可以设在所述家具的支撑部或者家具的底部。优选地,可在这些支撑部之间连接设置有至 少一个连接部(当然,为了结构的平稳性考虑,最好能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接部)。在 一个技术方案中,这些支撑部向下且向外扩张倾斜以便于能够将多个家具进行叠置。在一 个技术方案中,在上述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了防护部件,用来防止被放置于家具下 面的物体表面与该下部直接接触、或者在多个家具被叠置时使得每个家具的下部不与其下 相邻家具的上部表面直接接触而避免磨损该表面。显然,如有可能应当尽量将这样的防护 部件设置在更多的连接部上。优选地,在所述防护部件的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以进一步增 强保护接触表面、防滑等效果。优选地,所述防护部件的局部或者整体是由任何已知的弹性 材料、塑性材料或柔性材料制成的,例如绒布、丝绵、橡胶、弹性泡沫材料、热塑性弹性体或 软质塑料等,当然还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上述目的的其他材料。此外,家具本身可以是一体成型或装配而成,而所述防护部件与所述家具下部的 部分结构是一体的,或者以固装、粘装或套装的方式与所述家具下部的一部分相连接。所述 防护部件可以是具有基本上是平的接触表面的凸起物,或者是保护套或保护垫,在一个实 施方案中,防护部件以固装、粘装或套装的方式连接在家具的下部,例如支撑部或者连接部 上。例如,可以在上述连接部上的适宜位置处设置一个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家具,其包括上部和下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家具的下部设置有防护部件,其具有与所述下部的部分结构相配合的形状,以防止置于所述家具下面的物体表面与所述下部直接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业
申请(专利权)人:徐永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