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光伏小屋单元、房屋及组装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光伏小屋单元、房屋及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64254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光伏小屋单元、房屋及组装方法,其光伏小屋单元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顶部的多条支撑件,其中两条支撑件之间安装有门体,余下的任意相邻两条支撑件之间安装有第一光伏板,多条支撑件的顶部架设安装有第二光伏板,整体呈内设空间的六棱柱状结构;房屋则包括多个光伏小屋单元,及用于拼接光伏小屋单元的第一对接件、第二对接件、托架;光伏小屋单元之间可进行拼接组装,可实现外轮廓结构的变形以及整体空间的扩展,满足造型及空间上的不同应用需求,提高适用性及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建筑一体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光伏小屋单元、房屋及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1、新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突破能源瓶颈约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将新能源技术与建筑相结合是其中一种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的实施方式;其中,低能耗小屋、零碳小屋、光伏小屋的结合方式不断涌现,如专利cn214659127u(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充电小屋)、cn209620683u(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小屋)都公开了该种光伏建筑一体的实施方式;但是,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以及目前市面上所流通的类似的光伏小屋,大多是单个独立的结构,结构单一,不具备组装及扩展的功能,应用方式及场景局限性明显,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光伏小屋单元、房屋及组装方法,采用模块单元的结构,方便进行组装装配,实现外轮廓结构的变形以及整体空间的扩展,可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提高适用性及实用性。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小屋单元,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顶部的多条支撑件,其中两条支撑件之间安装有门体,余下的任意相邻两条支撑件之间安装有第一光伏板,多条支撑件的顶部架设安装有第二光伏板,整体呈内设空间的六棱柱状结构。

4、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底座呈六棱形状的板块状结构,支撑件的数量为6,支撑件分别安装在底座的顶部六角位置,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光伏板呈六棱形状的板块状结构,第二光伏板与底座位置对应,第二光伏板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件上;第一光伏板的两侧抵持支撑件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门体的一侧通过合页与其中一条支撑件转动连接配合,门体的另一侧安装有用于锁门的门锁。

5、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支撑件包括立柱及安装在立柱上的多个卡套件;底座顶面的六角位置处设有沉槽,立柱的底面固定设有对接脚,对接脚的形状与沉槽的形状适配,立柱通过对接脚对位安装在沉槽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卡套件较支撑件往底座中心的方向朝外延伸突出;位于最上方的卡套件的顶面与立杆顶面平齐,第二光伏板通过螺栓安装在顶部位置的卡套件上;位于最下方的卡套件的底面与对接脚的顶面平齐,处于底部的卡套件的底面抵持在底座的顶面,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6、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底座的内部设有夹腔,夹腔对应底座的六个侧壁设有多个夹道,夹道的端部延伸贯穿底座的侧壁;底座的顶面中心对应设有第一穿孔,第一穿孔与夹腔连通,第一穿孔处可拆装设有填充件,填充件的形状与第一穿孔的形状适配,填充件的顶面与底座的顶面平齐;夹道的外端口处通过螺栓安装有用于通气的格栅块,格栅块的形状与夹道的外端口形状适配。

7、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立柱远离底座中心的两相交的壁面与底座拐角处两壁面平齐;立柱的顶部、中部、底部均设有朝内凹陷的卡位;卡套件包括v型板,v型板与卡位形状适配,v型板紧贴卡于卡位处,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v型板外拐角的外侧朝外延伸突出,形成加厚部,加厚部的拐角处设有凹槽,凹槽的上下壁面上均设有第一沉头孔,卡套件通过贯穿第一沉头孔的螺栓与底座或第二光伏板进行连接;加厚部的两侧设有第一插孔,第一插孔与凹槽连通,第一插孔为矩形孔结构,两个第一插孔分别与v型板的两侧平行;加厚部对应第一插孔设有第二穿孔。

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房屋,包括多个光伏小屋单元;及用于拼接光伏小屋单元的第一对接件、第二对接件、托架;第一对接件用于相邻两个卡套件之间的连接;第二对接件用于三个相接、且汇于一中心的底座之间的连接;托架架设在三个相接、且汇于一中心的光伏小屋单元的顶部内侧,对多块第二光伏板进行支撑。

9、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相接的两条支撑件的卡套件紧邻相接,且第一插孔位置对应,第一对接件穿设在两个卡套件的第一插孔处,第一对接件通过螺栓与两个卡套件固定连接;沉槽沿底座的拐角两侧延伸,沉槽远离底座中心的一侧敞开;三个底座汇于同一中心相接时,多个相接的沉槽所成形状与第二对接件的形状适配,第二对接件卡放在多个沉槽内,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托架上设有三条绕中心圆周阵列分布的三条架条,架条远离托架中心的端部呈90°弯折,弯折部上设有贯穿两侧的第二插孔,架条的宽度与两个相接卡套件的加厚部之间的间距适配,弯折部卡于两个相接的卡套件之间时,第二插孔的位置与第一插孔的位置对应,第一对接件贯穿第二插孔,托架搭架在多个支撑件之间。

10、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托架包括u型架,u型架远离开口一侧的中心固定设有第一架条,u型架开口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架条,第一架条及两条第二架条绕u型架的中心圆周阵列分布;u型架的开口大于拼接后的两个卡套件的最大间距;u型架与第一架条的连接处设有卡扣结构,卡扣结构可扣搭卡在两个相邻的卡套件之间。

11、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卡扣结构包括弹片、卡块、托件、顶推件、弹簧、导向螺栓;u型架与第一架条连接处的底面固定设有卡框,卡框靠近u型架中心的一侧突出u型架的侧壁,卡框的宽度与第一架条的宽度适配;卡框突出端的两侧设有第四穿孔,第四穿孔的形状与第一插孔的形状适配;卡框远离u型架中的一端敞开,第一架条靠近卡框敞开口内侧位置固定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直径与弹片的折弯部适配,托件安装在卡框的底部,弹片卡放在第一架条与托件之间;卡块固定设于弹片的两端外侧,卡块的形状与第四穿孔的形状适配,卡块在弹片的弹力作用下朝外突出第四穿孔;托件靠近卡块的敞开口处设有支撑块,支撑块的宽度小于敞开口的宽度;顶推件包括推板,固定设于推板一侧的两块相对的夹板,两块夹板之间的间距与支撑块的宽度适配,夹板的厚度与支撑块到卡框内壁之间的间距适配;导向螺栓安装在支撑块远离卡块的壁面上,推板上对应设有导向孔,推板滑动设于导向螺栓上;弹簧套设在导向螺栓上,位于推板与支撑块之间,为顶推件提供复位的推力;两块夹板对应弹片的两侧设置,朝内推压顶推件时,夹板对弹片的两侧进行挤压,使卡块收回第四穿孔内,实现解锁动作。

12、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夹道远离底座中心的一端设有矩形状的卡口,卡口的长度大于夹道的宽度,卡口的高度与夹道的高度一致;格栅块呈矩形状结构,格栅块的形状与卡口的形状适配,格栅块卡放在卡口处,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夹道的两侧固定设有限位块,两块限位块之间的间距小于格栅块的2倍宽度,限位块端面到底座侧壁的间距为格栅块的1/2长度;两个拼接的底座之间可通过换向后的格栅块进行连接。

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4、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光伏小屋单元、房屋及组装方法,其光伏小屋单元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顶部的多条支撑件,其中两条支撑件之间安装有门体,余下的任意相邻两条支撑件之间安装有第一光伏板,多条支撑件的顶部架设安装有第二光伏板,整体呈内设空间的六棱柱状结构;通过光伏板作为侧壁及顶部的遮挡部件,有效扩大受阳光照射的范围及面积,从而有效提高电能转化的效率,以便进行所需的供电;整体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小屋单元,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小屋单元,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小屋单元,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小屋单元,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小屋单元,其特征在于:

6.一种房屋,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房屋,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房屋,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房屋,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房屋,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小屋单元,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小屋单元,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小屋单元,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小屋单元,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小屋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义标林春光罗强李生河邹志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赛格龙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