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智旭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降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4207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3
本技术涉及降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降尘装置,包括圆筒和降尘组件,降尘组件包括支撑板、高压水管、扩散口、分散块、多个支杆、气缸和多个旋转单元,高压水管的一端与圆筒的一端连通,扩散口与圆筒连通,并位于圆筒远离高压水管的一端,多个支杆的一端均与扩散口固定连接,并依次分布在扩散口的内壁,多个支杆的另一端均与分散块固定连接,通过高压水管与水源连通,水经过圆筒喷出,经过扩散口时,接触到分散块和多个支杆,水被分流打散,同时与多个旋转单元再次接触,再次被打散,最后喷出,气缸伸缩,带动圆筒上下移动,调节喷水角度,由此可扩大喷水范围,使喷水更加分散,提高降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降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降尘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灰尘,污染周围环境,目前通常使用降尘装置对空气进行净化,但降尘装置无法控制喷出的水量,当灰尘较少时若喷水量较大则造成浪费。

2、现有技术专利cn218980929u公开一种建筑工程降尘装置,通过设置在圆筒内的转板,配合转轴,当使用降尘装置时,若环境中的灰尘浓度大,转动转轴使转板在圆筒内呈竖直的状态,避免影响圆筒内水的流动,若环境中的灰尘浓度较小,转动转轴调节转板在圆筒内的角度,转板可将大部分水挡住使水从转板与圆筒之间的缝隙流动,降低了水的流动速度,根据环境中的灰尘浓度大小调整转板在圆筒内的角度去影响出水量,避免浪费水资源。

3、但在前述的现有技术中,喷水时,水量较为集中,无法均匀分散,影响降尘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降尘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喷水时,水量较为集中,无法均匀分散,影响降尘效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降尘装置,包括圆筒和降尘组件;

3、所述降尘组件包括支撑板、高压水管、扩散口、分散块、多个支杆、气缸和多个旋转单元,所述圆筒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所述高压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圆筒的一端连通,所述扩散口与所述圆筒连通,并位于所述圆筒远离所述高压水管的一端,多个所述支杆的一端均与所述扩散口固定连接,并依次分布在所述扩散口的内壁,多个所述支杆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分散块固定连接,所述气缸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圆筒转动连接,多个所述旋转单元依次设置于所述扩散口上。

4、其中,每个所述支杆均具有凹槽。

5、其中,所述旋转单元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轴和多个打散杆,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扩散口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扩散口远离所述圆筒的一侧,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打散杆均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并依次环绕分布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壁。

6、其中,所述建筑工程降尘装置还包括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

7、其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底座、第二电机和第二转轴,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下方,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底座,并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8、本技术的一种建筑工程降尘装置,通过所述高压水管与水源连通,水经过所述圆筒喷出,经过所述扩散口时,接触到所述分散块和多个所述支杆,水被分流打散,同时与多个所述旋转单元再次接触,再次被打散,最后喷出,所述气缸伸缩,带动所述圆筒上下移动,调节喷水角度,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扩大喷水范围,使喷水更加分散,提高降尘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降尘装置,包括圆筒,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程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工程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工程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降尘装置,包括圆筒,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旭卫彦辛
申请(专利权)人:李智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