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球白菜杂交种的选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639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不结球白菜新品种的选育方法。以矮脚黄雄性不育两用系为母本,以93R-37自交系(雪克青)为父本,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矮抗四号新品种。根据田间试验,人工接种鉴定及室内分析测定结果,矮抗四号具有:丰产,夏季、秋季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达42.2和63.4t/hm↑[2];抗病,TuMV、霜霉病、黑斑病人工鉴定病情指数分别为1.85(HR),15.48(R)和10.10(HR);优质,Vc含量高,有机酸含量低,叶片和叶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对照;耐热,热害指数低(9.75);商品性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不结球白菜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具体地说是矮抗四号新品种的选育。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Makino)在中国南方蔬菜周年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南京农业大学白菜课题组先后育成了矮杂1号、2号、3号和矮抗1号、2号、3号系列新品种,并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近年来,病毒病、霜霉病、黑斑病的发生越来越重,致使产量和品质有所下降。为此,专利技术人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三抗新品种选育研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选育出不但丰产、质优,同时适合于夏季种植,能耐高温、抗病的不结球白菜新品种,用以解决蔬菜生产的周年供应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不结球白菜矮抗四号的选育方法,包括以矮脚黄雄性不育两用系白菜为母本,以93R-37自交系(雪克青)白菜为父本进行杂交制种,即育成不结球白菜矮抗四号新品种。其中所选用的母本最好是通过2~5次TuMV(芜菁花叶病)、霜霉病、黑斑病抗病性人工接种鉴定和2~5次田间自然鉴定的矮脚黄雄性不育两用系,父本最好是通过2~5次TuMV、霜霉病、黑斑病抗病性人工接种鉴定和2~5次田间自然鉴定的93R-37自交系。本专利技术所用的母本矮脚黄雄性不育两用系白菜为南京农业大学白菜育种课题组育成的,综合性状优良的育种材料,见参考文献曹寿椿、李式军,火白菜‘矮杂一号’及雄性不育两用系的选育,园艺学报,1981,8(3);所用父本93R-37自交系(雪克青)白菜为综合性状优良的地方品种,本育种组曾经用作育种材料,见参考文献曾国平、曹寿椿,不结球白菜主要品质性状遗传效应分析,园艺学报,1997,24(1),都属于公知公用、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得到的品种材料。本专利技术育成的矮抗四号新品种与现有技术中综合性状较好的矮杂一号、矮抗一号对照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丰产1991~1992年在校园内试验田进行两年夏、秋季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夏季还是秋季,矮抗四号的产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矮杂一号、矮抗一号(表1)。1992~1993年在南京市雨花台区、无锡市、溧阳市和校内进行了夏、秋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两年的夏季试验平均产量均显著高于矮杂一号,秋季试验平均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矮抗一号(表2)。1992~1993年于南京市雨花台区、无锡市、溧阳市进行了夏、秋季生产试验(表3),结果表明,在夏季生产试验中,矮抗四号比对照矮杂一号增产13.5%~32.3%,秋季比对照矮抗一号增产22.2%~27.8%。2)抗病1991~1994年夏季对矮抗四号的病毒病、霜霉病、黑斑病、炭疽病,秋季对病毒、霜霉、黑斑病进行田间自然鉴定。1992~1993年在室内人工接种条件下进行了苗期抗3种病害的鉴定。1994年进行全国统一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TuMV、霜霉病在黑龙江农科院园艺所进行,黑斑病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进行。从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4)可见,夏季和秋季矮抗四号对TuMV、霜霉病、黑斑病均有较强的抗性,夏季还抗炭疽病。全国统一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矮抗四号对TuMV、黑斑病的抗性达高抗水平,对霜霉病的抗性达抗病级。3)耐热1991~1994年在夏季最炎热时(7月20日左右)播种,对矮抗四号的生长势及死株率和恢复能力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矮抗四号生长势强,死株率仅为5.0%;而对照矮杂一号的死株率高达28.0%。遇高温后(34~36℃)的恢复能力(以热害指数表示,计算公式如下)矮抗四号是9.75,矮杂一号为42.50。可见,矮抗四号的耐热性特别强。热害指数=(∑级别×该级株数/最高级别×总株数)×100热害症状分为0、1、2、3、4级。0级--植株生长正常,没有热害出现;1级--植株新叶叶缘轻度反卷;2级--新叶轻度皱缩,叶缘反卷;3级--叶片中度皱缩,叶片反卷;4级--叶片严重皱缩反卷,叶片呈细条状。4)品质4.1)商品性好矮抗四号株型直立、束腰;叶片数多,深绿色,广椭圆形;叶柄扁平,绿白色;单株重0.49kg(表5)。该品种生长势强,适宜在喜食绿梗白菜的地区种植。4.2)营养品质矮抗四号每1kg鲜菜的Vc含量比对照提高5.2%;干物质和有机酸含量均低于对照;可溶性固形物无论是叶片还是叶柄均高于对照矮抗一号。叶片重与叶柄重比值为0.45,略低于对照(表6)。实施例利用杂种优势育种技术,以抗病矮脚黄雄性不育两用系为母本,93R-37自交系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对新组合进行病毒、霜霉、黑斑3种病害的人工苗期多抗性联合鉴定筛选,并进行经济性状选择。4年中,经3次三抗人工接种鉴定和4次田间自然鉴定,确定该组合抗TuMV和霜霉病,且高抗黑斑病。经两年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证明该组合不仅丰产、耐热,而且商品性好,达到了预期的选择目标,定名为“矮抗四号”。在江苏、山东、北京示范推广,深受生产和消费者的好评。栽培要点矮抗四号在江南地区可作夏菜、秋冬菜和越冬菜栽培,生育期70~100d。夏季栽培,7月下旬~8月下旬播种,8月下旬~9月中旬定植,株距16cm,行距18cm,9月中旬~10月中旬采收,产量30000~52500kg/hm2,作菜秧栽培优势亦显著。秋冬菜和越冬菜栽培,9月上旬~10月中旬播种,10月上旬~11月下旬定植,株距18cm,行距20cm,1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上旬采收,产量可达58500~66000kg/hm2肥水管理同一般青菜。表1品种比较试验产量(kg)夏季 秋季品种19911)19921)19912)19923)矮抗四号 6.11a2.55a11.39a12.36a矮杂一号(CK) 5.50b1.55b--矮抗一号(CK) -- 9.23b11.04b注1)4次重复的平均值,小区面积1.4m2。2)4次重复的平均值,小区面积1.6m2。3)4次重复的平均值,小区面积2.3m2。4)采用邓肯氏SSR法,进行显著性测验。表2区域试验产量(kg)夏季1)品种1992 1993雨花区 无锡市 溧阳市 平均南京农 雨花区 平均业大学矮抗四号 12.45 11.25 15.30 13.00a26.88 54.32 40.60a矮杂一号(CK) 9.35 7.75 11.30 9.47b17.54 46.90 32.22b秋季2)品种 1992 1993雨花区 无锡市 溧阳市 平均雨花区 无锡市 溧阳市 平均矮抗四号 36.60 34.75 56.70 42.68A14.03 16.40 12.70 14.47A矮抗一号(CK) 35.70 26.65 38.16 33.29B9.10 8.60 10.70 9.47B注1)4次重复的平均值,小区面积4.4m2。2)4次重复的平均值,小区面积4.8m2。表3生产试验产量*夏季(1992)溧阳市雨花区品种产量 增产产量 增产(kg/hm2) (%)(kg/hm2) (%)矮抗四号 31701 32.35271313.5矮杂一号(CK) 23958 0 464280秋季(1993)雨花区 溧阳市 无锡市品种产量增产产量 增产产量 增产(kg/hm2) (%)(kg/hm2) (%) (kg/hm2) (%)矮抗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不结球白菜矮抗四号的选育方法,包括:以矮脚黄雄性不育两用系白菜为母本,以93R-37自交系(雪克青)白菜为父本进行杂交制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不结球白菜矮抗四号的选育方法,包括以矮脚黄雄性不育两用系白菜为母本,以93R-37自交系(雪克青)白菜为父本进行杂交制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结球白菜矮抗四号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用的母本为通过2~5次TuMV(芜菁花叶病)、霜霉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寿椿侯喜林张蜀宁朱月林刘克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