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3819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1
本技术公开了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涉及试剂盒技术领域,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用于放置试剂管的管架,试剂管上端均设有管塞;管架上设有若干压紧管塞的压塞组件,压塞组件与试剂管一一对应;本技术在管架上设置压塞组件,压紧试剂管的管塞,保证试剂管密封效果;压塞组件与试剂管及管塞一一对应分别进行密封,取放单个试剂管时不影响其它试剂管的密封,可防混合微生物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试剂盒,特别涉及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


技术介绍

1、在长期的实验和生产实践中,很多生物过程是微生物纯培养不能完成或只能微弱进行的,必须依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微生物共同培养完成。对于很多工业污染物、生物农药、纤维素、几丁质的生物降解,微生物混合培养是必要的;微生物混合培养可用于维生素c、维生素b12、组氨酸、缬氨酸、苹果酸等发酵生产,还可用于药物的甾体转化、沼气发酵、湿法冶金等;混合微生物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

2、混合微生物试剂盒用于放置试剂管,混合微生物的培养优选玻璃试剂管,用于管塞进行密封,混合微生物应保证稳定的微生物种类,尤其需要防交叉感染,但在试剂盒移动过程中若管塞松动、则会造成微生物交叉感染,影响混合微生物培养效果。

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8506444u的技术专利一种防交叉感染效果好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公开号为cn216039619u的技术专利一种便于分类筛选的微生物试剂盒;公开号为cn216547420u的技术专利一种微生物发酵实验用多功能试剂盒;均可实现对试剂管的共同密封和共同加固密封,但均采用了统一密封结构,盒盖一旦打开,那么将不能保证各试剂管的密封效果,不利于微生物防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之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统一密封结构防交叉感染效果有待提升的问题,提供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用于放置试剂管的管架,试剂管上端均设有管塞;管架上设有若干压紧管塞的压塞组件,压塞组件与试剂管一一对应。

4、有益效果是:在管架上设置压塞组件,压紧试剂管的管塞,保证试剂管密封效果;压塞组件与试剂管及管塞一一对应分别进行密封,取放单个试剂管时不影响其它试剂管的密封,可防混合微生物交叉感染。

5、进一步地,所述压塞组件包括两个支座、弹性带和两个销柱;两个支座连接于管架上侧、分别位于其对应的试剂管上端两侧;两个销柱分别连接于弹性带的两端、并分别与两个支座转动连接;弹性带压紧于管塞上侧。

6、有益效果是:可转动的弹性带作用于管塞上侧能够压紧管塞,在试剂盒移动时、减少管塞松动的可能;保证试剂管的密封效果;弹性带转动翻转后、不影响试剂管的取放。

7、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带两端均设有条形孔;条形孔位置与管塞边缘对应。

8、有益效果是:由于管塞往往为圆锥形;弹性带在管塞上侧容易偏移错位,通过设置条形孔,使弹性带与管塞边缘的作用处形成四处,相互牵制,在移动试剂盒时、能够减少弹性带滑脱的情况。

9、进一步地,还包括盒盖,盒盖内侧设有限位柱,盒盖盖于盒体上侧时、限位柱抵触在管架边缘上侧。

10、有益效果是:盒盖用于遮盖盒体内部结构,限位柱对管架形成限位,提高管架的稳定性。

11、进一步地,所述管架下侧与盒体之间设有底垫,管架角部外侧与盒体角部内侧之间设有侧垫;侧垫的水平截面形状为l形。

12、有益效果是:底垫和侧垫对管架形成较好的保护。

13、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侧壁中部内侧放置有冰盒。

14、有益效果是:在试剂盒移动过程中,应保证混合微生物的稳定,放置冰盒、营造低温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的稳定。

15、进一步地,所述管架包括底板、上下两层孔板和若干立柱,孔板均位于底板上侧,立柱与底板和两层孔板连接;两层孔板的孔位对应,试剂管穿过孔板;压塞组件位于上层孔板上侧。

16、有益效果是:底板、孔板和立柱形成管架对试剂管进行稳定的支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内设有用于放置试剂管(12)的管架(2),试剂管(12)上端均设有管塞(13);管架(2)上设有若干压紧管塞(13)的压塞组件(3),压塞组件(3)与试剂管(12)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塞组件(3)包括两个支座(31)、弹性带(32)和两个销柱(33);两个支座(31)连接于管架(2)上侧、分别位于其对应的试剂管(12)上端两侧;两个销柱(33)分别连接于弹性带(32)的两端、并分别与两个支座(31)转动连接;弹性带(32)压紧于管塞(13)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32)两端均设有条形孔(321);条形孔(321)位置与管塞(13)边缘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盒盖(4),盒盖(4)内侧设有限位柱(7),盒盖(4)盖于盒体(1)上侧时、限位柱(7)抵触在管架(2)边缘上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架(2)下侧与盒体(1)之间设有底垫(5),管架(2)角部外侧与盒体(1)角部内侧之间设有侧垫(6);侧垫(6)的水平截面形状为L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侧壁中部内侧放置有冰盒(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架(2)包括底板(21)、上下两层孔板(22)和若干立柱(23),孔板(22)均位于底板(21)上侧,立柱(23)与底板(21)和两层孔板(22)连接;两层孔板(22)的孔位对应,试剂管(12)穿过孔板(22);压塞组件(3)位于上层孔板(22)上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内设有用于放置试剂管(12)的管架(2),试剂管(12)上端均设有管塞(13);管架(2)上设有若干压紧管塞(13)的压塞组件(3),压塞组件(3)与试剂管(12)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塞组件(3)包括两个支座(31)、弹性带(32)和两个销柱(33);两个支座(31)连接于管架(2)上侧、分别位于其对应的试剂管(12)上端两侧;两个销柱(33)分别连接于弹性带(32)的两端、并分别与两个支座(31)转动连接;弹性带(32)压紧于管塞(13)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微生物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32)两端均设有条形孔(321);条形孔(321)位置与管塞(13)边缘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交叉感染的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超陈曼常秀兰何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微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