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混合料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3818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合料箱,包括支撑底架,所述支撑底架的内部设置有筒形料箱主体。该沥青混合料箱使用时,将沥青原料经过进料口导入至筒形料箱主体内部后,可以再控制驱动电机启动带动搅拌轴转动对筒形料箱主体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合,混合结束将顶盖从筒形料箱主体的顶端打开固定后,可以再控制伺服电机启动输出轴带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啮合连接的蜗轮进行转动,蜗轮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转轴以及筒形料箱主体进行转动,将筒形料箱主体在支撑底架的内部向前转动直至支撑底架的顶端朝下后,即可将筒形料箱主体内部的物料进行快速的倒出,解决的是不便于对沥青进行快速的导出下料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沥青加工,具体为一种沥青混合料箱


技术介绍

1、沥青是一种有机胶凝材料,主要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且外部呈黑褐色的复杂混合物,使用广泛,在对沥青料进行生产加工时需要使用到混合料箱。

2、但沥青混合料箱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沥青外部状态一般较稠,在混合结束后导出下料时,下料速度较慢,且容易堵塞,存在不足,不便于对沥青进行快速的导出下料。

3、现在,提出一种新型的沥青混合料箱来解决上述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便于对沥青进行快速的导出下料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沥青混合料箱,包括支撑底架,所述支撑底架的内部设置有筒形料箱主体,且筒形料箱主体的顶端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底端的中间位置处竖向活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顶盖顶端的左侧固定有进料口,所述顶盖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减速机,且减速机的顶端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支撑底架顶端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轴承座,所述筒形料箱主体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转轴,且转轴的一侧贯穿轴承座的内部,所述转轴外部的右测固定有蜗轮,所述支撑底架右侧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蜗杆,所述支撑底架右侧顶部的后端固定有伺服电机。

3、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与蜗轮之间啮合连接。

4、优选的,所述顶盖顶部的后端固定有连接脚,所述支撑底架后端的顶部固定有固定架,所述顶盖顶部的两侧和前端分别贯穿设置有锁紧杆,所述筒形料箱主体顶部的两侧和前端分别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顶盖顶部的后端固定有第一固定环,且第一固定环的内部固定有拉绳,所述拉绳的后端固定有挂钩,所述筒形料箱主体后端的顶部固定有第二固定环,所述顶盖顶部的前端固定有把手。

5、优选的,所述连接脚的底端与固定架的内部之间相铰接。

6、优选的,所述锁紧杆的外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7、优选的,所述支撑底架外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护罩,所述支撑底架两端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螺孔,所述防护罩两端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贯穿设置有连接螺栓。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沥青混合料箱不仅实现了便于对沥青进行快速的导出下料,实现了便于对混合料箱的内部进行拆开清洁,而且实现了便于对混合料箱的外部进行防护;

9、(1)通过设置有支撑底架、轴承座、筒形料箱主体、顶盖、蜗轮、转轴、蜗杆和伺服电机,混合料箱在使用的过程中,将沥青原料经过进料口导入至筒形料箱主体内部后,可以再通过控制驱动电机启动带动搅拌轴转动对筒形料箱主体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合,混合结束将顶盖从筒形料箱主体的顶端打开固定后,可以再通过控制伺服电机启动输出轴带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啮合连接的蜗轮进行转动,蜗轮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转轴以及筒形料箱主体进行转动,将筒形料箱主体;在支撑底架的内部向前转动直至支撑底架的顶端朝下后,即可将筒形料箱主体内部的物料进行快速的倒出,倾斜后筒形料箱主体的同时还便于对内部内壁进行挂扫清理;

10、(2)通过设置有筒形料箱主体、顶盖、减速机、驱动电机、搅拌轴、把手、第一固定环、拉绳、挂钩、连接脚、固定架和第二固定环,使用混料箱在对沥青料进行混合结束后,可以分别在顶盖顶部的两侧和前端,将设置的螺纹孔对应从伺服电机中向上进行旋出后,即可将顶盖在支撑底架的顶端进行解锁,之后可以拉动把手将顶盖利用连接脚和固定架之间的铰接向后进行翻转,并同时可以将搅拌轴一同带出筒形料箱主体的内部,打开筒形料箱主体的内部后,便于对混合料箱的内部以及搅拌组件进行清洁,在将顶盖向后翻转打开后,还可以通过将拉绳后端固定的挂钩对应挂入勾住在第二固定环中后,即可对顶盖进行辅助的固定;

11、(3)通过设置有螺孔、支撑底架、锁紧杆和防护罩,混合料箱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分别在支撑底架外部的两侧,将设置的锁紧杆卡入在支撑底架外部的两侧后,再分别在锁紧杆两端的顶部和底部使用连接螺栓贯穿防护罩的内部并旋入至螺孔中后,即可将防护罩固定在支撑底架的外部,通过设置的两组防护罩可以对混合料箱组件的外部进行外罩防撞防护,减少混合料箱组件外部的损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混合料箱,包括支撑底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架(2)的内部设置有筒形料箱主体(5),且筒形料箱主体(5)的顶端设置有顶盖(6),所述顶盖(6)底端的中间位置处竖向活动连接有搅拌轴(4),所述顶盖(6)顶端的左侧固定有进料口(7),所述顶盖(6)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减速机(8),且减速机(8)的顶端固定有驱动电机(9),所述支撑底架(2)顶端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轴承座(3),所述筒形料箱主体(5)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转轴(11),且转轴(11)的一侧贯穿轴承座(3)的内部,所述转轴(11)外部的右测固定有蜗轮(10),所述支撑底架(2)右侧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蜗杆(12),所述支撑底架(2)右侧顶部的后端固定有伺服电机(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合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20)的输出轴与蜗杆(12)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蜗杆(12)与蜗轮(10)之间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合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6)顶部的后端固定有连接脚(17),所述支撑底架(2)后端的顶部固定有固定架(18),所述顶盖(6)顶部的两侧和前端分别贯穿设置有锁紧杆(22),所述筒形料箱主体(5)顶部的两侧和前端分别设置有螺纹孔(21),所述顶盖(6)顶部的后端固定有第一固定环(14),且第一固定环(14)的内部固定有拉绳(15),所述拉绳(15)的后端固定有挂钩(16),所述筒形料箱主体(5)后端的顶部固定有第二固定环(19),所述顶盖(6)顶部的前端固定有把手(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合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脚(17)的底端与固定架(18)的内部之间相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合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杆(22)的外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螺纹孔(21)的内部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合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架(2)外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护罩(23),所述支撑底架(2)两端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螺孔(1),所述防护罩(23)两端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贯穿设置有连接螺栓(2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混合料箱,包括支撑底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架(2)的内部设置有筒形料箱主体(5),且筒形料箱主体(5)的顶端设置有顶盖(6),所述顶盖(6)底端的中间位置处竖向活动连接有搅拌轴(4),所述顶盖(6)顶端的左侧固定有进料口(7),所述顶盖(6)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减速机(8),且减速机(8)的顶端固定有驱动电机(9),所述支撑底架(2)顶端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轴承座(3),所述筒形料箱主体(5)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转轴(11),且转轴(11)的一侧贯穿轴承座(3)的内部,所述转轴(11)外部的右测固定有蜗轮(10),所述支撑底架(2)右侧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蜗杆(12),所述支撑底架(2)右侧顶部的后端固定有伺服电机(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合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20)的输出轴与蜗杆(12)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蜗杆(12)与蜗轮(10)之间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合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6)顶部的后端固定有连接脚(17),所述支撑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丽曾小英李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九龙坡区重交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