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3804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0
本技术涉及组框拼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框架及光伏组件,框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角连接件和边框,其中,角连接件具有至少两个连接槽,连接槽的槽壁面设置有第一连接部;边框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连接部;边框设有多个,多个边框通过角连接件连接以围成框架,边框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连接有角连接件,边框的端部插接于角连接件的其中一个连接槽内,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互连接,以使边框与角连接件固定连接。基于此,多个边框在连接形成框架时无需首尾相接,边框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无需切割,边框端部平整、不锋利,且边框端部不外露,因此,框架在实际使用时不易误伤工作人员,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组框拼接,特别是涉及一种框架及光伏面板。


技术介绍

1、光伏面板,又叫太阳能电池板,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光伏面板安装在框架上以组成光伏组件进行使用,目前,框架由多个边框和角码拼接形成,其中,边框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作45°切割处理,多个边框首尾相接且相邻两个边框的连接处通过角码固定。然而,此种框架的边框经过切割处理,边框端部尖锐且锋利,因此,框架在实际使用中容易误伤操作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首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使用安全的框架。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框架,包括:

3、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4、角连接件,具有至少两个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槽壁面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部;

5、多个边框,所述边框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连接部;

6、其中,所述边框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角连接件,所述边框的端部插接于所述角连接件的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槽内,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连接,以使所述边框与所述角连接件固定连接,多个所述边框通过所述角连接件连接以围成所述框架。

7、本技术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之一为卡接孔,另一为卡接部件,所述卡接部件卡接于所述卡接孔内。

8、本技术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卡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卡接部件,所述卡接部件为形变可恢复的卡接板;

9、所述边框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沿所述边框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敞开端,所述边框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连接有所述卡接板;

10、其中,所述边框和所述卡接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卡接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孔远离所述连接槽槽口的一端连接,所述卡接板另一端背向所述第一空腔延伸并卡接于所述卡接孔内。

11、本技术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卡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卡接部件,所述卡接部件为设置在所述边框外壁面上的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卡接于所述卡接孔内。

12、本技术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边框和所述卡接凸起为一体式结构;

13、所述边框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沿所述边框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敞开端,所述第一空腔远离所述框架中心侧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敞口,所述第一敞口沿所述边框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敞开端;

14、所述卡接凸起具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具有与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的第二敞口;

15、其中,所述边框设有所述卡接凸起的外壁面与所述连接槽设有所述卡接孔的槽壁面相对且间隔设置。

16、本技术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角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和第一限位板,所述连接槽设置在所述连接件本体上,所述连接槽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槽壁面和第二槽壁面,所述第一槽壁面朝向对应所述边框的第一敞口,各所述连接槽的所述第一槽壁面均连接有所述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与对应所述连接槽的所述第二槽壁面限定出限位空间,所述第一限位板与对应所述边框第一空腔的腔壁面接触,所述第二槽壁面与对应所述边框的外壁面接触,以使所述限位空间对所述边框进行限位。

17、本技术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沿着所述连接槽的深度方向,所述卡接孔设有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且所述卡接孔在所述连接槽槽壁上的面积依次增大;

18、所述卡接凸起的个数与所述卡接孔的个数相同,所述卡接凸起一一卡接于所述卡接孔。

19、本技术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卡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卡接部件;

20、所述边框包括框本体和限位环,所述框本体的外壁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限位环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口上,所述限位环的轴线方向为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深度方向;

21、所述卡接部件包括定位块和弹性件,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且可沿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深度方向运动,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面和所述定位块之间,所述限位环将所述定位块限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沿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深度方向,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块连接;所述定位块与所述限位环接触,且至少部分所述定位块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口露出并与所述卡接孔卡接。

22、本技术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角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和第二限位板,所述连接槽设置在所述连接件本体上,所述连接槽靠近所述框架中心侧的一端为敞开端,所述第二限位板设置在所述连接件本体上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限位板遮挡所述连接槽的敞开端,以将所述边框限定在所述连接槽内;

23、所述边框靠近所述框架中心侧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沿所述边框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敞开端,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口朝向对应所述连接槽的敞开端,所述第二安装槽用于与光伏面板连接。

2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光伏组件,包括:

25、光伏面板;

26、如上所述的框架,所述光伏面板设置在所述框架上。

2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框架及光伏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28、本技术的框架,角连接件具有连接槽,连接槽的槽壁设置有第一连接部,边框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部,在实际应用中,多个边框通过角连接件连接以围成框架,边框与角连接件固定连接的方式为:边框的端部插接于连接槽内且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连接,基于此,多个边框在连接形成框架时无需首尾相接,边框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无需切割,边框端部平整、不锋利,且边框端部不外露,因此,框架在实际使用时不易误伤工作人员,使用安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所述第二连接部(2)之一为卡接孔,另一为卡接部件,所述卡接部件卡接于所述卡接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为卡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2)为卡接部件,所述卡接部件为形变可恢复的卡接板(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为卡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2)为卡接部件,所述卡接部件为设置在所述边框(4)外壁面上的卡接凸起(22),所述卡接凸起(22)卡接于所述卡接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4)和所述卡接凸起(22)为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连接件(3)包括连接件本体(31)和第一限位板(32),所述连接槽(301)设置在所述连接件本体(31)上,所述连接槽(30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槽壁面(3011)和第二槽壁面(3012),所述第一槽壁面(3011)朝向对应所述边框(4)的第一敞口(4011),各所述连接槽(301)的所述第一槽壁面(3011)均连接有所述第一限位板(32),所述第一限位板(32)与对应所述连接槽(301)的所述第二槽壁面(3012)限定出限位空间(A),所述第一限位板(32)与对应所述边框(4)第一空腔(401)的腔壁面接触,所述第二槽壁面(3012)与对应所述边框(4)的外壁面接触,以使所述限位空间(A)对所述边框(4)进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连接槽(301)的深度方向,所述卡接孔设有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且所述卡接孔在所述连接槽(301)槽壁上的面积依次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为卡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2)为卡接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连接件(3)包括连接件本体(31)和第二限位板(33),所述连接槽(301)设置在所述连接件本体(31)上,所述连接槽(301)靠近所述框架中心侧的一端为敞开端,所述第二限位板(33)设置在所述连接件本体(31)上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限位板(33)遮挡所述连接槽(301)的敞开端,以将所述边框(4)限定在所述连接槽(301)内;

10.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所述第二连接部(2)之一为卡接孔,另一为卡接部件,所述卡接部件卡接于所述卡接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为卡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2)为卡接部件,所述卡接部件为形变可恢复的卡接板(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为卡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2)为卡接部件,所述卡接部件为设置在所述边框(4)外壁面上的卡接凸起(22),所述卡接凸起(22)卡接于所述卡接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4)和所述卡接凸起(22)为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连接件(3)包括连接件本体(31)和第一限位板(32),所述连接槽(301)设置在所述连接件本体(31)上,所述连接槽(30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槽壁面(3011)和第二槽壁面(3012),所述第一槽壁面(3011)朝向对应所述边框(4)的第一敞口(4011),各所述连接槽(301)的所述第一槽壁面(3011)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迪朱娜罗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泰科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