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施工用通风加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379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施工用通风加热管,包括送风结构、加热结构和散热结构;所述送风结构、加热结构和散热结构依次串联设置;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加热管壳;所述加热管壳的内部设置有网格通风管;所述网格通风管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个螺旋状的电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壳的两端内圈均设置有通电单元;两侧所述通电单元为电加热管通电;通过隧道内部设置的多个加热结构,能够对输送的空气进行多次递进式升温加热,从而提高了隧道内部环境温度的均匀性;通过设置的网格通风管和电加热管将低温空气进行分散独立加热,从而提高了对低温空气的加热效率,继而提高了对隧道内部温度控制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施工,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施工用通风加热管


技术介绍

1、在山区为了缩短道路的距离和避免大坡道,通常会修建贯穿山岭的隧道;隧道施工是当前道路施工的一大重要项目,并且,隧道施工也伴随着诸多难点;随着隧道施工的地点不同,施工的困难点也会随之不同;其中高海拔高寒地区的隧道施工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在高原缺氧、冷涨问题和冻融问题。

2、高海拔高寒地区的隧道施工过程中,保证隧道内部的环境温度尤为重要;现有普遍采用的升温方式主要为:锅炉供暖空气加热技术,利用锅炉提供热源,为隧道内的空气供暖升温;暖风机供暖技术,利用饱和蒸汽或电热,为隧道内的空气供暖升温;通风空气预加热技术,利用蒸汽锅炉产生蒸汽,调节送入暖风机中,为隧道内的空气供暖升温。

3、但是,无论使用哪种升温方式,均是在隧道的洞口处提供热源,利用通风机送入隧道的内部;使得隧道的洞口处的环境温度较高,隧道内部的环形温度从洞口处向内部逐渐降低,随着隧道的延长,使得隧道的洞口处和隧道的内部温度差异逐渐增大,不利于控制隧道内部环形的温度。</p>

4、为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施工用通风加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结构、加热结构和散热结构;所述送风结构、加热结构和散热结构依次串联设置;所述送风结构、加热结构和散热结构通过螺栓安装在隧道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施工用通风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单元包括电极片(4);所述电极片(4)由一个环形导电条和多个横向导电条组成;所述网格通风管(2)的两端面上均固接有电极片(4);所述电极片(4)的环形导电条与网格通风管(2)的外圈相匹配;所述电极片(4)的横向导电条与网格通风管(2)横向板相匹配;所述电极片(4)的外壁涂有绝缘漆;所述电极片(4)的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施工用通风加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结构、加热结构和散热结构;所述送风结构、加热结构和散热结构依次串联设置;所述送风结构、加热结构和散热结构通过螺栓安装在隧道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施工用通风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单元包括电极片(4);所述电极片(4)由一个环形导电条和多个横向导电条组成;所述网格通风管(2)的两端面上均固接有电极片(4);所述电极片(4)的环形导电条与网格通风管(2)的外圈相匹配;所述电极片(4)的横向导电条与网格通风管(2)横向板相匹配;所述电极片(4)的外壁涂有绝缘漆;所述电极片(4)的横向导电条上均匀固接有焊接片(5);每个所述焊接片(5)与网格通风管(2)的通道相对应;所述焊接片(5)与电加热管(3)的端点焊接;所述加热管壳(1)的两端内腔顶部设置有通电板(6);所述通电板(6)的顶部贯穿加热管壳(1)的外壁;所述通电板(6)与电极片(4)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施工用通风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壳(1)的两端内部均固接有环形滑轨(7);所述环形滑轨(7)的内圈转动安装有连接环(8);所述连接环(8)的内圈与网格通风管(2)的端部外圈固接;所述连接环(8)远离网格通风管(2)的一侧设置有驱动叶轮(9);所述驱动叶轮(9)由多个倾斜叶片、一个支撑环和多个连接柱构成;所述支撑环的外圈均匀固接多个倾斜叶片;每个所述倾斜叶片远离支撑环的一端固接连接柱;所述驱动叶轮(9)的连接柱与连接环(8)远离网格通风管(2)的一侧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施工用通风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板(6)为半圆弧条形;所述通电板(6)设置在环形滑轨(7)的内部;所述通电板(6)的顶部与环形滑轨(7)的内壁固接;所述通电板(6)的两侧具有向内的弹性,且通电板(6)的两侧与环形滑轨(7)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连接环(8)的外圈镶嵌有接触环(10);所述接触环(10)的外圈与通电板(6)的内圈滑动接触;所述接触环(10)的内圈固接有连接块;所述接触环(10)的连接块位于连接环(8)的内部;所述接触环(10)的连接块与通电板(6)的一侧通过导电螺栓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平黄宇李东吴特力根周敏杨茂杰马得胜王富贵刘旭宫天昱班顶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中南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