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输送管理设备的配合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3628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19
本技术涉及建筑电气技术领域,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输送管理设备的配合支架,包括管理装置和连接装置。本技术通过设置管理装置、支柱、连接柱、底板、配电箱、连接装置、凸块和固定块等结构部件,通过管理装置能够对电气设备进行配电管理和控制电力,通过卡紧组件,能够使配电箱与底板进行插接连接后实现固定,且能够拆卸分离,通过调节组件,能够将配电箱调节至需要的高度,达到了能够便于使配电箱底板进行固定和分离,且具备调节功能,可快速拆装防尘网的效果,解决不能够将支架与配电箱快速固定和分离,不能够根据需要调节高度,通过壳体的通孔自然换风,会有灰尘堵塞,不方便清理干净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电气,尤其涉及一种电力输送管理设备的配合支架


技术介绍

1、建筑电气指的是在建筑物中,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理论及电气技术所构建的电气平台,统称建筑电气。

2、配电箱是指用于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电源分配和控制的一种配电设备,其主要功能是集中控制和保护电气设备,将电流分配到各个用电设备中,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在使用配电箱时,会在配电箱的内部安装支架,如果直接放置在地上,容易出现晃动、滑动等问题,甚至会导致设备受损或引发电气安全事故,容易引起操作人员的摔倒或扭伤等安全问题,在需要检修时,需要工作人员弯着腰进行对配电箱的内部检修维护,不够方便,因此需要对配电箱的底部安装支架,现有的支架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通过专用工具将配电箱与支架固定和分离,且不能根据需要对支架进行调节高度,配电箱在使用的过程中,是通过壳体的通孔自然换风,长时间使用,会被灰尘堵塞,清理不够方便,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够将支架与配电箱快速固定和分离,不能够根据需要调节高度,通过壳体的通孔自然换风,会有灰尘堵塞,不方便清理干净。


>

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输送管理设备的配合支架,包括管理装置(1)和连接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装置(1)两个支柱(1a)、四个连接柱(1b)、底板(1c)和配电箱(1d),四个连接柱(1b)的表面均与两个支柱(1a)的内部活动连接,四个连接柱(1b)的顶部分别与底板(1c)底部的四角固定连接,所述配电箱(1d)的底部与底板(1c)的顶部插接连接,所述连接装置(2)包括四个凸块(2a)和两个固定块(2b),四个凸块(2a)的底部均与底板(1c)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固定块(2b)靠近配电箱(1d)的一侧均与配电箱(1d)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输送管理设备的配合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输送管理设备的配合支架,包括管理装置(1)和连接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装置(1)两个支柱(1a)、四个连接柱(1b)、底板(1c)和配电箱(1d),四个连接柱(1b)的表面均与两个支柱(1a)的内部活动连接,四个连接柱(1b)的顶部分别与底板(1c)底部的四角固定连接,所述配电箱(1d)的底部与底板(1c)的顶部插接连接,所述连接装置(2)包括四个凸块(2a)和两个固定块(2b),四个凸块(2a)的底部均与底板(1c)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固定块(2b)靠近配电箱(1d)的一侧均与配电箱(1d)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输送管理设备的配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1d)内部的底部与四个凸块(2a)的表面插接连接且紧密接触,左侧所述固定块(2b)的内部开设有空腔(3),所述空腔(3)的内部设置有卡紧组件(4),两个支柱(1a)相对端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调节组件(5),所述配电箱(1d)内部的底部和底板(1c)的内部均开设有三个接线口(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输送管理设备的配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组件(4)包括两个卡紧块(401)、两个推杆(402)和复位弹簧(403),两个卡紧块(401)和两个推杆(402)的表面均与空腔(3)的内部活动连接,两个卡紧块(401)的顶部均与两个推杆(402)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卡紧块(401)靠近两个复位弹簧(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辉邹郐邾王天文彭瑞花王鸿楠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鑫海消防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