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分隔式打包餐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3362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18
本技术涉及打包餐盒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层分隔式打包餐盒结构,包括第一餐盒,所述第一餐盒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餐盒,所述第二餐盒的顶部设置有第三餐盒,所述第一餐盒、第二餐盒和第三餐盒的内侧壁上固定均固定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第一餐盒的顶部设置有盒盖,所述盒盖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橡胶条。本技术中,该多层分隔式打包餐盒结构通过在第一餐盒、第二餐盒和第三餐盒的内部侧壁上设置有保温层,通过保温层对餐盒进行保温,可以延长饭盒对食物的保存时间,且在每层饭盒上的两侧都设置有卡槽,且每个餐盒的底部两侧都设置有第一橡胶条,可以提高餐盒的密封性,从而可以保证对食物的保存时间,大大的提高了餐盒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打包餐盒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多层分隔式打包餐盒结构


技术介绍

1、餐盒是一种盛装饭食的容器,在很早之前就已出现,现有技术中的餐盒结构大多比较简单,主要就是起到将饭菜分隔以及方便携带的作用,并不自带加热保温功能,即使后续推出了保温餐盒,该类餐盒也只是将餐盒简单设置成两层的结构,上层为饭菜盛装层,下次为液体盛装层,液体盛装层中可盛装热水以对上层饭菜起到导热保温的效果,但是,此种加热保温方式存在降温快的弊端,需要使用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进食结束,尤其是外界温度较低的冬季,水温下降更快,饭食保温时间严重缩短,对于进食速度较慢的使用者就不是非常适用,且有的使用者由于工作的原因经常会在吃饭中途去处理公事,等到事情结束时饭菜已经彻底变冷不宜食用,需再次将饭菜加热,这不仅增加了操作工序,饭菜多次反复经历从冷硬状态加热至温热状态的程序后口感会受到严重影响,造成食用者的食欲下降,有的使用者最后就直接选择不吃倒掉,这不仅会造成粮食的浪费,长期以往会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2、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多层分隔式打包餐盒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层分隔式打包餐盒结构,该多层分隔式打包餐盒结构通过在第一餐盒、第二餐盒和第三餐盒的内部侧壁上设置有保温层,通过保温层对餐盒进行保温,可以延长饭盒对食物的保存时间,且在每层饭盒上的两侧都设置有卡槽,且每个餐盒的底部两侧都设置有第一橡胶条,可以提高餐盒的密封性,从而可以保证对食物的保存时间,大大的提高了餐盒的实用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分隔式打包餐盒结构,包括第一餐盒,所述第一餐盒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餐盒,所述第二餐盒的顶部设置有第三餐盒,所述第一餐盒、第二餐盒和第三餐盒的内侧壁上固定均固定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第三餐盒的顶部设置有盒盖,所述盒盖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橡胶条。

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餐盒、第二餐盒和第三餐盒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餐盒、第二餐盒和第三餐盒的顶部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卡槽;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卡槽可以方便各个餐盒进行卡接,方便进行固定。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餐盒的内部底部的中部固定设置有蘸料盒,所述第二餐盒的底部中部固定设置有餐具盒;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餐具盒的设置可以方便人们在携带餐盒的时候方便携带。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餐盒、第二餐盒和第三餐盒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下安装槽,所述第一餐盒、第二餐盒和第三餐盒的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上安装槽,所述上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下连接柱,所述下连接柱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卡球,所述下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上连接柱;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连接柱和下连接柱卡接,可以将其进行卡住。

9、进一步地,所述盒盖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温度显示屏;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温度显示屏可以方便人们观察餐盒内的温度。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餐盒、第二餐盒和第三餐盒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固定设置有第一把手;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把手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将餐盒拿出。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餐盒和第三餐盒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橡胶条;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橡胶条可以将餐盒进行密封,使其更加保温。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餐盒、第二餐盒和第三餐盒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卡接块;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卡接块可以将各个餐盒进行卡接。

17、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层分隔式打包餐盒结构,该多层分隔式打包餐盒结构通过在第一餐盒、第二餐盒和第三餐盒的内部侧壁上设置有保温层,通过保温层对餐盒进行保温,可以延长饭盒对食物的保存时间,且在每层饭盒上的两侧都设置有卡槽,且每个餐盒的底部两侧都设置有第一橡胶条,可以提高餐盒的密封性,从而可以保证对食物的保存时间,大大的提高了餐盒的实用性。

19、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层分隔式打包餐盒结构,该多层分隔式打包餐盒结构通过在第一餐盒、第二餐盒和第三餐盒的两侧的顶部设置有上安装槽,在三个餐盒的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下安装槽,通过在上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上连接柱,下安装槽内部设置有下连接柱,且在上连接柱的底部设置有卡球,通过卡球与下连接柱内部的凹槽相卡接,可以提高设备的密封性,大大的提高了食物的保存时长,大大的提高了餐盒的实用性。

20、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层分隔式打包餐盒结构,该多层分隔式打包餐盒结构通过在第一餐盒的内部设置有蘸料盒,且在第二餐盒的内部设置有餐具盒,可以方便人们携带用餐工具,大大的提高了设备的便捷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分隔式打包餐盒结构,包括第一餐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餐盒(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餐盒(2),所述第二餐盒(2)的顶部设置有第三餐盒(3),所述第一餐盒(1)、第二餐盒(2)和第三餐盒(3)的内侧壁上均固定设置有保温层(20),所述第三餐盒(3)的顶部设置有盒盖(5),所述盒盖(5)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橡胶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分隔式打包餐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餐盒(1)、第二餐盒(2)和第三餐盒(3)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凹槽(10),所述第一餐盒(1)、第二餐盒(2)和第三餐盒(3)的顶部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卡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分隔式打包餐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餐盒(1)的内部底部的中部固定设置有蘸料盒(8),所述第二餐盒(2)的底部中部固定设置有餐具盒(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分隔式打包餐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餐盒(1)、第二餐盒(2)和第三餐盒(3)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下安装槽(16),所述第一餐盒(1)、第二餐盒(2)和第三餐盒(3)的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上安装槽(15),所述上安装槽(15)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下连接柱(18),所述下连接柱(18)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卡球(19),所述下安装槽(16)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上连接柱(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分隔式打包餐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5)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把手(6),所述第二把手(6)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温度显示屏(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分隔式打包餐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餐盒(1)、第二餐盒(2)和第三餐盒(3)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固定设置有第一把手(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分隔式打包餐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餐盒(2)和第三餐盒(3)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橡胶条(1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层分隔式打包餐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餐盒(1)、第二餐盒(2)和第三餐盒(3)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卡接块(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分隔式打包餐盒结构,包括第一餐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餐盒(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餐盒(2),所述第二餐盒(2)的顶部设置有第三餐盒(3),所述第一餐盒(1)、第二餐盒(2)和第三餐盒(3)的内侧壁上均固定设置有保温层(20),所述第三餐盒(3)的顶部设置有盒盖(5),所述盒盖(5)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橡胶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分隔式打包餐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餐盒(1)、第二餐盒(2)和第三餐盒(3)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凹槽(10),所述第一餐盒(1)、第二餐盒(2)和第三餐盒(3)的顶部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卡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分隔式打包餐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餐盒(1)的内部底部的中部固定设置有蘸料盒(8),所述第二餐盒(2)的底部中部固定设置有餐具盒(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分隔式打包餐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餐盒(1)、第二餐盒(2)和第三餐盒(3)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强王兴何强赵西海
申请(专利权)人:鑫派科包装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