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式煤矸石浆体充填系统及其安装布置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63340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立体式煤矸石浆体充填系统,包括从上至下依次首尾连接的矸石缓存仓、破碎系统、筛分系统和集料系统,筛分系统倾斜安装,底部出料口正对集料系统进料口,侧部出料口连接有斗提机,集料系统出料方向依次设置有螺旋给料机、搅拌系统、受料斗和泵送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立体式煤矸石浆体充填系统的安装布置方法,分五层布置,从下到上第一层布置集料系统,第二层布置筛分系统,第三层和第四层布置破碎系统,第五层布置矸石缓存仓,集料系统正下方正对螺旋给料机进料口,螺旋给料机出料口正下方正对搅拌系统进料口,搅拌系统进料口通过输水管路连通蓄水池,搅拌系统下料口正下方正对受料斗进料口,简化了物料转运环节,占地面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煤矸石浆体充填,涉及立体式煤矸石浆体充填系统及其安装布置方法


技术介绍

1、煤炭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是我国能源供应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但在煤炭资源大规模开采、加工和利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煤矸石固体废弃物。如何安全、绿色和规模化处置煤矸石是矿井亟需解决的难题。现阶段煤矿常用的处置方式是煤矸石井下充填,具体是将井下或地面煤矸石充填入采空区,达到处理矸石以及控制岩层移动和地表沉陷的目的。

2、浆体充填技术是将煤矸石固废破碎成制浆要求的粒径,与水按一定配比搅拌均匀,利用充填工业泵提供动力,借助管道输送至井下采空区残余空间或废弃巷道。煤矸石制浆系统作为浆体充填的前端环节,其系统布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浆体充填技术在固废处置领域的应用和推广,传统的线性布置和环形布置受系统占地面积大、转运环节多和效率低等影响,使得煤矸石制浆系统布置面临较多的限制。

3、高效集约化的制浆系统布置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煤矸石制浆效率,减少制浆过程中物料的转运环节,降低制浆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立体式煤矸石浆体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首尾连接的矸石缓存仓(1)、破碎系统、筛分系统(5)和集料系统(6),筛分系统(5)倾斜安装,底部出料口正对集料系统(6)进料口,侧部出料口连接有斗提机(7),集料系统(6)出料方向依次设置有螺旋给料机(11)、搅拌系统(12)、受料斗(14)和泵送系统(13),搅拌系统(12)进料口连接有输水管路(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煤矸石浆体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系统包括一级破碎机(3)和二级破碎机(4),一级破碎机(3)进料口正对矸石缓存仓(1)出料口,一级破碎机(3)出料口正在二级破碎机(4)进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1.立体式煤矸石浆体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首尾连接的矸石缓存仓(1)、破碎系统、筛分系统(5)和集料系统(6),筛分系统(5)倾斜安装,底部出料口正对集料系统(6)进料口,侧部出料口连接有斗提机(7),集料系统(6)出料方向依次设置有螺旋给料机(11)、搅拌系统(12)、受料斗(14)和泵送系统(13),搅拌系统(12)进料口连接有输水管路(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煤矸石浆体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系统包括一级破碎机(3)和二级破碎机(4),一级破碎机(3)进料口正对矸石缓存仓(1)出料口,一级破碎机(3)出料口正在二级破碎机(4)进料口,二级破碎机(4)出料口正对筛分系统(5)进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式煤矸石浆体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斗提机(7)顶部安装有斗提机出料口(8),底部侧边安装有斗提机进料口(9),斗提机出料口(8)通过溜槽(10)连接二级破碎机(4)进料口,斗提机进料口(9)正对筛分系统(5)侧部出料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煤矸石浆体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矸石缓存仓(1)出料口安装有卸料闸板(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煤矸石浆体充填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磊古文哲刘成勇袁超峰高丽艳吴玉意刘治成宋天奇赵萌烨张新福孙俊彦李娟仇恒建盛奉天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