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胃囊测量的便捷定位式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330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胃囊测量的便捷定位式胃管,包括导管、球囊、单向阀模块以及咬口模块,所述导管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导管的气道,所述导管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多个显影线,所述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圆锥接头,所述导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硅胶堵头,所述导管靠近硅胶堵头的一端开设有多个抽吸孔,所述导管靠近内圆锥接头的一端设有刻度标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单向阀模块对球囊充气,避免球囊发生气体回流,从而节省操作时间,提高定位的便捷性,且能够通过咬口模块在球囊充气的过程中自动将导管固定在患者的口腔处,减少导管发生晃动和扭转的情况,提高定位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胃囊测量的便捷定位式胃管


技术介绍

1、胃管是一种用于辅助胃囊手术的医疗器械,在袖状胃切除术、胃旁路手术和胃袖部分切除术等手术过程中,用于测量校准和调整胃囊的大小和位置,以确保手术效果。基于胃囊测量的便捷定位式胃管通常由管体和球囊组成,将管体中设有球囊的一端由患者的口腔处伸入胃囊,球囊在胃囊中膨胀后体积增大,对管体和胃囊进行限位,从而实现定位。

2、现有的基于胃囊测量的便捷定位式胃管在插入到胃囊后,通常需要向球囊内注射生理盐水使球囊膨胀,由于液体沿细长管路流动较慢,使得这种方式的操作时间较长,定位的便捷性不足,且胃管一般只通过球囊的膨胀对胃管进行限位,由于球囊只位于胃管的一端,使得胃管的另一端无法得到合适的固定,容易使胃管在患者身体内部发生晃动和扭转,导致胃管对患者的咽喉和食道造成损害,定位的可靠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胃囊测量的便捷定位式胃管,能够通过单向阀模块对球囊充气,避免球囊发生气体回流,从而节省操作时间,提高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胃囊测量的便捷定位式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胃囊测量的便捷定位式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20)包括套设在导管(10)外部的膨胀部(201),所述膨胀部(20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部(202),所述固定部(202)与导管(10)固定连接,所述导管(10)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气孔(101),所述第一气孔(101)与固定部(202)的内侧相连通,所述第一气孔(101)与气道(11)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胃囊测量的便捷定位式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部(201)的内部沿导管(10)轴向开设有多个第一膨胀槽(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胃囊测量的便捷定位式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胃囊测量的便捷定位式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20)包括套设在导管(10)外部的膨胀部(201),所述膨胀部(20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部(202),所述固定部(202)与导管(10)固定连接,所述导管(10)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气孔(101),所述第一气孔(101)与固定部(202)的内侧相连通,所述第一气孔(101)与气道(11)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胃囊测量的便捷定位式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部(201)的内部沿导管(10)轴向开设有多个第一膨胀槽(2011),所述膨胀部(201)的内部沿导管(10)轴向开设有第一导气槽(2012),所述第一导气槽(2012)与第一气孔(101)相连通,所述第一导气槽(2012)与多个第一膨胀槽(2011)均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胃囊测量的便捷定位式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部(201)的内部沿导管(10)周向开设有多个第二膨胀槽(2013),所述膨胀部(201)的内部沿导管(10)周向开设有第二导气槽(2014),所述第二导气槽(2014)与第一气孔(101)相连通,所述第二导气槽(2014)与多个第二膨胀槽(2013)均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胃囊测量的便捷定位式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模块(30)包括固定连接在导管(10)上的气管(301),所述气管(301)远离导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单向阀(302),所述单向阀(302)通过气管(301)与气道(11)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胃囊测量的便捷定位式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301)的底部靠近球囊(20)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神韵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