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混凝土生产用外加剂出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混凝土生产用外加剂出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3292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17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添加剂生产领域,具体公开了混凝土生产用外加剂出料装置,包括贮存桶、料斗、水泵,贮存桶的底部与料斗底部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通,第一管道的尾端连接水泵,水泵包括一个进水口、两个出水口,水泵的两个出水口分别连通循环管道、出料管道,循环管道连通贮存桶的顶部,循环管道上设有连通循环管道的冲水管,冲水管的端部延伸至料斗的上方,贮存桶与第一管道之间设有第一阀门,料斗与第一管道之间设有第二阀门,循环管道与水泵之间设有第三阀门,出料管道与水泵之间设有第四阀门。本方案可解决粉状混凝土外加剂复配时无法完全下落与水混合且容易结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添加剂生产领域,具体涉及混凝土生产用外加剂出料装置


技术介绍

1、混凝土外加剂简称外加剂,是指在拌制混凝土拌合前或拌合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制备外加剂时,需要用到复配罐。混凝土复配罐主要用于混凝土外加剂的配制与加入,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满足不同工程项目对混凝土的要求。通过复配罐,可以将各种化学外加剂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制,然后加入到混凝土生产过程中。

2、现有的复配罐如申请号为2018209526302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复配罐,包括圆柱形的搅拌罐和复配管,所述复配管的两端分别与搅拌罐的顶部和底部连接,形成环形回流通道,所述复配管上靠近搅拌罐底部依次设有蝶阀a、料斗、蝶阀c、减震装置、循环泵、出料管和蝶阀d,且蝶阀a、料斗、蝶阀c、减震装置、循环泵及蝶阀d均通过法兰盘安装在复配管上,在料斗与复配管之间设置有蝶阀b,在出料管处设有球阀,还包括支撑架和搅拌轴,所述支撑架上设置电机,且电机带动所述搅拌轴旋转,使所述搅拌轴的搅拌头伸入所述搅拌罐中,所述搅拌轴上还横向设置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两端活动连接清洗刷头,使所述清洗刷头竖向时紧靠所述搅拌罐的内壁。通过在料斗内存放外加剂,启动循环泵,将料斗内的外加剂与搅拌罐内的水进行混合,之后从出料管排出;清洗搅拌罐时,向罐内注入清水,使上述清洗刷头紧靠搅拌罐的内壁,开启电机,在电机的带动下,搅拌轴旋转,带动清洗刷头转动对搅拌罐的内壁进行洗刷,同时搅拌轴的搅拌头也在旋转,搅动搅拌罐内的清水配合清洗刷头,对罐内壁进行彻底的清洗。

<p>3、上述方案的缺陷在于:外加剂在进入复配罐搅拌混合前,待存在料斗内,当外加剂开始进入复配罐中时,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到复配管中,最后在循环泵的作用下,与搅拌罐内的水混合,当外加剂为粉状时,下落一段时候后,在料斗内易形成拱形,不能连续下落,从而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手动的辅助下料操作,导致整个配制过程无法完全自动进行,并且当外加剂为粉状时,粉末与水流混合容易形成结团,影响外加剂的配制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混凝土生产用外加剂出料装置,以解决粉状混凝土外加剂复配时无法完全下落与水混合且容易结团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混凝土生产用外加剂出料装置,包括贮存桶、料斗、水泵,所述贮存桶的底部与料斗底部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尾端连接水泵,水泵包括一个进水口、两个出水口,水泵的两个出水口分别连通循环管道、出料管道,所述循环管道连通贮存桶的顶部,所述循环管道上设有连通循环管道的冲水管,所述冲水管的端部延伸至料斗的上方,所述贮存桶与第一管道之间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料斗与第一管道之间设有第二阀门,所述循环管道与水泵之间设有第三阀门,所述出料管道与水泵之间设有第四阀门。

3、本方案的基本原理为:将贮存桶内水位蓄满至额定水位,关闭第二阀门,第四阀门,粉料倾倒在料斗内,打开水泵,水泵将贮存桶内的水抽出至第一管道内,打开第二阀门,粉料在料斗内自由下落,粉料与第一管道内的水流相混合后,沿循环管道回到贮存桶中,同时部分水流自流进冲水管中,沿冲水管流出并冲刷至料斗的内壁上,将料斗上残留的粉料完全冲刷进第一管道中,在水泵的工作下,水流不断在贮存桶与循环管道内流动,使得粉状外加剂在水中混合均匀。

4、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现有的外加剂为粉状时,下落一段时候后,在料斗内易形成拱形,不能连续下落,本方案将冲水管与循环管道连通,使得冲水管内的水流可靠重力自流回料斗中,从而将料斗内的粉料完全冲刷进管道内,保证外加剂复配精度。

5、进一步,循环管道包括竖直的离心段,所述离心段位于冲水管与循环管道的贯通处,所述离心段的内壁上沿高度设有螺旋形的叶片,所述冲水管的端部延伸至离心段的中轴处。水流在离心段内受到螺旋形叶片的导向形成涡流,大颗粒结团粉料在涡流的离心作用下,向离心段的内壁贴触,使得涡流中部形成水流清澈区,冲水管将水流清澈区的水引回料斗中,实现料斗内粉料的冲刷。

6、进一步,料斗可沿其竖直中轴转动,冲水管靠近料斗的一端位于料斗的内壁上方,水流可通过冲水管冲刷在料斗的内侧壁上,料斗的内侧壁上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引水板,引水板呈涡轮叶片状排布。当冲水管将水流引回料斗后,水流冲刷引水板,推动整个料斗沿竖直中轴旋转,水流均匀冲刷料斗的内侧壁,料斗内壁上的粉料更快下落至管道中,提高复配效率。

7、进一步,贮存桶内壁上水平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筛网。筛网随着水流上下浮动,在水泵的抽水作用下,结团颗粒经过筛网被分散成细小颗粒,同时扰动水流使得外加剂搅拌均匀。

8、进一步,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均电连接外设的控制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混凝土生产用外加剂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贮存桶、料斗、水泵,所述贮存桶的底部与料斗底部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尾端连接水泵,水泵包括一个进水口、两个出水口,水泵的两个出水口分别连通循环管道、出料管道,所述循环管道连通贮存桶的顶部,所述循环管道上设有连通循环管道的冲水管,所述冲水管的端部延伸至料斗的上方,所述贮存桶与第一管道之间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料斗与第一管道之间设有第二阀门,所述循环管道与水泵之间设有第三阀门,所述出料管道与水泵之间设有第四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生产用外加剂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包括竖直的离心段,所述离心段位于冲水管与循环管道的贯通处,所述离心段的内壁上沿高度设有螺旋形的叶片,所述冲水管的端部延伸至离心段的中轴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生产用外加剂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可沿其竖直中轴转动,冲水管靠近料斗的一端位于料斗的内壁上方,水流可通过冲水管冲刷在料斗的内侧壁上,料斗的内侧壁上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引水板,引水板呈涡轮叶片状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生产用外加剂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贮存桶内壁上水平设有可上下滑动的筛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生产用外加剂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均电连接外设的控制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生产用外加剂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贮存桶、料斗、水泵,所述贮存桶的底部与料斗底部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尾端连接水泵,水泵包括一个进水口、两个出水口,水泵的两个出水口分别连通循环管道、出料管道,所述循环管道连通贮存桶的顶部,所述循环管道上设有连通循环管道的冲水管,所述冲水管的端部延伸至料斗的上方,所述贮存桶与第一管道之间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料斗与第一管道之间设有第二阀门,所述循环管道与水泵之间设有第三阀门,所述出料管道与水泵之间设有第四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生产用外加剂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包括竖直的离心段,所述离心段位于冲水管与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鹏飞张鑫柳掌珀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凯襄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