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3224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模块左右两侧布置阶梯通孔(1、8),上部后侧布置洗板头洗针槽(2)、上部前侧布置加样针洗针槽(10),洗板头洗针槽(2)与加样针洗针槽(10)之间有分隔肋(7),模板表面布置有等距分布的磁棒容纳盲孔(3、4、5、6),加样针洗针槽(10)的右侧布置加样针内壁清洗孔(9),加样针洗针槽(10)的中部布置加样针外壁清洗孔(11),洗板头洗针槽(2)中部有磁棒包容肋(12),磁棒包容肋(12)的上表面和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的上表面平齐,磁棒包容肋(12)内部有磁棒容纳盲孔(3、4、5、6),分隔肋(7)的上表面比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的上表面略低。本发明专利技术清洗彻底,不容易交叉污染,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样装置,尤其是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 
技术介绍
加样针可配套应用于全自动酶免工作站、全自动加样系统等。使用加样针主要用于液体的分配和转移,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临床检验、制药、生命科学研究、动植物检验检疫研究等,在临床上常用于处理血清学酶标板试验和血型实验的加样工作,如血站等。通过加样针自原始试管向96孔酶标板和血型板的加样、稀释、加试剂、混合、标本汇集、留样等实验室工作功能,还可用DNA和NAT实验标本的汇集和混匀。 酶标洗板机能自动完成各种规格微孔板的清洗工作,可广泛应用于医院、血站、疾病控制系统、计生系统、检验检疫系统、畜牧兽医系统。洗板头是酶标洗板机的主要部件,加液针实现向微孔板中加注清洗液,吸液针实现微孔板中废液排出。在免疫分析中,洗涤过程至少需要3-5次,对于需要进行磁性分离的洗涤过程,吸液洗板头要集成吸液针和磁性分离用的磁棒。而目前的清洗装置相对费时费力,且清洗不彻底,容易交叉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避免交叉污染,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信性,需要对加样针和洗板头进行清洗。基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可用来清洗加样针、双排加液洗板头和双排吸液洗板头的一体化洗针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模块左右两侧布置阶梯通孔1、8,上部后侧布置洗板头洗针槽2、上部前侧布置加样针洗针槽10,洗板头洗针槽2与加样针洗针槽10之间有分隔肋7,模板表面布置有等距分布的磁棒容纳盲孔3、4、5、6,加样针洗针槽10的右侧布置加样针内壁清洗孔9,加样针洗针槽10的中部布置加样针外壁清洗孔11,洗板头洗针槽2中部有磁棒包容肋12,磁棒包容肋12的上表面和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的上表面平齐,磁棒包容肋12内部有磁棒容纳盲孔3、4、5、6,分隔肋7的上表面比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的上表面略低。 洗板头洗针槽2用来容纳双排吸液针,吸液针布置和96孔微孔板一致。磁棒包容肋12每个单元的外轮廓为等半径的半圆弧或1/4圆弧,容纳吸液针的圆弧中心间距为9mm。磁棒容纳孔3、4、5、6分别位于4个圆弧的正中间,间距为18mm。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整体呈长方体,材料为聚四氟乙烯。加样针洗针槽10和洗板头洗针槽2深度相同,磁棒容 纳盲孔3、4、5、6和洗板头洗针槽2的深度相同。本模块包括阶梯孔1、8,洗板头洗针槽2、磁棒容纳孔3、4、5、6,分隔肋7,加样针内壁清洗孔9,加样针洗针槽10,加样针外壁清洗孔11,磁棒包容肋12。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整体呈长方体,材料为聚四氟乙烯,左右两侧布置梯孔1、8,上部前侧布置加样针洗针槽10,上部后侧布置洗板头洗针槽2,加样针洗针槽10和洗板头洗针槽2中间由分隔肋7隔开,加样针洗针槽10和洗板头洗针槽2深度相同。加样针洗针槽10的右侧布置加样针内壁清洗孔9、加样针洗针槽10的中部布-->置加样针外壁清洗孔11,其中加样针内壁清洗孔9为通孔、加样针外壁清洗孔11为盲孔。洗板头洗针槽2中部有磁棒包容肋12,磁棒包容肋12的上表面和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的上表面平齐,磁棒包容肋12的外轮廓为等半径的半圆弧或1/4圆弧,磁棒包容肋12内部有磁棒容纳孔3、4、5、6。磁棒容纳孔3、4、5、6为盲孔,和洗板头洗针槽2的深度相同。洗板头洗针槽2可用来容纳双排吸液针,吸液针布置和96孔微孔板一致,磁棒包容肋12外轮廓容纳吸液针的圆弧中心间距为9mm,磁棒容纳孔3、4、5、6分别位于4个圆弧的正中间,间距为18mm。分隔肋7的上表面比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的上表面略低。 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使用一个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可同时完成加样针内外壁、双排加液洗板头和双排吸液洗板头的清洗工作; 2)清洗的双排吸液洗板头有磁棒,清洗时不会浸湿磁棒; 3)清洗的双排加液洗板头时如有溢液,可经由加样针内壁清洗孔9排出; 4)整个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可用螺钉通过阶梯孔1、8固定到仪器的相应部位。 5)磁棒包容肋12外轮廓的圆弧相邻间距为9mm,磁棒容纳孔3、4、5、6分别位于4个圆弧的正中间,间距为18mm。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图3为图1的B-B视图; 图4为图1的C-C视图; 图5为图1的D-D视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的立体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本模块包括阶梯孔1、8,洗板头洗针槽2、磁棒容纳孔3、4、5、6,分隔肋7,加样针内壁清洗孔9,加样针洗针槽10,加样针外壁清洗孔11,磁棒包容肋12。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整体呈长方体,材料为聚四氟乙烯,左右两侧布置梯孔1、8,上部前侧布置加样针洗针槽10,上部后侧布置洗板头洗针槽2,加样针洗针槽10和洗板头洗针槽2中间由分隔肋7隔开,加样针洗针槽10和洗板头洗针槽2深度相同。加样针洗针槽10的右侧布置加样针内壁清洗孔9、加样针洗针槽10的中部布置加样针外壁清洗孔11,其中加样针内壁清洗孔9为通孔、加样针外壁清洗孔11为盲孔。洗板头洗针槽2中部有磁棒包容肋12,磁棒包容肋12的上表面和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的上表面平齐,磁棒包容肋12的外轮廓为等半径的半圆弧或1/4圆弧,磁棒包容肋12内部有磁棒容纳孔3、4、5、6。磁棒容纳孔3、4、5、6为盲孔,和洗板头洗针槽2的深度相同。洗板头洗针槽2可用来容纳双排吸液针,吸液针布置和96孔微孔板一致,磁棒包容肋12外轮廓容纳吸液针的圆弧中心间距为9mm,-->磁棒容纳孔3、4、5、6分别位于4个圆弧的正中间,间距为18mm。分隔肋7的上表面比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的上表面略低。 工作过程如下: 1)安装 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用螺钉通过阶梯孔1、8固定在仪器中的洗针部位,加样针内壁清洗孔9下面布置废液收集装置收集废液。 2)加样针内壁清洗 加样针放置到加样针内壁清洗孔9正上方,使加样针孔对准加样针内壁清洗孔9,加样针通过工业注射泵喷出纯净水,纯净水顺着加样针内壁清洗孔9流出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从而完成加样针内壁清洗。 3)加样针外壁清洗 加样针放置到加样针外壁清洗孔11内部,加样针通过工业注射泵喷出纯净水,纯净水注入加样针外壁清洗孔11中水流上涌实现加样针外壁的清洗,清洗废液进入加样针洗针槽10后通过加样针内壁清洗孔9排出。 4)双排加液洗板头清洗 双排加液洗板头放置到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的洗板头洗针槽2的正上方,使双排加液洗板头的16个加液针正对着磁棒包容肋12的16个圆弧的中心,双排加液洗板头通过真空正压系统泵出清洗液,使清洗液注满洗板头洗针槽2,从而完成双排加液洗板头的清洗。若清洗双排加液洗板头时清洗液从洗板头洗针槽2中溢出,则清洗液溢过分隔肋7进入加样针洗针槽10,清洗废液由加样针内壁清洗孔9排出。 5)双排吸液洗板头清洗 双排吸液洗板头的清洗工作在双排加液洗板头清洗后进行,这时清洗液已经充满洗板头洗针槽2。双排吸液洗板头放置到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的洗板头洗针槽2内部,使双排吸液洗板头的16个吸液针插入磁棒包容肋12的16个圆弧的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其特征在于,模块左右两侧布置阶梯通孔(1、8),上部后侧布置洗板头洗针槽(2)、上部前侧布置加样针洗针槽(10),洗板头洗针槽(2)与加样针洗针槽(10)之间有分隔肋(7),模板表面布置有等距分布的磁棒容纳盲孔(3、4、5、6),加样针洗针槽(10)的右侧布置加样针内壁清洗孔(9),加样针洗针槽(10)的中部布置加样针外壁清洗孔(11),洗板头洗针槽(2)中部有磁棒包容肋(12),磁棒包容肋(12)的上表面和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的上表面平齐,磁棒包容肋(12)内部有磁棒容纳盲孔(3、4、5、6),分隔肋(7)的上表面比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的上表面略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其特征在于,模块左右两侧布置阶梯通孔(1、8),上部后侧布置洗板头洗针槽(2)、上部前侧布置加样针洗针槽(10),洗板头洗针槽(2)与加样针洗针槽(10)之间有分隔肋(7),模板表面布置有等距分布的磁棒容纳盲孔(3、4、5、6),加样针洗针槽(10)的右侧布置加样针内壁清洗孔(9),加样针洗针槽(10)的中部布置加样针外壁清洗孔(11),洗板头洗针槽(2)中部有磁棒包容肋(12),磁棒包容肋(12)的上表面和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的上表面平齐,磁棒包容肋(12)内部有磁棒容纳盲孔(3、4、5、6),分隔肋(7)的上表面比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的上表面略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样针洗板头一体化洗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板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付祥李文忠刘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