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蜗杆加工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2864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蜗杆加工领域的一种汽车蜗杆加工处理工艺,包括有以下工作步骤:S1、将待加工处理的蜗杆利用活动夹持板约束;S2、启动打磨头对夹持的蜗杆予以打磨处理;S3、在打磨过程中利用夹壁单元对迸溅的碎块予以减速改向处理;S4、上调承接板的一侧,将承接板表面的碎屑集中转移至废料箱中;还包括有打磨车床,打磨车床的两侧内壁均安装有阵列布置的夹壁单元,夹壁单元包括有撞击板,打磨车床的两侧内壁均通过安装架活动连接有转动圆杆,转动圆杆的表面连接有弧形罩,通过夹壁单元和束尘单元,对打磨过程中不同粒径大小的碎块和碎屑均能够起到有效的减速改向处理,避免打磨过程中碎屑迸溅事故的发生,间接提高打磨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汽车蜗杆加工处理工艺,特别是涉及应用于蜗杆加工领域的一种汽车蜗杆加工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1、蜗杆是一种特殊设计的齿轮,由于蜗杆的多个部分在与蜗轮啮合时通常同时啮合,因此这种蜗杆驱动的负载能力非常高,即可以传输非常高的功率,在汽车和机械加工中具有重要应用,在汽车蜗杆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为处理打磨抛光过程中的碎屑,通常采用抽吸或者毛刷清理的方式,但是车床内空间较小会使得废屑清理较为困难。

2、为解决废屑清理困难的问题,市场中的某蜗杆加工处理装置采用灵活拆卸毛刷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比。

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0449667b说明书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理废屑的蜗杆加工装置,包括车床本体,所述车床本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该便于清理废屑的蜗杆加工装置,通过齿状条使得车床本体在运转使得活动板、连接杆和活动块在移动时带动转动齿轮转动,转动齿轮转动时使得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安装板和毛刷均转动,从而对车床内部进行清理,当废屑被毛刷清理带动到收集槽的内部时,废屑通过出料口排出车床本体的外部,该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蜗杆加工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打磨车床(1),所述打磨车床(1)的后壁安装有滑轨(11),所述滑轨(1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打磨头(12),所述打磨车床(1)的底壁中部安装有支撑轴杆,所述支撑轴杆的表面安装有承接板(2),所述承接板(2)的顶部一侧安装有固定夹持板(3),所述承接板(2)的上方布置有活动夹持板(4),所述打磨车床(1)的两侧内壁均安装有阵列布置的夹壁单元(5),所述夹壁单元(5)包括有撞击板(51),所述打磨车床(1)的两侧内壁均通过安装架活动连接有转动圆杆,且转动圆杆与撞击板(5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圆杆的表面连接有弧形罩(52);

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蜗杆加工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打磨车床(1),所述打磨车床(1)的后壁安装有滑轨(11),所述滑轨(1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打磨头(12),所述打磨车床(1)的底壁中部安装有支撑轴杆,所述支撑轴杆的表面安装有承接板(2),所述承接板(2)的顶部一侧安装有固定夹持板(3),所述承接板(2)的上方布置有活动夹持板(4),所述打磨车床(1)的两侧内壁均安装有阵列布置的夹壁单元(5),所述夹壁单元(5)包括有撞击板(51),所述打磨车床(1)的两侧内壁均通过安装架活动连接有转动圆杆,且转动圆杆与撞击板(5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圆杆的表面连接有弧形罩(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蜗杆加工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2)靠近打磨车床(1)后壁的一端与打磨车床(1)的后壁之间存在有水平间隙,所述打磨车床(1)的底部安装有位于打磨头(12)下方且顶部为开口设计的废料箱(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蜗杆加工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罩(52)的底部所在的水平轴线位于撞击板(51)顶部所在水平轴线的上方,所述撞击板(51)的表面与打磨车床(1)的内壁之间存在有间隙,所述弧形罩(52)的水平跨度值大于撞击板(51)的高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蜗杆加工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车床(1)一侧表面靠后的位置安装有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有位于打磨车床(1)内部的丝杠(71),所述丝杠(71)的表面连接有螺纹套,且螺纹套的表面和活动夹持板(4)的底部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新志丁国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野航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