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特别涉及中压一体化电源快速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电力网络中,有许多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很高,一些单位一旦发生停电事故,将会给单位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所以在这些单位的供电系统中,都需要备有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当主电源出现停电事故时,备用电源必须立即投入恢复供电,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需要通过双电源切换机构在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之间进行自动切换。
2、申请号为cn201620870698.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中压双电源自动投切装置。该中压双电源自动投切装置,结构合理,实用性强,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的设置,用于与接触杆接触,槽轮和拨盘的设置,拨盘每转一周,槽轮旋转90度,从而连接不同的电路,实现双电源投切的功能。
3、但是上述装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额外蓄电池对电机进行供电,当蓄电池没电或电机发生故障时会直接影响了备用电源的正常投切作业,且利用同一个接触杆和不同触头进行接触,长时间使用,也会影响使用寿命。
4、因此,提出中压一体化电源快速切换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中压一体化电源快速切换装置,包括第一L型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第一L型支撑板(1)的一侧固定有两个滑动轨道(2),两个滑动轨道(2)上分别滑动配合有第二L型支撑板(3)和第三L型支撑板(21),所述第二L型支撑板(3)和第三L型支撑板(21)上均设置有连接座(4),两个连接座(4)的顶端均连接有第一触头(10),两个第一触头(10)的外圈套设有绝缘保护块(9),两个第一触头(10)的顶端均伸出对应位置的绝缘保护块(9),两个连接座(4)的底端均设置有电线接口(5),两个电线接口(5)内分别连接有第一电线(6)和第二电线(7),所述第一L型支撑板(1)的顶端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中压一体化电源快速切换装置,包括第一l型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第一l型支撑板(1)的一侧固定有两个滑动轨道(2),两个滑动轨道(2)上分别滑动配合有第二l型支撑板(3)和第三l型支撑板(21),所述第二l型支撑板(3)和第三l型支撑板(21)上均设置有连接座(4),两个连接座(4)的顶端均连接有第一触头(10),两个第一触头(10)的外圈套设有绝缘保护块(9),两个第一触头(10)的顶端均伸出对应位置的绝缘保护块(9),两个连接座(4)的底端均设置有电线接口(5),两个电线接口(5)内分别连接有第一电线(6)和第二电线(7),所述第一l型支撑板(1)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的底端分别固定有第一电磁铁(13)和第二电磁铁(15),所述第一电磁铁(13)和第二电磁铁(15)的底端分别磁吸设置有两个连接块(14),两个连接块(14)的底端开设有凹口(23),两个凹口(23)内均固定有第二触头,两个第一触头(10)分别和对应位置的第二触头接触连接,两个滑动轨道(2)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和第二l型支撑板(3)、第三l型支撑板(21)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一体化电源快速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转轴(28)和驱动电机(25),所述转轴(28)转动连接于第一l型支撑板(1)一侧的底端,所述转轴(28)的一端伸出第一l型支撑板(1),且伸出端上套设有凸轮(16),所述凸轮(16)靠近第一l型支撑板(1)的一侧固定有转动齿轮(27),所述转动齿轮(27)套设于转轴(28)的外圈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压一体化电源快速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16)远离第一l型支撑板(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弧形槽(17)和第二弧形槽(19),第一弧形槽(17)和第二弧形槽(19)的弧形开口相对设置,且第一弧形槽(17)和第二弧形槽(19)呈环形分布,所述第一弧形槽(17)和第二弧形槽(19)的内部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l型支杆(18)和第二l型支杆(20),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金花,宫庆智,井长波,任立波,王戌民,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志美德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