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公交车的逃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62457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公交车的逃生方法,该应用于公交车的逃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铰连于窗体下沿的推手受到外力,直至该窗体下沿偏离窗框;窗体继续偏离窗框,同时,位于窗体上沿的滑体由于重力下移;滑体下移至靠近窗框的下壁;窗体完全向外偏离形成一斜面滑梯,此时,推手抵住公交车车身的外侧面并支撑窗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紧急情况下,逃生者利用求生意识产生的强大推挤力,使逃生窗迅速向车外偏转、下滑形成一斜面滑梯,从而实现安全、快速和可靠的逃生。同时,安全锁上设置的安全槽,其调节安全锁的最大安全承受力,根据用户需要设计。配合同步控制机构实现了滑体无误差的下移,防止滑体倾斜造成的卡住或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逃生窗
,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公交车的逃生方法
技术介绍
公交车突发事故在现实生活中可谓屡见不鲜,这种人员密集的运输工具,一旦发生意外的紧急事故,实现人员的快速疏散便是个极为重要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目前已有多种逃生窗,这些逃生窗均存在不同的技术问题。第一种为翻转式逃生窗,这种逃生窗的窗体被翻转打开开以后,窗体上的推力一旦取消,该窗体会自动闭合,不利于逃生者连续使用,而且翻转打开时,该窗体对逃生者易构成新的伤害。第二种为推拉式逃生窗,将窗体制成左右滑移的两扇窗。闭合时左右错开以关闭窗口的空间;逃生时将左右叠置,这样窗口的一半空间用于人员逃生通过,其存在着逃生者过多时,易被堵塞,紧急情况下不仅逃生率低而且对逃生者易构成新的伤害。第三种为提拉式逃生窗,其与火车上设置的窗户结构近似。逃生时,两手按住窗口两边的开关向上用力,下面就能开出长约90厘米宽约46厘米高的空间,逃生者爬行通过该窗口。其存在向上施力过大,不利于老弱病残者使用,特别是很多女性无法正常打开逃生。第四种为天窗式逃生窗,这种逃生窗设置于公交车的车顶处,逃生时向上顶以打开窗口,逃生者再经过该窗口爬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应用于公交车的逃生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公交车的逃生方法,该应用于公交车的逃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铰连于窗体下沿的推手受到外力,直至该窗体下沿偏离窗框;所述窗体继续偏离所述窗框,同时,位于所述窗体上沿的滑体由于重力下移;所述滑体下移至靠近所述窗框的下壁;所述窗体完全向外偏离形成一斜面滑梯,此时,所述推手抵住公交车车身的外侧面并支撑所述窗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公交车的逃生方法,该应用于公交车的逃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铰连于窗体下沿的推手受到外力,直至该窗体下沿偏离窗框;所述窗体继续偏离所述窗框,同时,位于所述窗体上沿的滑体由于重力下移;所述滑体下移至靠近所述窗框的下壁;所述窗体完全向外偏离形成一斜面滑梯,此时,所述推手抵住公交车车身的外侧面并支撑所述窗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公交车的逃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滑体下移的过程中,铰连于所述滑体上的第一、第二带轮及固定于所述窗框上的第一、第二钢丝保证所述滑体为同步下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公交车的逃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钢丝对角固定于所述窗框的两侧壁,同时,该第一、第二钢丝均绕过所述第一、第二带轮,包绕于所述第一、第二带轮的所述第一、第二钢丝呈8字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公交车的逃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手受到车内逃生者施加的作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