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透镜以及使用该聚光透镜的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2340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光透镜以及使用该聚光透镜的灯具,该聚光透镜为以透镜光轴对称的圆台型透镜,直径较小的第一端面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一用于适配容置LED光源的光源容置腔,光源容置腔底面向外凸出形成第一球面;聚光透镜直径较大的第二端面中部向外凸出形成第二球面;聚光透镜的侧壁为全反射面,该圆台型透镜的母线为折线,母线由多段线段依次连接形成,多段线段与透镜光轴所成角度为至其中,n为聚光透镜折射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对LED光源任意角度的光线进行聚光,充分利用LED光源光线,并使聚光透镜出射光线发光角小于5度,极大提高了聚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镜,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LED光源的聚光透镜以及使用该聚光透镜的灯具
技术介绍
随着制造科技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LED光源以其耗电少、亮度强日益成为传统光源的替代品。但是,LED光源受本身特性所限,辐射角度很大,容易扩散。在使用LED光源时需要对其进行聚光。目前,对LED光源的聚光方式一般采用抛物面的反光杯,但是这种方式要实现发光角非常小(如发光角小于5度)需要将反光杯尺寸做得比较大,否则LED光源发光角较小的光线无法被利用,导致LED光源最终的发光角较大,同时浪费大量的制造材料。也有采用凸透镜对LED光源进行聚光的,但这种方式LED发光角较大的光线无法被利用,对LED光源光通量的利用率比较低,最终导致灯具的光效利用率太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充分利用LED光源光线,发光角小于5度的聚光透镜以及聚光透镜组。一种聚光透镜,所述聚光透镜为以透镜光轴对称的圆台型透镜,直径较小的第一端面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一用于适配容置LED光源的光源容置腔,所述光源容置腔底面向外凸出形成第一球面;所述聚光透镜直径较大的第二端面中部向外凸出形成第二球面;所述聚光透镜的侧壁为全反射面,所述圆台型透镜的母线为折线,所述母线由多段线段依次连接形成,所述多段线段与透镜光轴所成角度为至其中,n为聚光透镜折射率。优选的,所述第一球面半径为R1,所述第二球面半径为R2,R1和R2满足:1/R1-1/R2=1/[2(n-1)L],其中,L为第一球面的球面顶点到LED光源中心的距离。优选的,所述折射率n为1.59,所述第一球面的球面顶点到LED光源中心的距离L为4mm,第一球面半径R1为10mm,所述第二球面半径R2为9mm。优选的,所述母线由八段线段依次连接形成,由所述聚光透镜的第一端面至所述聚光透镜的第二端面分别为:第一线段、第二线段、第三线段、第四线段、第五线段、第六线段、第七线段以及第八线段。优选的,第一线段,与透镜光轴所成角度满足:-->第二线段,与透镜光轴所成角度满足:第三线段,与透镜光轴所成角度满足:第四线段,与透镜光轴所成角度满足:第五线段,与透镜光轴所成角度满足:第六线段,与透镜光轴所成角度满足:第七线段,与透镜光轴所成角度满足:第八线段,与透镜光轴所成角度满足:优选的,所述第一线段与透镜光轴所成角度为43.43°;所述第二线段与透镜光轴所成角度为41.86°;所述第三线段与透镜光轴所成角度为40.32°;所述第四线段与透镜光轴所成角度为38.79°;所述第五线段与透镜光轴所成角度为37.29°;所述第六线段与透镜光轴所成角度为35.84°;所述第七线段与透镜光轴所成角度为34.43°;所述第八线段与透镜光轴所成角度为33.08°。优选的,所述光源容置腔的侧面为圆柱面。优选的,所述光源容置腔直径为8mm。优选的,所述聚光透镜的材质为聚碳酸酯或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一种包括上述所述聚光透镜的灯具。上述聚光透镜以及使用该聚光透镜的灯具,第一端面中部向内凹陷形成光源容置腔,光源容置腔底面向外凸出形成第一球面,第二端面中部向外凸出形成第二球面,侧壁为全反射面,该圆台型透镜的母线为折线,母线由多段线段依次连接形成,多段线段与透镜光轴所成角度为至从而实现对LED光源任意角度的光线进行聚光,有效充分的利用LED光源光线,并使聚光透镜出射光线发光角小于5度,极大的提高了聚光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实施例中聚光透镜结构剖面图;图2是一个实施例中聚光透镜结构俯视图;图3是一个实施例中聚光透镜结构侧视图;图4是一个实施例中聚光透镜原理图;图5是一个实施例中聚光透镜出射光线配光曲线示意图;图6是一个实施例中灯具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该聚光透镜为以透镜光轴对称的圆台型透镜,直径较小的第一端面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一个用于适配容置LED光源的光源容置腔,光源容置腔底面向外凸出形成第一球面,直径较大的第二端面中部向外凸出形成第二球面。聚光透镜的侧壁为全反射面,圆台型透镜的母线为折线,母线由多段线段依次连接形成,该圆台型透镜的母线绕透镜光轴旋转360度形成聚光透镜的侧壁;多段线段与透镜光轴所成角度为至其中,n为聚光透镜折射率,Arcsin(x)表示x的反正弦函数,其定义域为[-1,1],函数值域为[-90°,90°]。图1是一个实施例中聚光透镜结构剖面图。图2是一个实施例中聚光透镜结构俯视图。图3是一个实施例中聚光透镜结构侧视图。结合图1和图3,该聚光透镜为圆台型透镜,包括第一端面100、第二端面200以及连接第一端面100和第二端面200的侧壁300。第一端面100中部向内凹陷形成光源容置腔110,光源容置腔110底面向外凸出形成第一球面120,光源容置腔110的侧面111为圆柱面。LED光源光线经侧面111和第一球面120入射进聚光透镜。该实施例中,光源容置腔110直径为D,大小根据LED光源的具体尺寸确定。放置LED光源时,LED光源中心与聚光透镜的透镜光轴400重合。第二端面200为出射面,其中部向外凸出形成第二球面210。该实施例中,第一球面120与第二球面210相对设置,在聚光透镜中部形成双凸透镜,分别对入射的光线进行折射。第一球面120半径为R1,第二球面210半径为R2。设第一球面120的球面顶点(即第一球面120与透镜光轴400的交点)到LED光源中心的距离为L,聚光透镜的折射率为n,则R1、R2满足以下公式:1/R1-1/R2=1/[2(n-1)L]侧壁300为全反射面,对LED光源入射的光线进行全反射,使得光线经全反射后与透镜光轴400接近平行出射。侧壁300由母线310绕透镜光轴400旋转360度形成。圆台型聚光透镜的母线310为折线,由依次连接的多段线段组成。该实施例中,母线310由依次连接的八段线段组成,由第一端面100至第二端面200分别为:第一线段311,与透镜光轴400所成角度满足:第二线段312,与透镜光轴400所成角度满足:第三线段313,与透镜光轴400所成角度满足:第四线段314,与透镜光轴400所成角度满足:第五线段315,与透镜光轴400所成角度满足:第六线段316,与透镜光轴400所成角度满足:-->第七线段317,与透镜光轴400所成角度满足:第八线段318,与透镜光轴400所成角度满足: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该聚光透镜折射率n=1.59,第一球面120的球面顶点到LED光源中心的距离L=4mm,半径R1=10mm,第二球面210半径R2=9mm,光源容置腔110的直径D=8mm,则:第一线段311与透镜光轴400所成角度为43.43°;第二线段312与透镜光轴400所成角度为41.86°;第三线段313与透镜光轴400所成角度为40.32°;第四线段314与透镜光轴400所成角度为38.79°;第五线段315与透镜光轴400所成角度为37.29°;第六线段316与透镜光轴400所成角度为35.84°;第七线段317与透镜光轴400所成角度为34.43°;第八线段318与透镜光轴400所成角度为33.08°。图4是一个实施例中聚光透镜原理图。图5是一个实施例中聚光透镜出射光线配光曲线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聚光透镜以及使用该聚光透镜的灯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透镜为以透镜光轴对称的圆台型透镜,直径较小的第一端面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一用于适配容置LED光源的光源容置腔,所述光源容置腔底面向外凸出形成第一球面;所述聚光透镜直径较大的第二端面中部向外凸出形成第二球面;所述聚光透镜的侧壁为全反射面,所述圆台型透镜的母线为折线,所述母线由多段线段依次连接形成,所述多段线段与透镜光轴所成角度为45°-1/2Arcsin(sin40°/n)至45°-1/2Arcsin(sin5°/n),其中,n为聚光透镜折射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透镜为以透镜光轴对称的圆台型透镜,直径较小的第一端面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一用于适配容置LED光源的光源容置腔,所述光源容置腔底面向外凸出形成第一球面;所述聚光透镜直径较大的第二端面中部向外凸出形成第二球面;所述聚光透镜的侧壁为全反射面,所述圆台型透镜的母线为折线,所述母线由多段线段依次连接形成,所述多段线段与透镜光轴所成角度为至其中,n为聚光透镜折射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面半径为R1,所述第二球面半径为R2,R1和R2满足:1/R1-1/R2=1/[2(n-1)L],其中,L为第一球面的球面顶点到LED光源中心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率n为1.59,所述第一球面的球面顶点到LED光源中心的距离L为4mm,第一球面半径R1为10mm,所述第二球面半径R2为9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聚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由八段线段依次连接形成,由所述聚光透镜的第一端面至所述聚光透镜的第二端面依次分别为:第一线段、第二线段、第三线段、第四线段、第五线段、第六线段、第七线段以及第八线段。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罗英达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