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型机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2203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44
本技术涉及仿生机械领域,公开了象型机械结构,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骨架结构;所述骨架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鼻部骨架结构、头部骨架结构、颈部骨架结构与身躯骨架结构;所述身躯骨架结构通过支腿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头部骨架结构两侧设置有耳部骨架结构;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第三驱动组件与第四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输出端与所述鼻部骨架结构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输出端与所述耳部骨架结构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和第四驱动组件的输出端均与所述颈部骨架结构连接。各驱动结构各自独立运行,互不干扰;共同实现对象型机械的颈部、鼻部和耳部的驱动,更加生动地展现大象动作形态,使得观赏者的观感更加真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仿生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象型机械结构


技术介绍

1、机器人技术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高新技术,它综合了机械、微电子与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器与信息处理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典型载体。大型仿生动物型机械是机器人的一种重要应用,广泛应用于娱乐、影视等领域。

2、大型象型机械的基本要求是要颈部、鼻部和耳部都可实现驱动。因此,实现上述功能的大型仿生象型机械实际上是一个复杂机械结构,因此各部分结构难以实现稳定驱动。中国技术专利cn202120489383.9公开了一种行走机构及仿生大象机器人,包括髋关节构件、大腿构件、小腿构件和足部构件,髋关节构件首端挂耳活动连接大腿构件,髋关节构件尾端挂耳活动连接大腿构件;使行走机构像真实大象一样进行摆动,使得仿生机器人的形体动作逼近真实大象,使得观赏者的观感更加真实。此现有技术公开了仿生象型的机械结构,但既能实现腿部的驱动,象型机械结构的颈部、鼻部和耳部均没有设置相关驱动结构,无法更生动地表达大象的运动形态。因此,基于以上缺陷,现需要一种可以实现象型机械的颈部、鼻部和耳部驱动的结构,更加生动地展现大象动作形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象型机械结构,可以实现象型机械的颈部、鼻部和耳部的驱动,更加生动地展现大象动作形态。

2、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

3、象型机械结构,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骨架结构;所述骨架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鼻部骨架结构、头部骨架结构、颈部骨架结构与身躯骨架结构;所述身躯骨架结构通过支腿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头部骨架结构两侧设置有耳部骨架结构;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第三驱动组件与第四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输出端与所述鼻部骨架结构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输出端与所述耳部骨架结构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和第四驱动组件的输出端均与所述颈部骨架结构连接。

4、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案,所述鼻部骨架结构包括通过轴承耳夹依次连接的尺寸由大到小的第一鼻环件、第二鼻环件、第三鼻环件、第四鼻环件与第五鼻环件;所述第一鼻环件与所述头部骨架结构连接;所述头部骨架结构通过第一耳夹连杆与所述第二鼻环件连接;所述第一鼻环件通过第二耳夹连杆与第三鼻环件连接;所述第二鼻环件通过第三耳夹连杆与第四鼻环件连接;所述第三鼻环件通过第四耳夹连杆与第五鼻环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鼻环件连接。

5、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与第一驱动连杆;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头部骨架结构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连杆与所述鼻部骨架结构连接。

6、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案,所述耳部骨架结构包括对称安装在所述头部骨架结构两侧的第一耳部结构与第二耳部结构;所述第一耳部结构包括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颈部骨架结构连接的第一转杆;所述第二耳部结构包括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颈部骨架结构连接的第二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中部设置有带槽口的连接架;所述第二转杆上设置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与所述连接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架连接。

7、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与第二驱动连杆;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头部骨架结构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连杆与所述耳部骨架结构连接。

8、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案,所述颈部骨架结构通过轴承耳夹依次连接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与第三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身躯骨架结构连接;所述第三框架与所述头部骨架结构连接;所述第二框架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框架连接;所述第四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安装架连接。

9、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三电机与第三驱动连杆;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颈部骨架结构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三驱动连杆与所述颈部骨架结构连接。

10、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案,所述第四驱动组件包括第四电机与第四驱动连杆;所述第四电机与所述身躯骨架结构连接;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四驱动连杆与所述颈部骨架结构连接。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2、本技术提供了象型机械结构,底座用于整个机械结构的安装,鼻部骨架结构、头部骨架结构、颈部骨架结构与身躯骨架结构构成象型机械结构主体;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实现对鼻部骨架结构的驱动,第二驱动组件实现耳部骨架结构的驱动,第三驱动组件与第四驱动组件实现对颈部骨架结构的驱动,生动展现象型机械各部分结构的运动姿态。各驱动结构各自独立运行,互不干扰;共同实现对象型机械的颈部、鼻部和耳部的驱动,更加生动地展现大象动作形态,使得观赏者的观感更加真实。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象型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底座(1)上的骨架结构;所述骨架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鼻部骨架结构(2)、头部骨架结构(3)、颈部骨架结构(4)与身躯骨架结构(5);所述身躯骨架结构(5)通过支腿(11)与所述底座(1)连接;所述头部骨架结构(3)两侧设置有耳部骨架结构(6);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7)、第二驱动组件(8)、第三驱动组件(9)与第四驱动组件(10);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输出端与所述鼻部骨架结构(2)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8)输出端与所述耳部骨架结构(6)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组件(9)和第四驱动组件(10)的输出端均与所述颈部骨架结构(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象型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鼻部骨架结构(2)包括通过轴承耳夹依次连接的尺寸由大到小的第一鼻环件(201)、第二鼻环件(202)、第三鼻环件(203)、第四鼻环件(204)与第五鼻环件(205);所述第一鼻环件(201)与所述头部骨架结构(3)连接;所述头部骨架结构(3)通过第一耳夹连杆(206)与所述第二鼻环件(202)连接;所述第一鼻环件(201)通过第二耳夹连杆(207)与第三鼻环件(203)连接;所述第二鼻环件(202)通过第三耳夹连杆(208)与第四鼻环件(204)连接;所述第三鼻环件(203)通过第四耳夹连杆(209)与第五鼻环件(205)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鼻环件(20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象型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包括第一电机(701)与第一驱动连杆(702);所述第一电机(701)与所述头部骨架结构(3)连接;所述第一电机(70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连杆(702)与所述鼻部骨架结构(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象型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部骨架结构(6)包括对称安装在所述头部骨架结构(3)两侧的第一耳部结构与第二耳部结构;所述第一耳部结构包括通过连接件(601)与所述颈部骨架结构(4)连接的第一转杆(602);所述第二耳部结构包括通过连接件(601)与所述颈部骨架结构(4)连接的第二转杆(603);所述第一转杆(602)的中部设置有带槽口的连接架(604);所述第二转杆(603)上设置有转动架(605),所述转动架(605)与所述连接架(604)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8)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架(60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象型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8)包括第二电机(801)与第二驱动连杆(802);所述第二电机(801)与所述头部骨架结构(3)连接;所述第二电机(80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连杆(802)与所述耳部骨架结构(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象型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骨架结构(4)通过轴承耳夹依次连接的第一框架(401)、第二框架(402)与第三框架(403);所述第一框架(401)与所述身躯骨架结构(5)连接;所述第三框架(403)与所述头部骨架结构(3)连接;所述第二框架(402)上设置有安装架(404);所述第三驱动组件(9)设置在所述安装架(404)上,且所述第三驱动组件(9)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框架(403)连接;所述第四驱动组件(10)的输出端与所述安装架(40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象型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9)包括第三电机(901)与第三驱动连杆(902);所述第三电机(901)与所述颈部骨架结构(4)连接;所述第三电机(90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三驱动连杆(902)与所述颈部骨架结构(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象型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驱动组件(10)包括第四电机(1001)与第四驱动连杆(1002);所述第四电机(1001)与所述身躯骨架结构(5)连接;所述第四电机(100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四驱动连杆(1002)与所述颈部骨架结构(4)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象型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底座(1)上的骨架结构;所述骨架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鼻部骨架结构(2)、头部骨架结构(3)、颈部骨架结构(4)与身躯骨架结构(5);所述身躯骨架结构(5)通过支腿(11)与所述底座(1)连接;所述头部骨架结构(3)两侧设置有耳部骨架结构(6);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7)、第二驱动组件(8)、第三驱动组件(9)与第四驱动组件(10);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输出端与所述鼻部骨架结构(2)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8)输出端与所述耳部骨架结构(6)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组件(9)和第四驱动组件(10)的输出端均与所述颈部骨架结构(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象型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鼻部骨架结构(2)包括通过轴承耳夹依次连接的尺寸由大到小的第一鼻环件(201)、第二鼻环件(202)、第三鼻环件(203)、第四鼻环件(204)与第五鼻环件(205);所述第一鼻环件(201)与所述头部骨架结构(3)连接;所述头部骨架结构(3)通过第一耳夹连杆(206)与所述第二鼻环件(202)连接;所述第一鼻环件(201)通过第二耳夹连杆(207)与第三鼻环件(203)连接;所述第二鼻环件(202)通过第三耳夹连杆(208)与第四鼻环件(204)连接;所述第三鼻环件(203)通过第四耳夹连杆(209)与第五鼻环件(205)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鼻环件(20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象型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包括第一电机(701)与第一驱动连杆(702);所述第一电机(701)与所述头部骨架结构(3)连接;所述第一电机(70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连杆(702)与所述鼻部骨架结构(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象型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部骨架结构(6)包括对称安装在所述头部骨架结构(3)两侧的第一耳部结构与第二耳部结构;所述第一耳部结构包括通过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东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天煜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