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丁二烯聚合反应釜人工清釜后的安全除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2091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4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丁二烯聚合反应釜人工清釜后的安全除氧结构,属于反应釜清洁技术领域。包括反应釜、蓝式过滤器、缓冲罐、第一远程气动开关阀、第二远程气动开关阀、储水罐,液位检测模块、压力检测模块和抽真空管线,反应釜、缓冲罐和储水罐分离设置,反应釜底部与缓冲罐顶部通过管路连通,蓝式过滤器设置在反应釜和缓冲罐连通管路上。本技术通过开启第二远程气动开关阀并启动抽真空管线将缓冲罐内的气体抽出避免缓冲罐内气体大量聚集或气体被缓冲罐内液体带入储水罐内,同时控制第一远程气动开关阀关闭,避免缓冲罐内液体继续进入储水罐内,避免了气态丁二烯过度聚集并到达爆炸极限,保护了除氧过程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丁二烯聚合反应釜人工清釜后的安全除氧结构,属于反应釜清洁。


技术介绍

1、乳液接枝本体san掺混法是目前市场上主流的abs生产工艺,产品光泽度较好、品种灵活。该法的主要流程有:主干胶乳合成、苯乙烯丙烯腈在主干胶乳上的接枝、接枝胶乳的凝聚洗涤和干燥、san聚合、san颗粒与接枝粉掺混造粒出成品abs。

2、第一步主干胶乳合成即在pbl反应釜进行丁二烯聚合反应。丁二烯系统中氧气的含量超标会导致丁二烯二聚物增加,相关文献表明在丁二烯气相氧含量大于1.2%时会反应生成爆炸性过氧化自聚物。而pbl反应釜长期使用后金属换热表面上会结一层胶皮,为保证换热效果必须定期人工清釜,人工清釜后原本不含氧的反应釜充满了空气。

3、目前行业内除去人工清釜后釜内空气方法主要有抽真空除氧法、满水置换除氧法。其中抽真空法除氧效果差,需配套独立真空系统,投资高,一般不采用;满水置换法一般先用水将空气置换,而后用正压的纯气态丁二烯将水置换。常规丁二烯置换水时直接排入水沟,有丁二烯泄露隐患,abs行业中曾多次发生反应釜丁二烯置换水除氧作业时操作不当,大量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丁二烯聚合反应釜人工清釜后的安全除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0)、蓝式过滤器(11)、缓冲罐(20)、第一远程气动开关阀(26)、第二远程气动开关阀(28)、储水罐(30),液位检测模块、压力检测模块和抽真空管线(38),反应釜(10)、缓冲罐(20)和储水罐(30)分离设置,反应釜(10)底部与缓冲罐(20)顶部通过管路连通,蓝式过滤器(11)设置在反应釜(10)和缓冲罐(20)连通管路上,液位检测模块和压力检测模块均安装在缓冲罐(20)上,缓冲罐(20)底部与储水罐(30)通过管路连通,第一远程气动开关阀(26)安装在缓冲罐(20)与储水罐(30)之间的管路上,抽真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丁二烯聚合反应釜人工清釜后的安全除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0)、蓝式过滤器(11)、缓冲罐(20)、第一远程气动开关阀(26)、第二远程气动开关阀(28)、储水罐(30),液位检测模块、压力检测模块和抽真空管线(38),反应釜(10)、缓冲罐(20)和储水罐(30)分离设置,反应釜(10)底部与缓冲罐(20)顶部通过管路连通,蓝式过滤器(11)设置在反应釜(10)和缓冲罐(20)连通管路上,液位检测模块和压力检测模块均安装在缓冲罐(20)上,缓冲罐(20)底部与储水罐(30)通过管路连通,第一远程气动开关阀(26)安装在缓冲罐(20)与储水罐(30)之间的管路上,抽真空管线(38)安装在缓冲罐(20)顶部,抽真空管线(38)与缓冲罐(20)通过管路连接,第二远程气动开关阀(28)安装在抽真空管线(38)与缓冲罐(20)的连接管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丁二烯聚合反应釜人工清釜后的安全除氧结构,其特征在于:反应釜(10)与缓冲罐(20)的连通管路上串联安装有视镜(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丁二烯聚合反应釜人工清釜后的安全除氧结构,其特征在于:压力检测模块包括远传压力计(13)、dcs压力报警器(14)和就地压力表(27),远传压力计(13)与dcs压力报警器(14)串联,远传压力计(13)与缓冲罐(20)管路连通,就地压力表(27)与缓冲罐(20)管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丁二烯聚合反应釜人工清釜后的安全除氧结构,其特征在于:液位检测模块包括主远传液位计(21)、液位计数传控制报警模块(22)、远传流量计(23)、流量累加控制计算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航陈佳楠高静雨黄吉吕连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智英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