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淡水虾蟹养殖用水体泼洒型防病解毒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2069 阅读:3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淡水虾蟹养殖用水体泼洒型防病解毒剂,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征是:将羟基乙酸、柠檬酸、月桂酸、绿原酸、纯水按比例称重后,在常温下逐一溶于纯水中,搅拌均匀后灌装。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方便,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使用量小;使用后见效快且效果稳定,可快速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污染,解除重金属离子对虾蟹的毒性,调节并稳定水体pH值,降低碱度,改变水体的表面张力,去除表面浮沫,增大气-液界面的气体交换,提高水体的溶氧水平,抑制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和繁衍,减少虾蟹病害的发生,为淡水虾蟹类营造一个良好的水体环境,提高虾蟹的健康和活力,促进池塘中虾蟹的生长,维持虾蟹的健康状态,提高虾蟹类的产量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淡水虾蟹养殖用水体泼洒型防病解毒剂,属于水产养殖

技术介绍
池塘生态系统因其结构简单、可控性强而成为水产养殖生产的主要水体,而淡水虾蟹类的池塘养殖在我国(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产养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淡水虾蟹类是广泛分布于淡水水域的主要经济种类,具有生长快、个体大、繁殖能力强、营养丰富和肉嫩味美等特点,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名贵水产品,也是当前中国池塘水产养殖的主要品种。淡水虾蟹类属于在水底栖息的甲壳动物,常在水底草丛中攀缘爬行,耗氧量高,不耐低氧环境,因此其对养殖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养殖池塘水体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已成为淡水虾蟹类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取决于水源的质量及养殖过程中的自身污染水平。养殖取用水源受外环境的影响较大,外源污染可导致取用水源中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于虾蟹类养殖而言,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存在,不仅可直接造成养殖生物中毒死亡,而且可影响其生长、蜕壳、发育,导致养殖产量下降和效益降低。养殖自身污染主要是由不合理的养殖方式引起。现有的虾蟹池塘养殖大多秉承了以“密、混、轮”为技术特征的传统养殖模式,即以多品种、高密度、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淡水虾蟹养殖用水体泼洒型防病解毒剂,其特征是:包含下列组份,其配方比例按重量份数计:羟基乙酸为:0.5~5份,柠檬酸为:0.5~5份,月桂酸:0.05~2份;绿原酸为:0.5~5份;纯水为:80~95份;将上述组分按比例称重,然后按顺序逐一溶于纯水中,搅拌均匀后灌入包装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淡水虾蟹养殖用水体泼洒型防病解毒剂,其特征是:包含下列组份,其配方比例按重量份数计:羟基乙酸为:0.5~5份,柠檬酸为:0.5~5份,月桂酸:0.05~2份;绿原酸为:0.5~5份;纯水为:80~9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滟裘丽萍吴伟傅洪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