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焊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1989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42
本申请涉及一种滚焊电极,其用于安装在设备主体上,包括上电极和下电极,所述下电极包括与设备主体固定连接的板状主体以及成型在所述板状主体顶面的随形表面,所述随形表面在空间上为不规则的空间异形曲面,两个待焊零件搭接形成的待焊区域压合在所述随形表面上;所述上电极为滚轮电极,所述上电极安装在所述设备主体的加压推进装置上,所述加压推进装置使得所述上电极在与所述随形表面保持恒定的压力的前提下沿所述随形表面的长度方向前进。本申请具有尽可能保持滚焊后的曲面形状,减少焊接变形对零件形状产生的影响,提高薄壁、非规则形状滚焊零件焊后的型面精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焊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滚焊电极


技术介绍

1、滚焊又称缝焊,是指焊件在滚轮电极的带动下前进,电流以间歇的方式接通,最终形成连续的焊缝的焊接方法,是电阻焊的一种。缝焊广泛应用于油桶、罐头罐、暖气片、飞机和汽车油箱加工方面。

2、传统的电阻缝焊采用滚焊机,滚焊机包括设备主体以及安装在设备主体上的上、下两个滚轮电极。在滚焊过程中上下两个滚轮电极与待焊零件发生相对运动,且保持圆心不动地滚动压过两个待焊零件的拼接位置,形成焊缝。这种电极比较适合滚焊平直焊缝,而在滚焊一些薄壁或者非规则形状的待焊零件的时候,容易导致待焊零件的焊缝位置被瞬间压成平面,发生永久性的塑性变形,滚焊后焊缝区域以及焊缝附近区域的型面精度发生变化,甚至超出技术规定的要求,造成超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尽可能保持滚焊后的曲面形状,减少焊接变形对零件形状产生的影响,提高薄壁或者非规则形状的滚焊零件之间的焊接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滚焊电极。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滚焊电极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滚焊电极,用于安装在设备主体上,包括上电极和下电极,

4、所述下电极包括与设备主体固定连接的板状主体以及成型在所述板状主体顶面的随形表面,所述随形表面在空间上呈弧形,两个待焊零件搭接形成的待焊区域压合在所述随形表面上;所述上电极为滚轮电极,所述上电极安装在所述设备主体的加压推进装置上,所述加压推进装置使得所述上电极在与所述随形表面保持恒定的压力的前提下沿所述随形表面的长度方向前进。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焊接时,先将两个待焊零件搭接,搭接重合的区域即为待焊区域,之后将两个待焊零件的待焊区域压合在随形表面上,使得待焊区域与随形表面完全贴合,启动加压推进装置,在保障上电极始终保持恒定压力压持在待焊区域的前提下,带动上电极沿随形表面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上电极滚动压过待焊区域形成焊缝。由于随形表面和待焊零件的曲面形状完全贴合,因此使用上电极滚焊后形成的焊缝可以尽可能保持待焊零件的曲面形状,提高了非规则形状的滚焊零件之间的焊接效果。。

6、优选的,所述随形表面的曲面形状与待焊区域的曲面形状一致,所述随形表面的型面精度为±0.05mm。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随形表面与两个待焊零件的待焊区域的形状完全贴合,保障滚焊后焊缝区域以及焊缝附近区域的型面精度在技术规定的要求范围内。

8、优选的,每个待焊零件的待焊区域两端具有起弧段和收弧段,在起弧段或收弧段上设有定位孔,所述随形表面上安装有与所述定位孔套设配合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安装在所述随形表面的一端。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待焊零件搭接好后,两个定位孔的轴线重合,之后将定位销插入定位孔内,便于对搭接形成的待焊区域进行定位,降低在上电极滚压过程中,两个待焊零件发生相对移动的概率,以保障焊缝的成型质量。

10、优选的,所述定位销为使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圆柱体。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定位销设置为绝缘材质可以避免下电极的电流分流至定位销,保障下电极的焊接效果。

12、优选的,设备主体上安装有用于与板状主体连接的连接凸块,所述板状主体的一侧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连接凸块滑动插入的安装通槽。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凸块可以从板状主体的一端滑动插入安装通槽内,便于快速实现下电极的定位与安装,且可以保障每个下电极的底部均呈水平状态安装在设备主体上,提高了焊接精度。

14、优选的,所述板状主体与连接凸块使用连接螺丝固定。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快速实现下电极的安装以及拆卸。

16、优选的,所述随形表面的长度长于焊待焊区域的长度,所述随形表面两端的预留距离均不少于20mm。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为上电极的起始位置预留一定的空间,降低待焊区域的两端出现焊接不到位的概率。

18、优选的,所述随形表面的宽度宽于焊缝的宽度,所述随形表面两侧的预留距离均不少于5mm,且两侧的预留距离与所述待焊零件完全随形。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形表面的宽度宽于焊缝的宽度,以对待焊区域的焊接起到平稳支撑。

20、优选的,所述加压推进装置包括加压组件和推进组件,所述加压组件和推进组件均使用伺服电缸。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缸具有控制精度高的优点,可以对上电极的水平移动以及与下电极之间的压力进行精确控制。

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本申请通过设置与设备主体相对固定的下电极,并且在下电极上形成供两个待焊零件的待焊区域贴合的随形表面,之后使用加压推进装置驱动上电极沿随形表面滚动压过待焊区域形成焊缝,尽可能保持滚焊后的曲面形状;

24、2.通过定位销的设置,便于对搭接好的两个待焊零件进行定位,降低在焊接过程中,两个待焊零件的位置发生相对移动的概率;

25、3.通过安装通槽的设置,使得下电极可以与连接凸块滑动配合,便于实现下电极的快速定位与安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焊电极,用于安装在设备主体(5)上,包括上电极(1)和下电极(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焊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形表面(22)的曲面形状与待焊区域(4)的曲面形状一致,所述随形表面(22)的型面精度为±0.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焊电极,其特征在于:每个待焊零件(3)的待焊区域(4)两端具有起弧段(41)和收弧段(42),在起弧段(41)或收弧段(42)上设有定位孔(31),所述随形表面(22)上安装有与所述定位孔(31)套设配合的定位销(23),所述定位销(23)安装在所述随形表面(22)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焊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23)为使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圆柱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焊电极,其特征在于:设备主体(5)上安装有用于与板状主体(21)连接的连接凸块(51),所述板状主体(21)的一侧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连接凸块(51)滑动插入的安装通槽(2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焊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主体(21)与连接凸块(51)使用连接螺丝(7)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焊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形表面(22)的长度大于焊待焊区域(4)的长度,所述随形表面(22)两端的预留距离不少于2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焊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形表面(22)的宽度大于焊缝的宽度,所述随形表面(22)两侧的预留距离均不少于5mm,且两侧的预留距离与所述待焊零件(3)完全随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焊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推进装置(6)包括加压组件和推进组件,所述加压组件和推进组件均使用伺服电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焊电极,用于安装在设备主体(5)上,包括上电极(1)和下电极(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焊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形表面(22)的曲面形状与待焊区域(4)的曲面形状一致,所述随形表面(22)的型面精度为±0.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焊电极,其特征在于:每个待焊零件(3)的待焊区域(4)两端具有起弧段(41)和收弧段(42),在起弧段(41)或收弧段(42)上设有定位孔(31),所述随形表面(22)上安装有与所述定位孔(31)套设配合的定位销(23),所述定位销(23)安装在所述随形表面(22)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焊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23)为使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圆柱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焊电极,其特征在于:设备主体(5)上安装有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芹雷鹍谢秀民李波殷智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航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