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测试用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1883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4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测试用加热装置,包括前端开口的加热箱,加热箱内设有加热室,加热箱的前端在对应加热室的位置铰接有箱门;加热室内设有薄膜夹持组件和U型导风架,U型导风架的开口朝向加热箱的前端,薄膜夹持组件贯穿U型导风架的U型腔设置,薄膜夹持组件与U型腔的顶端内壁、底端内壁之间分别具有空间,U型导风架内具有导风槽,U型腔的顶端内壁、底端内壁分别均匀设置有若干吹风孔,若干吹风孔均与导风槽连通,U型导风架的远离其开口的一端外壁设有与导风槽连通的进风孔,进风孔连接有进风管,进风管的远离进风孔的一端伸出加热箱之外并用于与送风组件连接。本技术可使得薄膜受热均匀,提高了测试结果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导电薄膜生产,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薄膜测试用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1、导电薄膜是一种表面镀有金属的一种高分子材料,广泛运用于锂离子电池中,在锂离子电池中主要作为电池集流体使用。对复合导电薄膜(导电薄膜)进行拉伸和抗氧化性能测试之前,需要对薄膜加热。目前对导电薄膜进行加热,通常是在烘箱内完成的,具体是先将薄膜放置在烘箱内的支撑结构上,然后经烘箱两侧的进风孔向烘箱内输送热风,通过热风从而可实现对薄膜进行加热。由于是经烘箱两侧的进风孔向烘箱内输送热风,无法实现对薄膜的两面均匀加热,从而导致薄膜受热不均匀,影响了测试结果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薄膜测试用加热装置,可使得薄膜受热均匀,提高了测试结果的精度。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种薄膜测试用加热装置,包括前端开口的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内设有加热室,所述加热箱的前端在对应所述加热室的位置铰接有箱门;所述加热室内设有用于对薄膜进行夹持的薄膜夹持组件和u型导风架,所述u型导风架的开口朝向所述加热箱的前端,所述薄膜夹持组件贯穿所述u型导风架的u型腔设置,所述薄膜夹持组件与所述u型腔的顶端内壁、底端内壁之间分别具有空间,所述u型导风架内具有导风槽,所述u型腔的顶端内壁、底端内壁分别均匀设置有若干吹风孔,所述若干吹风孔均与所述导风槽连通,所述u型导风架的远离其开口的一端外壁设有与所述导风槽连通的进风孔,所述进风孔连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远离所述进风孔的一端伸出所述加热箱之外并用于与送风组件连接。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薄膜夹持组件包括底板和两个呈前后相对设置的夹持板,所述底板为一框架结构,所述底板贯穿所述u型导风架的u型腔设置,所述底板与所述u型腔的顶端内壁、底端内壁之间分别具有空间,所述两个夹持板中,其中一个夹持板磁吸连接在所述底板顶端的与所述加热箱的前端相靠近的一侧,另一个夹持板磁吸连接在所述底板顶端的与所述加热箱的后端相靠近的一侧,所述两个夹持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底板的一端铰接。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加热室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底板可沿所述加热箱的宽度方向前后滑动,所述两个夹持板可随着所述底板同步运动。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室的底部在对应所述底板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两个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端设有滚轮安装座,所述滚轮安装座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加热箱的宽度方向相同,所述滚轮安装座的顶端开口,所述滚轮安装座内设有若干滚轮,所述若干滚轮沿所述滚轮安装座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导向轨道,所述导向轨道位于所述底板的下方,所述导向轨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加热箱的宽度方向相同,所述底板两端的导向轨道分别与所述两个支撑台的若干滚轮滑动配合。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顶端的与所述加热箱的前端相靠近的一侧、与所述加热箱的后端相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夹持板的底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有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的第二磁吸件与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内的第一磁吸件磁吸连接。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滚轮安装座的靠近所述加热箱后端的一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对所述底板的向后滑动进行限位。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靠近所述加热箱前端的一侧设有把手,所述箱门上设有拉手。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室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加热室为多个时,多个加热室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箱门的数量与加热室的数量对应。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箱的后端外壁在对应所述进风管的位置设有孔位,所述进风管的远离所述进风孔的一端穿过所述孔位并伸出所述加热箱之外,所述进风管与所述孔位的内壁之间为密封连接。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箱的后端外壁在对应所述加热室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加热室连通,所述通孔用于平衡所述加热室内的气压。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加热室内设置薄膜夹持组件和u型导风架,通过薄膜夹持组件可实现对薄膜进行夹持,并通过将薄膜夹持组件贯穿u型导风架的u型腔设置且薄膜夹持组件与u型腔的顶端内壁、底端内壁之间分别具有空间,这样通过u型导风架的顶端内壁的均匀设置的若干吹风孔、底端内壁的均匀设置的若干吹风孔可分别对薄膜的两面进行吹热风,从而可实现对薄膜的两面进行均匀加热,从而可使得薄膜受热均匀,提高了薄膜测试结果的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测试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开口的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内设有加热室,所述加热箱的前端在对应所述加热室的位置铰接有箱门;所述加热室内设有用于对薄膜进行夹持的薄膜夹持组件和U型导风架,所述U型导风架的开口朝向所述加热箱的前端,所述薄膜夹持组件贯穿所述U型导风架的U型腔设置,所述薄膜夹持组件与所述U型腔的顶端内壁、底端内壁之间分别具有空间,所述U型导风架内具有导风槽,所述U型腔的顶端内壁、底端内壁分别均匀设置有若干吹风孔,所述若干吹风孔均与所述导风槽连通,所述U型导风架的远离其开口的一端外壁设有与所述导风槽连通的进风孔,所述进风孔连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远离所述进风孔的一端伸出所述加热箱之外并用于与送风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测试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夹持组件包括底板和两个呈前后相对设置的夹持板,所述底板为一框架结构,所述底板贯穿所述U型导风架的U型腔设置,所述底板与所述U型腔的顶端内壁、底端内壁之间分别具有空间,所述两个夹持板中,其中一个夹持板磁吸连接在所述底板顶端的与所述加热箱的前端相靠近的一侧,另一个夹持板磁吸连接在所述底板顶端的与所述加热箱的后端相靠近的一侧,所述两个夹持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底板的一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测试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加热室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底板可沿所述加热箱的宽度方向前后滑动,所述两个夹持板可随着所述底板同步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膜测试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室的底部在对应所述底板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两个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端设有滚轮安装座,所述滚轮安装座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加热箱的宽度方向相同,所述滚轮安装座的顶端开口,所述滚轮安装座内设有若干滚轮,所述若干滚轮沿所述滚轮安装座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导向轨道,所述导向轨道位于所述底板的下方,所述导向轨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加热箱的宽度方向相同,所述底板两端的导向轨道分别与所述两个支撑台的若干滚轮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测试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顶端的与所述加热箱的前端相靠近的一侧、与所述加热箱的后端相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夹持板的底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有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的第二磁吸件与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内的第一磁吸件磁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膜测试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安装座的靠近所述加热箱后端的一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对所述底板的向后滑动进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测试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靠近所述加热箱前端的一侧设有把手,所述箱门上设有拉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测试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室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加热室为多个时,多个加热室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箱门的数量与加热室的数量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测试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的后端外壁在对应所述进风管的位置设有孔位,所述进风管的远离所述进风孔的一端穿过所述孔位并伸出所述加热箱之外,所述进风管与所述孔位的内壁之间为密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薄膜测试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的后端外壁在对应所述加热室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加热室连通,所述通孔用于平衡所述加热室内的气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测试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开口的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内设有加热室,所述加热箱的前端在对应所述加热室的位置铰接有箱门;所述加热室内设有用于对薄膜进行夹持的薄膜夹持组件和u型导风架,所述u型导风架的开口朝向所述加热箱的前端,所述薄膜夹持组件贯穿所述u型导风架的u型腔设置,所述薄膜夹持组件与所述u型腔的顶端内壁、底端内壁之间分别具有空间,所述u型导风架内具有导风槽,所述u型腔的顶端内壁、底端内壁分别均匀设置有若干吹风孔,所述若干吹风孔均与所述导风槽连通,所述u型导风架的远离其开口的一端外壁设有与所述导风槽连通的进风孔,所述进风孔连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远离所述进风孔的一端伸出所述加热箱之外并用于与送风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测试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夹持组件包括底板和两个呈前后相对设置的夹持板,所述底板为一框架结构,所述底板贯穿所述u型导风架的u型腔设置,所述底板与所述u型腔的顶端内壁、底端内壁之间分别具有空间,所述两个夹持板中,其中一个夹持板磁吸连接在所述底板顶端的与所述加热箱的前端相靠近的一侧,另一个夹持板磁吸连接在所述底板顶端的与所述加热箱的后端相靠近的一侧,所述两个夹持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底板的一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测试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加热室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底板可沿所述加热箱的宽度方向前后滑动,所述两个夹持板可随着所述底板同步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膜测试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室的底部在对应所述底板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两个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端设有滚轮安装座,所述滚轮安装座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加热箱的宽度方向相同,所述滚轮安装座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世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