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电平逆变器应用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1592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37
本技术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电平逆变器应用模块,包括第一封装体,第一封装体包括,第一绝缘基板;第一芯片组成电路,第一芯片组成电路设有多个第一功率连接端和多个第一信号连接端,第一功率连接端和第一信号连接端伸出第一封装体形成多个第一功率引脚和多个第一信号引脚;第二封装体,第二封装体包括,第二绝缘基板;第二芯片组成电路。本技术相较于整体模块方案体积小,可调整引出与整机母排设计可行性高,集成度低,相对热耦合小,拥有绝缘基板,安全性高,信号引出多,有利于减小内部电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具体涉及一种逆变器应用模块。


技术介绍

1、现有三电平逆变器主要应用于光伏市场,电网对于并网逆变器的质量要求严格。现有光伏逆变器主要有两种方案:方案一为一体式模块方案,即整个三电平电路都集成到同一个模块中,其优点在于集成度高;但缺点也明显,大多数逆变器都有不同的版图设计,整体模块的方案不利于方案调整,并且全集成方案价格较高。方案二为采用分立器件串并联,其优点在于版图设计便利,成本较低;其缺点在于逆变器厂家需要自行增加绝缘,由此对于散热、安规等方面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电平逆变器应用模块,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2、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三电平逆变器应用模块,包括,

4、第一封装体(1),所述第一封装体(1)包括,

5、第一绝缘基板(11);

6、第一芯片组成电路,所述第一芯片组成电路设有多个第一功率连接端和多个第一信号连接端,所述第一功率连接端和所述第一信号连接端伸出所述第一封装体(1)形成多个第一功率引脚(13)和多个第一信号引脚(14);

7、第二封装体(2),所述第二封装体(2)包括,

8、第二绝缘基板(21);

9、第二芯片组成电路,所述第二芯片组成电路设有多个第二功率连接端和多个第二信号连接端,所述第二功率连接端和所述第二信号连接端伸出所述第二封装体(2)形成多个第二功率引脚(23)和多个第二信号引脚(24),其中一所述第二功率引脚(23)和所述第一封装体(1)的一所述第一功率引脚(13)连接。

10、优选的,

11、所述第一封装体(1)还包括第一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2)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基板(11)上,所述第一绝缘基板(11)的第一面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2)内,所述第一绝缘基板(11)的第二面平行或高于所述第一壳体(12)裸露设置以形成第一散热面;

12、所述第二封装体(2)还包括第二壳体(22),所述第二壳体(22)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基板(21)上,所述第二绝缘基板(21)的第一面设于所述第二壳体(22)内,所述第二绝缘基板(21)的第二面平行或高于所述第二壳体(22)裸露设置以形成第二散热面;

13、所述第一壳体(12)和所述第二壳体(22)为环氧树脂整体注塑形成的一体式结构。

14、优选的,所述第一封装体(1)连接所述第二封装体(2)以使所述第一芯片组成电路连接所述第二芯片组成电路形成一逆变电路。

15、优选的,所述第一芯片组成电路包括,

16、第一开关管(t1),以所述第一开关管(t1)的漏极为所述逆变电路的第一直流输入端(v+)设有第一功率端子,以所述第一开关管(t1)的源极为所述逆变电路的第一交流输出端(ac)设有第二功率端子,所述第一开关管(t1)的漏极设有第一信号端子(c1),所述第一开关管(t1)的栅极设有第二信号端子(g1),所述第一开关管(t1)的源极设有第三信号端子(e1);

17、第一二极管(d1),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t1)的漏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t1)的源极;

18、第二开关管(t2),所述第二开关管(t2)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t1)的源极,以所述第二开关管(t2)的源极为所述逆变电路的第二直流输入端(v-)设有第三功率端子,所述第二开关管(t2)的漏极设有第四信号端子(c2),所述第二开关管(t2)的栅极设有第五信号端子(g2),所述第二开关管(t2)的源极设有第六信号端子(e2);

19、第二二极管(d2),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t2)的漏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t2)的源极。

20、优选的,

21、所述第一信号引脚(14)包括伸出所述第一封装体(1)的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端子(c1)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端子(g1)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三信号端子(e1)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四信号端子(c2)的第四引脚、连接所述第五信号端子(g2)的第五引脚和连接所述第六信号端子(e2)的第六引脚;

22、所述第一功率引脚(13)包括伸出所述第一封装体(1)的连接所述第一功率端子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功率端子的第八引脚和连接所述第三功率端子的第九引脚。

23、优选的,所述第二芯片组成电路包括,

24、第三开关管(t3),所述第三开关管(t3)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交流输出端(ac)设有第四功率端子,所述第三开关管(t3)的源极设有第七信号端子(e3),所述第三开关管(t3)的栅极设有第八信号端子(g3),所述第三开关管(t3)的漏极设有第九信号端子(c3);

25、第三二极管(d3),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t3)的源极,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t3)的漏极;

26、第四开关管(t4),所述第四开关管(t4)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t3)的漏极,以所述第四开关管(t4)的源极为第二交流输出端(0)设有第五功率端子,所述第四开关管(t4)的漏极设有第十信号端子(c4),所述第四开关管(t4)的栅极设有第十一信号端子(g4),所述第四开关管(t4)的源极设有第十二信号端子(e4);

27、第四二极管(d4),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t4)的源极,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t4)的漏极。

28、优选的,

29、所述第二信号引脚(24)包括伸出所述第二封装体(2)的连接所述第七信号端子(e3)的第十引脚、连接所述第八信号端子(g3)的第十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九信号端子(c3)的第十二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信号端子(c4)的第十三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一信号端子(g4)的第十四引脚和连接所述第十二信号端子(e4)的第十五引脚;

30、所述第二功率引脚(23)包括伸出所述第二封装体(2)的连接所述第四功率端子的第十六引脚、连接所述第五功率端子的第十七引脚和用于备用的第十八引脚。

31、优选的,所述第一封装体(1)和所述第二封装体(2)通过外部母排或线路连接。

32、优选的,

33、所述第一功率引脚(13)的尺寸宽度与所述第一信号引脚(14)的尺寸宽度具备设定的比例,且所述第一功率引脚(13)的尺寸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信号引脚(14)的尺寸宽度;

34、所述第二功率引脚(23)的尺寸宽度与所述第二信号引脚(24)的尺寸宽度具备设定的比例,且所述第二功率引脚(23)的尺寸宽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引脚(24)的尺寸宽度。

35、优选的,所述第一功率引脚(13)、所述第一信号引脚(14)、所述第二功率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电平逆变器应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电平逆变器应用模块,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电平逆变器应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体(1)连接所述第二封装体(2)以使所述第一芯片组成电路连接所述第二芯片组成电路形成一逆变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电平逆变器应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片组成电路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电平逆变器应用模块,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电平逆变器应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芯片组成电路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电平逆变器应用模块,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电平逆变器应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体(1)和所述第二封装体(2)通过外部母排或线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电平逆变器应用模块,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电平逆变器应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引脚(13)、所述第一信号引脚(14)、所述第二功率引脚(23)和所述第二信号引脚(24)的伸出端设有弯折状的延伸部(5),所述第一功率引脚(13)、所述第一信号引脚(14)、所述第二功率引脚(23)和所述第二信号引脚(24)的表面设有电镀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电平逆变器应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电平逆变器应用模块,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电平逆变器应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体(1)连接所述第二封装体(2)以使所述第一芯片组成电路连接所述第二芯片组成电路形成一逆变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电平逆变器应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片组成电路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电平逆变器应用模块,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电平逆变器应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芯片组成电路包括,

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冯冰杰
申请(专利权)人:斯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