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运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1462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转运床,包括转运床主体和站立组件,站立组件包括横向设置的站板、设于站板上侧的连接架和设于站板底部的行走轮,连接架与转运床主体通过可拆结构连接。使用时,站立组件可附着在转运床主体的旁侧、随转运床主体一同移动,医护人员可站在站板上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稳定性较好,便于操作,施救效果较好;通过设置脚轮,医护人员的重量可由脚轮承担,避免了转运床主体的两侧受力不均导致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设置可拆结构,无需使用站立组件时可拆卸下来,提高转运床主体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病人运输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运床


技术介绍

1、转运床是一种用于病人进行床与床之间的转运,以及将病人从手术台转运到病房和从救护车转运的专用医用床。当有继续心脏复苏的一类病人被紧急送到医院时,在用转运床将病人送到急诊室的路上,医护人员往往是跪在宽度很窄的转运床上实施心脏复苏、或跟跑在转运床外侧实施心脏复苏,这两种传统的跟随模式稳定性差,在施救过程中可能对施救人员造成影响,施救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转运床。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运床,包括转运床主体和站立组件,所述站立组件包括横向设置的站板、设于所述站板上侧的连接架和设于所述站板底部的行走轮,所述连接架与所述转运床主体通过可拆结构连接。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运床,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使用时,站立组件可附着在转运床主体的旁侧、随转运床主体一同移动,医护人员可站在站板上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稳定性较好,便于操作,施救效果较好;通过设置脚轮,医护人员的重量可由脚轮承担,避免了转运床主体的两侧受力不均导致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设置可拆结构,无需使用站立组件时可拆卸下来,提高转运床主体的灵活性。

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运床主体具有床栏,所述连接架设有两个竖杆,所述可拆结构包括两个夹持件,两个所述夹持件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竖杆的顶端,两个所述夹持件分别设于所述床栏的左侧、右侧,两个所述夹持件分别与所述床栏可拆连接。通过设置两个夹持件,站立组件与转运床主体之间有两个连接点、且两个连接点左右间隔设置,有利于在移动过程中保持站立组件与转运床主体的稳固连接。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竖杆包括上杆段和下杆段,所述下杆段呈管状,所述下杆段滑动套设于所述上杆段的外侧。这样竖杆的长度可调节、以适应高度不同的转运床主体。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件设有夹持空间,两个所述夹持件的夹持空间彼此相向,所述床栏的左侧、右侧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夹持空间内。这样能防止站立组件相对床栏左移或右移,有利于站立组件与转运床主体的稳固连接。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竖杆的底部与所述站板铰接、铰接处的铰轴前后延伸设置。这样竖杆能翻转至贴近站板,便于不使用时收纳存放。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竖杆之间连接有弹性构件。进一步稳固站立组件与床栏之间的连接。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构件为拉簧。结构简单,便于设置。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行走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行走轮分别设于所述站板的四角。这样结构更为稳固。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站板对应每个所述行走轮处均设有向上凸起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内设有底部敞开的容置槽,所述行走轮设于所述容置槽内。这样能减少站板和行走轮的整体竖向尺寸,便于收纳存放。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行走轮为万向轮。这样便于站立组件随转运床主体移动。

1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运床,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床主体(100)和站立组件,所述站立组件包括横向设置的站板(200)、设于所述站板(200)上侧的连接架和设于所述站板(200)底部的行走轮(210),所述连接架与所述转运床主体(100)通过可拆结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床主体(100)具有床栏(110),所述连接架设有两个竖杆,所述可拆结构包括两个夹持件,两个所述夹持件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竖杆的顶端,两个所述夹持件分别设于所述床栏(110)的左侧、右侧,两个所述夹持件分别与所述床栏(110)可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包括上杆段(222)和下杆段(221),所述下杆段(221)呈管状,所述下杆段(221)滑动套设于所述上杆段(222)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设有夹持空间,两个所述夹持件的夹持空间彼此相向,所述床栏(110)的左侧、右侧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夹持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的底部与所述站板(200)铰接、铰接处的铰轴前后延伸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运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杆之间连接有弹性构件(2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230)为拉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21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行走轮(210)分别设于所述站板(200)的四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站板(200)对应每个所述行走轮(210)处均设有向上凸起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内设有底部敞开的容置槽,所述行走轮(210)设于所述容置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210)为万向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运床,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床主体(100)和站立组件,所述站立组件包括横向设置的站板(200)、设于所述站板(200)上侧的连接架和设于所述站板(200)底部的行走轮(210),所述连接架与所述转运床主体(100)通过可拆结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床主体(100)具有床栏(110),所述连接架设有两个竖杆,所述可拆结构包括两个夹持件,两个所述夹持件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竖杆的顶端,两个所述夹持件分别设于所述床栏(110)的左侧、右侧,两个所述夹持件分别与所述床栏(110)可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包括上杆段(222)和下杆段(221),所述下杆段(221)呈管状,所述下杆段(221)滑动套设于所述上杆段(222)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设有夹持空间,两个所述夹持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海娟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东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