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混翼片表面冲孔的定位格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1308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3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搅混翼片表面冲孔的定位格架,所述定位格架包括外围的外条带及其内部的多根内条带,外条带由内条带分割为阵列分布的多个燃料棒栅元通道,每个燃料棒栅元通道四周的内条带或外条带上设有一搅混翼片,至少一片所述搅混翼片上设有冲孔。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在搅混翼片表面冲孔来降低定位格架的局部阻力系数,降低定位格架的下游压降,保证流量稳定性的新型定位格架。由于该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定位格架上装配的搅混翼片进行了冲孔处理,使得搅混翼片对冷却液流动的阻塞率降低,定位格架的局部阻力系数降低,保证了冷却液的流量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搅混翼片表面冲孔的定位格架,属于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1、反应堆堆芯是压水堆一回路的核心部件,堆芯的主要燃料组件包括有燃料棒束和定位格架,如下图所示。为了保证压水堆的运行安全,即控制反应堆内的链式反应速度与反应温度,堆芯会加入轻水作为冷却剂和慢化剂以控制反应速度,因此作为慢化剂和冷却液的轻水的流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证轻水的流动稳定,在定位格架的各个栅元通道内需要保有若干冷却液通道,但定位格架作为最大的形阻来源,由于定位格架上装配的搅混翼片向定位格架的各个子通道内部弯折,导致搅混翼片在冷却液的流通方向上产生一定的投影面积,使得流经定位格架前后的轻水产生较大的压力损失,会大大降低核反应堆堆内的运行效率,棒束通道内定位格架装配及流域分布如图1所示,燃料棒束2穿设于定位格架1中,该结构依次为上游段、格架段、下游段。

2、现有带倾斜式搅混翼片的燃料组件定位格架如图5-6所示,该结构针对分体式搅混翼片进行改进,成为目前搅混翼片中的主流型式,图中,定位格架1包括外围的外条带1-1。外条带1-1内部由多根内条带1-2分割为阵列分布的多个燃料棒栅元通道1-3,燃料棒栅元通道1-3四周的内条带1-2或外条带1-1上设有一搅混翼片1-4(相邻燃料棒栅元通道1-3之间内条带1-2共用的部分设有一个搅混翼片1-4)。上述结构在迭代了翼片型式后相较分体式翼片,投影面积有明显增大,流道内压力损失也进一步提高,局部阻力系数也进一步增大,不利于冷却液的流量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搅混翼片较大的投影面积与阻塞率引起的能量损失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搅混翼片表面冲孔的定位格架,所述定位格架包括外围的外条带及其内部的多根内条带,外条带由内条带分割为阵列分布的多个燃料棒栅元通道,每个燃料棒栅元通道四周的内条带或外条带上设有一搅混翼片,至少一片所述搅混翼片上设有冲孔。

3、优选地,所述搅混翼片上设有翼片弯折线,搅混翼片位于翼片弯折线上的部分为弯折部分。

4、更优选地,所述搅混翼片弯折部分的弯折角度为29°。

5、更优选地,所述搅混翼片的弯折部分朝向任一燃料棒栅元通道的内部弯折,且该弯折部分朝向燃料棒栅元通道内部的一侧为迎流面,在搅混翼的迎流面中心冲贯通孔处理。

6、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燃料棒栅元通道内部的上方至少有一片搅混翼片的弯折部分。

7、更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燃料棒栅元通道内部的上方至少有一片搅混翼片上设有冲孔。

8、优选地,每个所述搅混翼片上均设有冲孔。

9、进一步地,所述冲孔占所述搅混翼片迎流面的表面积的12-15%。

10、优选地,所述冲孔的直径为608-680μm。

11、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在搅混翼片表面冲孔来降低定位格架的局部阻力系数,降低定位格架的下游压降,保证流量稳定性的新型定位格架。由于该专利技术所述的定位格架上装配的搅混翼片进行了冲孔处理,使得搅混翼片对冷却液流动的阻塞率降低,定位格架的局部阻力系数降低,保证了冷却液的流量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搅混翼片表面冲孔的定位格架,所述定位格架(1)包括外围的外条带(1-1)及其内部的多根内条带(1-2),外条带(1-1)由内条带(1-2)分割为阵列分布的多个燃料棒栅元通道(1-3),每个燃料棒栅元通道(1-3)四周的内条带(1-2)或外条带(1-1)上设有一搅混翼片(1-4),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片所述搅混翼片(1-4)上设有冲孔(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混翼片表面冲孔的定位格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混翼片(1-4)上设有翼片弯折线(1-5),搅混翼片(1-4)位于翼片弯折线(1-5)上的部分为弯折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混翼片表面冲孔的定位格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混翼片(1-4)弯折部分的弯折角度为29°。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混翼片表面冲孔的定位格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混翼片(1-4)的弯折部分朝向任一燃料棒栅元通道(1-3)的内部弯折,且该弯折部分朝向燃料棒栅元通道(1-3)内部的一侧为迎流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混翼片表面冲孔的定位格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燃料棒栅元通道(1-3)内部的上方至少有一片搅混翼片(1-4)的弯折部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搅混翼片表面冲孔的定位格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燃料棒栅元通道(1-3)内部的上方至少有一片搅混翼片(1-4)上设有冲孔(1-6)。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搅混翼片表面冲孔的定位格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搅混翼片(1-4)上均设有冲孔(1-6)。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混翼片表面冲孔的定位格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1-6)占所述搅混翼片(1-4)迎流面的表面积的12-15%。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搅混翼片表面冲孔的定位格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1-6)的直径为608-680μ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混翼片表面冲孔的定位格架,所述定位格架(1)包括外围的外条带(1-1)及其内部的多根内条带(1-2),外条带(1-1)由内条带(1-2)分割为阵列分布的多个燃料棒栅元通道(1-3),每个燃料棒栅元通道(1-3)四周的内条带(1-2)或外条带(1-1)上设有一搅混翼片(1-4),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片所述搅混翼片(1-4)上设有冲孔(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混翼片表面冲孔的定位格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混翼片(1-4)上设有翼片弯折线(1-5),搅混翼片(1-4)位于翼片弯折线(1-5)上的部分为弯折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混翼片表面冲孔的定位格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混翼片(1-4)弯折部分的弯折角度为29°。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混翼片表面冲孔的定位格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混翼片(1-4)的弯折部分朝向任一燃料棒栅元通道(1-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会李晨李万总廖义涵孟履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核能装备测试验证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