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与地下工程超前探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1090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勘探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隧道与地下工程超前探水装置,包括移动底座架,所述移动底座架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气缸与支撑柱,若干个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的贯穿通过顶板并与移动底座架的顶端面活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第一螺纹柱将会进行转动,第一螺纹柱转动时会带动第一移动块在第一螺纹柱上调节高度,便于钻杆对地下进行钻孔工作,达到可控制钻洞深度,使用探测仪时,通过第四电机控制卷线辊转动,并控制连接绳的绳索,通过连接滑轮的配合使用,可调节探测仪伸入钻洞中的深度,以及可对探测仪使用时,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勘探,具体为一种隧道与地下工程超前探水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海底隧道工程的建设,地质灾害一直都是威胁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灾害,在这些地质灾害中,地下水是影响施工进程和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如岩溶溶洞、暗河、岩溶陷落柱、岩溶淤泥带和富水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结构体,都会给隧道与地下工程的施工带来困难和危害,因此在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中需要运用探水装置进行超前探水,确定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岩体及其状态,以保证工程施工顺利安全的进行。

2、现有的用于隧道与地下工程的超前探水装置,在探水时,一般是通过工作人员使用打孔机对指定位置进行打孔,然后再通过工作人员使探水仪器放入到孔内,但是这种方式会使开孔效率减低,继而使隧道与地下工程的探水工作速度慢,继而使探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与地下工程超前探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与地下工程超前探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与地下工程超前探水装置,包括移动底座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架(1)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气缸(2)与支撑柱(3),若干个所述支撑柱(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4),所述顶板(4)的顶端设置有盖板(6),所述盖板(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柱(7),所述第一螺纹柱(7)的贯穿通过顶板(4)并与移动底座架(1)的顶端面活动连接,若干个所述第一螺纹柱(7)的外侧活动安装有钻杆(10),所述钻杆(10)的贯穿通过移动底座架(1)并向下延伸,且移动底座架(1)的内壁贯穿开设有与钻杆(10)相匹配的钻孔,所述钻杆(10)的外侧设置有挡板(11),所述顶板(4)的顶端分别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与地下工程超前探水装置,包括移动底座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架(1)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气缸(2)与支撑柱(3),若干个所述支撑柱(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4),所述顶板(4)的顶端设置有盖板(6),所述盖板(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柱(7),所述第一螺纹柱(7)的贯穿通过顶板(4)并与移动底座架(1)的顶端面活动连接,若干个所述第一螺纹柱(7)的外侧活动安装有钻杆(10),所述钻杆(10)的贯穿通过移动底座架(1)并向下延伸,且移动底座架(1)的内壁贯穿开设有与钻杆(10)相匹配的钻孔,所述钻杆(10)的外侧设置有挡板(11),所述顶板(4)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与显示器(5)与卷线辊(24),所述卷线辊(24)上设置有探测仪(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与地下工程超前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气缸(2)的输出轴端贯穿通过移动底座架(1)的内壁并固定安装有稳定板(12),所述稳定板(12)位于移动底座架(1)的下方,且稳定板(12)的底端面设置有防滑纹路,所述电动伸缩气缸(2)并不与挡板(11)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与地下工程超前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柱(7)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移动块(8),所述第一移动块(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稳定块(16),所述稳定块(16)贯穿通过第一移动块(8)并与钻杆(1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与地下工程超前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7),所述第二电机(17)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主动齿轮(18),所述盖板(6)的内部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柱(19)与第二转动柱(22),所述第一转动柱(19)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从动齿轮(20),所述第一主动齿轮(18)与第一从动齿轮(20)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柱(2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三从动齿轮(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颖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