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监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监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60920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水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监测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监测点布置单元、采集单元和检测单元,所述监测点布置单元连接采集单元,所述采集单元分别连接监测点布置单元与检测单元;所述监测点布置单元包括监测井、清洗器、压力计和隔绝板,所述压力计连接隔绝板布置在监测井内,所述监测井连接采集单元,所述采集单元包括孔隙水采样器和地下水存储器,所述检测单元包括重金属分析器、水质分析器和微生物检测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对地下水污染物的浓度进行检测,并通过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监测对污染物的来源以及流向进行判断,为监测地下水污染提供了解决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水监测,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监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地下水水质监测系统能够对地下水的水质污染情况进行监测,监测其含有的污染物进行水质评估,随着工业化城市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被排放到地下,造成地下水的污染,污染物通过地下水水质因子的运移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影响生活中的正常用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资源安全的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但是目前的地下水监测系统只能对安装范围内水资源污染物的浓度进行监测,并不能通过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对污染物进行浓度的预测,也不能对污染源进行识别和定位,极大的减少了水质监测系统在地下水监测中的作用,现阶段需要一种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监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对污染物浓度预测难以及不能对污染源进行识别和定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监测系统及方法。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监测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监测系统,包括:

4、监测点布置单元、采集单元和检测单元,所述监测点布置单元连接采集单元,所述采集单元分别连接监测点布置单元与检测单元;

5、所述监测点布置单元包括监测井、清洗器、压力计和隔绝板,所述压力计连接隔绝板布置在监测井内,所述监测井连接采集单元,所述采集单元包括孔隙水采样器和地下水存储器,所述孔隙水采样器连接地下水存储器,所述地下水存储器连接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重金属分析器、水质分析器和微生物检测器。

6、进一步地,所述监测井连接采集单元,包括所述监测井连接孔隙水采样器,所述隔绝板将压力不同的含水层进行分隔,所述孔隙水采样器对监测井内分隔完成的含水层进行采样。

7、进一步地,所述清洗器包括潜水泵、伸缩杆、电机和清理刷,所述电机依次连接伸缩杆和清理刷,所述清理刷与隔绝板上方连接,所述潜水泵连接清理刷,所述潜水泵对隔绝板分层的污水进行收集清洗。

8、进一步地,所述地下水存储器包括采样管和采样瓶,所述采样管采用pvc塑料管,所述采样瓶采用真空玻璃瓶,所述孔隙水采样器连接地下水存储器,包括所述采样瓶通过采样管连接孔隙水采样器。

9、进一步地,所述地下水存储器连接检测单元,包括所述地下水存储器的采样瓶分别连接金属分析器、水质分析器和微生物检测器。

10、第二方面,一种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监测方法,包括:

11、基于检测的历史数据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运用电解质对地下水水质因子扩散速度进行计算,在监测井内投入电解质,在相邻的监测井内进行监测井间的电流测量,将测量结果进行绘制,取其电流高峰值,通过观测时间和监测井间距离得到地下水溶质扩散速度。

12、进一步地,还包括基于水质因子扩散速度对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模型进行构建,将测量的数据指标和溶质扩散速度进行模型关联,根据观测数据和测量结果对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模型的固定参数进行计算及校准。

13、进一步地,还包括基于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模型的构建进行模型求解,通过模型的固定参数和地下水溶质扩散速度对地下水污染物的浓度及污染物浓度随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的衰减率进行计算。

14、进一步地,还包括基于污染物浓度的衰减率对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模型进行模型模拟,结合不同的场景及地理条件对模型进行模拟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对污染物的流向及来源位置进行判断。

15、进一步地,还包括基于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模型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对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对比结果在误差范围内进行结果分析,对比结果大于误差范围通过参数校准进行模型优化。

1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17、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监测系统,通过隔绝板对监测井内部构建分层结构,含水层不同所具有的污染物不同,分层结构的构建有效提高采样器采集的样本精确度,采用清洗器与真空玻璃瓶确保采集的样本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采用上述装置为污染源进行识别和定位提供了精准的数据。

18、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监测方法,通过对模型的构建、优化和求解分析为地下水污染源追踪和溯源提供了理论支持,对监测系统提供的精确数据进行分析,模拟出地下水水质因子的运移轨迹,对污染物的来源位置、扩散范围和潜在影响进行判断,为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井连接采集单元,包括所述监测井连接孔隙水采样器,所述隔绝板将压力不同的含水层进行分隔,所述孔隙水采样器对监测井内分隔完成的含水层进行采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器包括潜水泵、伸缩杆、电机和清理刷,所述电机依次连接伸缩杆和清理刷,所述清理刷与隔绝板上方连接,所述潜水泵连接清理刷,所述潜水泵对隔绝板分层的污水进行收集清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水存储器包括采样管和采样瓶,所述采样管采用PVC塑料管,所述采样瓶采用真空玻璃瓶,所述孔隙水采样器连接地下水存储器,其中,所述采样瓶通过采样管连接孔隙水采样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水存储器连接检测单元,包括所述地下水存储器的采样瓶分别连接金属分析器、水质分析器和微生物检测器。

6.一种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监测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于水质因子扩散速度对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模型进行构建,将测量的数据指标和溶质扩散速度进行模型关联,根据观测数据和测量结果对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模型的固定参数进行计算及校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于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模型的构建进行模型求解,通过模型的固定参数和地下水溶质扩散速度对地下水污染物的浓度及污染物浓度随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的衰减率进行计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于污染物浓度的衰减率对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模型进行模型模拟,结合不同的场景及地理条件对模型进行模拟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对污染物的流向及来源位置进行判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于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模型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对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对比结果在误差范围内进行结果分析,对比结果大于误差范围通过参数校准进行模型优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井连接采集单元,包括所述监测井连接孔隙水采样器,所述隔绝板将压力不同的含水层进行分隔,所述孔隙水采样器对监测井内分隔完成的含水层进行采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器包括潜水泵、伸缩杆、电机和清理刷,所述电机依次连接伸缩杆和清理刷,所述清理刷与隔绝板上方连接,所述潜水泵连接清理刷,所述潜水泵对隔绝板分层的污水进行收集清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水存储器包括采样管和采样瓶,所述采样管采用pvc塑料管,所述采样瓶采用真空玻璃瓶,所述孔隙水采样器连接地下水存储器,其中,所述采样瓶通过采样管连接孔隙水采样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水存储器连接检测单元,包括所述地下水存储器的采样瓶分别连接金属分析器、水质分析器和微生物检测器。

6.一种地下水水质因子运移监测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花金祥史文美李丹唐大伟赵文曹进孙宇曹仕佶田奔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水之源水利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