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装有轮毂电机的并联式电磁悬架系统及电动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6084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有轮毂电机的并联式电磁悬架系统及电动汽车,包括悬架主体和车轮主体,悬架主体包括磁流变阻尼器、直线作动器、转向节、上控制臂、前控制臂与后控制臂;转向节与轮毂电机固定连接,磁流变阻尼器、上控制臂、前控制臂与后控制臂的一端均与转向节球形连接,所述磁流变阻尼器、上控制臂、前控制臂与后控制臂的另一端均与车身球形连接,直线作动器的一端与前控制臂球形连接,直线作动器的另一端与车身球形连接,直线作动器和磁流变阻尼器并列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轮毂电机与电磁悬架相结合,通过合理的布置将保证了轮毂电机车轮的定位。将磁流变阻尼器与直线作动器并联,通过多种工作模式的切换,提高了轮毂电机电动汽车的舒适性以及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悬架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有轮毂电机的并联式电磁悬架系统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1、

2、轮毂电机汽车区别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和部分新能源汽车,其取消了差速器,变速器等装置,将动力、传动等装置全部整合到一起,大大提升了车辆的空间利用率以及传动效率,轮毂电机驱动系统的布置非常灵活,可以使电动汽车成为两个前轮驱动、两个后轮驱动或四轮驱动,轮毂电机驱动形式也被业界称为电动车辆终极驱动形式。然而,目前安装有轮毂电机车轮的新能源汽车普遍存在簧下质量过高,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的问题。又因轮毂电机占用轮内空间过大,悬架系统被迫整体向内移动,所以轮毂电机汽车还存在主销轴线内移,车轮定位困难等问题。

3、电磁悬架将传统悬架的阻尼器使用直线电机替代,能通过调节电磁力的大小来模拟各种工作状态,有性能良好,绿色环保等优点。不过,直线作动器在主动工作状态下的能耗极大,对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难以承受较大的侧向力。

4、综上,如何降低直线作动器的能耗,获得更大的推力,是当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有轮毂电机的并联式电磁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有轮毂电机的并联式电磁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控制臂(16)与所述后控制臂(17)在转向节(12)的连接点的延长线的交点位于车轮内部且会形成一个虚拟铰接点,以虚拟铰接点为顶点,所述前控制臂(16)与所述后控制臂(17)呈“V”字形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有轮毂电机的并联式电磁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向节(12)上设有与轮胎面和地面都平行的转向节臂(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有轮毂电机的并联式电磁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有轮毂电机的并联式电磁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有轮毂电机的并联式电磁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控制臂(16)与所述后控制臂(17)在转向节(12)的连接点的延长线的交点位于车轮内部且会形成一个虚拟铰接点,以虚拟铰接点为顶点,所述前控制臂(16)与所述后控制臂(17)呈“v”字形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有轮毂电机的并联式电磁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向节(12)上设有与轮胎面和地面都平行的转向节臂(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有轮毂电机的并联式电磁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控制臂(15)用以调节车轮外倾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有轮毂电机的并联式电磁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变阻尼器(14)上套装有减震弹簧(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有轮毂电机的并联式电磁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变阻尼器(14)具有被动工作状态和半主动工作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有轮毂电机的并联式电磁悬架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若尘张凯强丁仁凯蒋俞孟祥鹏叶青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