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防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防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60504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防水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防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防水构造包括底板抗渗混凝土垫层、底板垫层、两先浇底板以及设于两先浇底板之间的后浇带底板,先浇底板与后浇带底板之间设有后浇带收口钢丝网片;底板抗渗混凝土垫层上铺设有至少两层第一防水卷材层,底板垫层上铺设有第二防水卷材层,第二防水卷材层搭接于两层第一防水卷材层之间;最上层的第一防水卷材层上设有橡胶止水带,橡胶止水带的宽度大于后浇带底板的宽度,后浇带收口钢丝网片与橡胶止水带上最近的止水齿条之间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上述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防水构造,施工便捷且止水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防水施工,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防水构造。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上述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防水构造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为防止现浇混凝土结构由于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产生有害缝隙,地下室基础底板、侧墙和顶板等相应位置均留设有临时施工缝,也即后浇带。

2、当地下室底板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为防止地下水涌入,需进行持续降水以保证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直至主体结构完成并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后,且后浇带通常采用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构造。

3、常规的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构造,需要铺设两层钢筋,上层的结构主筋不断开,下层的附加钢筋断开、中间留置贯通至后浇带的变形缝,该变形缝是地下室底板渗漏的薄弱环节。

4、为防止底板后浇带的施工缝渗漏,后浇带两侧的底板混凝土的钢筋上需设置止水钢板或遇水膨胀止水条,但止水钢板的焊接成本较高,而遇水膨胀止水条不易固定,在后浇混凝土捣振过程中容易偏离施工缝,难以起到止水密封效果。

5、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便于施工、止水效果好的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防水构造,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防水构造,施工便捷,且止水效果好。

2、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防水构造的施工方法。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防水构造,包括底板抗渗混凝土垫层、底板垫层、两先浇底板以及设于两所述先浇底板之间的后浇带底板,所述先浇底板与所述后浇带底板之间设有后浇带收口钢丝网片;

5、所述底板抗渗混凝土垫层上铺设有至少两层第一防水卷材层,所述底板垫层上铺设有第二防水卷材层,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层搭接于两层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之间;

6、最上层的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上设有橡胶止水带,所述橡胶止水带的宽度大于所述后浇带底板的宽度,所述后浇带收口钢丝网片与所述橡胶止水带上最近的止水齿条之间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

7、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包括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层,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层包括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和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层粘接连接。

8、优选的,所述橡胶止水带包括外贴式橡胶止水带,所述外贴式橡胶止水带粘接于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的上方。

9、优选的,两侧所述先浇底板关于所述橡胶止水带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10、优选的,所述底板抗渗混凝土垫层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垫层的上表面齐平。

11、一种施工方法,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防水构造,包括:

12、浇筑底板抗渗混凝土垫层;

13、在所述底板抗渗混凝土垫层的两侧浇筑底板垫层;

14、在所述底板抗渗混凝土垫层上铺设第一防水卷材层,在所述底板垫层上铺设第二防水卷材层,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和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层搭接;

15、在最上层的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设置橡胶止水带;

16、在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和所述橡胶止水带上绑扎底板结构钢筋;

17、在所述橡胶止水带的两侧均设置后浇带收口钢丝网片;

18、在所述后浇带收口钢丝网片外浇筑先浇底板;

19、安装遇水膨胀止水条,浇筑后浇带底板,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设于所述后浇带收口钢丝网片和最近的所述橡胶止水带的止水齿条之间。

20、优选的,浇筑所述先浇底板之前,在所述后浇带收口钢丝网片和最近的所述橡胶止水带的所述止水齿条之间设有泡沫板;

21、在安装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之前,拆除所述泡沫板。

22、施工时,首先浇筑底板抗渗混凝土垫层和底板垫层;在二者的上表面分别铺设第一防水卷材层和第二防水卷材层,使第二防水卷材层搭接于两层第一防水卷材层之间;在最上层的第一防水卷材层的上表面设置橡胶止水带,绑扎钢筋笼,并在橡胶止水带的两端设置后浇带收口钢丝网片,后浇带收口钢丝网片用于分隔先浇底板和后浇带底板;在后浇带收口钢丝网片的外侧浇筑先浇底板;在后浇带收口钢丝网片和橡胶止水带最近的止水齿条之间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浇筑后浇带底板。

23、其中,第一防水卷材层和第二防水卷材层交叉搭接,相比于现有技术取消了传统的细石混凝土防水保护层,既降低了施工成本,又避免了结构底板和防水层之间形成窜水层,降低了渗漏隐患,止水效果好;

24、遇水膨胀止水条卡接于后浇带收口钢丝网片和止水齿条之间,二者有效地固定了遇水膨胀止水条,避免了遇水膨胀止水条在后胶带混凝土捣振时偏移,保证了后浇带底板两侧施工缝的防水效果;

25、橡胶止水带设于底板抗渗混凝土垫层的上表面,相比于水泥基面更容易清理,方便了后续后浇带底板的浇筑前的清理工作,提高了施工效率。

26、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防水构造的施工方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抗渗混凝土垫层(1)、底板垫层(2)、两先浇底板(8)以及设于两所述先浇底板(8)之间的后浇带底板(9),所述先浇底板(8)与所述后浇带底板(9)之间设有后浇带收口钢丝网片(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3)包括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层,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层(4)包括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3)和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层(4)粘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止水带(5)包括外贴式橡胶止水带,所述外贴式橡胶止水带粘接于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3)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先浇底板(8)关于所述橡胶止水带(5)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抗渗混凝土垫层(1)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垫层(2)的上表面齐平。

6.一种施工方法,用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浇筑所述先浇底板(8)之前,在所述后浇带收口钢丝网片(7)和最近的所述橡胶止水带(5)的所述止水齿条之间设有泡沫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抗渗混凝土垫层(1)、底板垫层(2)、两先浇底板(8)以及设于两所述先浇底板(8)之间的后浇带底板(9),所述先浇底板(8)与所述后浇带底板(9)之间设有后浇带收口钢丝网片(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3)包括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层,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层(4)包括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3)和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层(4)粘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止水带(5)包括外贴式橡胶止水带,所述外贴式橡胶止水带粘接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刚杨体斌高俊松杨洪冯晓笑赵聪李启明蔺潇马文野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省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