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是指一种神经外科的脑室引流管夹持结构。
技术介绍
1、脑室引流术是经颅骨钻孔或锥孔穿刺把带有数个侧孔的引流管前端置于脑室,末端外接无菌引流瓶,将脑脊液引出体外的一项技术,是神经外科常用的一种治疗和急救措施;脑室引流术适用于解除脑脊液循环障碍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特别是脑疝将要形成或刚形成,实施脑室引流术可以减缓脑疝的发生;脑室引流术需要使用到引流管,并且需要将引流管固定,提高引流的安全性,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夹子或者胶带对引流管进行固定,但是由于现有的夹持方法只具有单一的固定作用,在脑脊液引流时,受重力作用容易脱落,且医护人员手术操作时容易误碰引流管,导致引流管脱落,使引流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神经外科的脑室引流管夹持结构,能够在脑脊液引流时,对引流管进行稳定夹持,且便于操作和调节;解决了现有技术一般通过夹子或者胶带对引流管进行固定,引流管在脑脊液引流时,受重力作用容易脱落,且医护人员手术操作时容易误碰引流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外科的脑室引流管夹持结构,包括连接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上方设有用于固定引流管的引流管夹持机构(2),所述连接板(1)下方设有用于调节引流管夹持机构(2)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3),所述高度调节机构(3)的下方设有用于固定装置位置的位置固定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的脑室引流管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夹持结构包括固定管(5)、转动管(6)、卡环(7)、轮齿(8)、圆柱齿轮(9)、转动杆(10)、固定板(11)、锥齿轮一(12)、锥齿轮二(13)、丝杆一(14)、矩形柱(15)、固定柱(16)、圆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外科的脑室引流管夹持结构,包括连接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上方设有用于固定引流管的引流管夹持机构(2),所述连接板(1)下方设有用于调节引流管夹持机构(2)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3),所述高度调节机构(3)的下方设有用于固定装置位置的位置固定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的脑室引流管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夹持结构包括固定管(5)、转动管(6)、卡环(7)、轮齿(8)、圆柱齿轮(9)、转动杆(10)、固定板(11)、锥齿轮一(12)、锥齿轮二(13)、丝杆一(14)、矩形柱(15)、固定柱(16)、圆环(17)、夹块(18)和套管(19),所述固定管(5)对称设于连接板(1)上,所述转动管(6)设于两个固定管(5)内,所述卡环(7)设于两个固定之间与转动管(6)固定连接,所述轮齿(8)对称设于转动管(6)内壁上,所述轮齿(8)呈圆形阵列设置,所述固定柱(16)呈圆形阵列设于固定管(5)内壁上,所述圆环(17)设于固定柱(16)的端面上,所述丝杆一(14)呈圆形阵列设于固定管(5)内壁上,所述丝杆一(14)与固定柱(16)呈交错设置,所述锥齿轮一(12)固定设于丝杆一(14)上,所述矩形柱(15)贯穿圆环(17)设于丝杆一(14)上,所述矩形柱(15)与丝杆一(14)螺纹连接,所述夹块(18)设于矩形柱(15)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的脑室引流管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1)呈圆形阵列设于固定管(5)内壁上,所述固定板(11)设于丝杆一(14)的后面,所述转动杆(10)贯穿固定板(11)与固定板(11)卡合转动连接,所述锥齿轮二(13)设于转动杆(10)的一端,所述锥齿轮二(13)与锥齿轮一(12)啮合,所述圆柱齿轮(9)设于转动杆(10)的另一端,所述圆柱齿轮(9)与轮齿(8)啮合,所述套管(19)设于两个圆环(1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的脑室引流管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3)包括柱状管(20)、长柱(21)、卡洞(22)、弧形板(23)、弹簧一(24)、按压块(25)、卡柱(26)和转动板(27),所述柱状管(20)设于连接板(1)底部,所述柱状管(20)上设有滑槽一(28),所述固定柱(16)设于柱状管(20)内,所述固定柱(16)上设有滑槽二(29),所述卡洞(22)呈线性阵...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