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通用型移动式小口径油气管线内检测作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通用型移动式小口径油气管线内检测作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0040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用型移动式小口径油气管线内检测作业装置,包括发球组件、收球组件、带压油品动力输送组件和过滤储油组件,所述发球组件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带压油品动力输送组件的出油口,所述带压油品动力输送组件的进油口连接所述过滤储油组件的出油口,所述过滤储油组件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收球组件的出油口,所述发球组件的出口连接待测管线的进口,所述收球组件的进口连接待测管线的出口。优点:能够兼容变形检测器、漏磁内检测器、超声内检测器以及涡流内检测器等不同类型的内检测装置,设备不受场地限制,安装和转移灵活,一套装置可满足多条支线的检测需要,能有效的实现小口径油气支线管道实现内检测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检测,特别涉及一种通用型移动式小口径油气管线内检测作业装置


技术介绍

1、在野外,管道变形往往是由于地质灾害的产生导致的,但当地质灾害处于前期变形发育阶段时,管道的变形情况并不明显,而当产生肉眼可以观测的变形时,往往管道已破坏,在应急处理时存在滞后性,因此,需要建立一套针对管道变形的监测体系。

2、现有的输油气管道(尤其是小口径无收发球筒支线油气管道)因建设较早,建设阶段未考虑清管、内检测作业,因此未设计收发球筒设施,致使各支线管道自投产运行以来,无法开展管道内检测作业。运行多年以来,管道本体状况不明,无法有效指导运营单位根据管道本体情况,提高、完善完整性管理措施。

3、因此,亟需研发一种针对小口径无收发球筒油气管道的内检测作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用型移动式小口径油气管线内检测作业装置,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通用型移动式小口径油气管线内检测作业装置,包括发球组件、收球组件、带压油品动力输送组件和过滤储油组件,上述发球组件的进油口连接上述带压油品动力输送组件的出油口,上述带压油品动力输送组件的进油口连接上述过滤储油组件的出油口,上述过滤储油组件的进油口连接上述收球组件的出油口,上述发球组件的出口连接待测管线的进口,上述收球组件的进口连接待测管线的出口。

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5、进一步,上述发球组件包括发球撬装架和分别安装在上述发球撬装架上的发球筒、进油管路和第一平衡管路,上述发球筒为变径管,其直径较大的一端端头处设有可打开或关闭的第一封堵,上述发球筒直径较小的一端端头安装有第一控制阀,并构成上述发球组件的出口,上述进油管路的一端与上述发球筒直径较大的一端连接并连通,上述进油管路的另一端构成上述发球组件的进油口,上述第一平衡管路的两端连接于上述发球筒的变径处的两端,上述发球筒直径较大的一端设有第一排污口,上述第一排污口处设有第一排污阀,上述排污口通过管线连接上述过滤储油组件的进油口,上述进油管路上设有第二控制阀。

6、进一步,上述进油管路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压力表。

7、进一步,上述收球组件包括收球撬装架和分别安装在上述收球撬装架上的收球筒、收球直管和出油管路,上述收球筒的一端端头处设有可打开或关闭的第二封堵,上述收球筒另一端端头连接上述收球直管的一端,上述收球直管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三控制阀,并构成上述收球组件的进口,上述出油管路的一端与上述收球筒的一端连接并连通,上述出油管路的另一端构成上述收球组件的出油口,上述收球筒的一端设有第二排污口,上述第二排污口处设有第二排污阀,上述第二排污口通过管线连接上述过滤储油组件的进油口,上述出油管路上设有第四控制阀。

8、进一步,上述收球筒为变径管,其直径较大的一端端头处设有可打开或关闭的第二封堵,上述收球筒直径较小的一端端头连接上述收球直管的一端,上述出油管路的一端与上述收球筒直径较大的一端连接并连通。

9、进一步,上述收球组件还包括第二平衡管路,上述第二平衡管路的两端连接于上述收球筒的变径处的两端。

10、进一步,上述收球筒上安装有第二压力表。

11、进一步,上述带压油品动力输送组件包括进油主管、出油主管、第一泵机组和第二泵机组,上述进油主管的一端构成上述带压油品动力输送组件的进油口,上述进油主管的另一端与上述第一泵机组的进油口连接,上述出油主管的一端构成上述带压油品动力输送组件的出油口,上述出油主管的另一端与上述第一泵机组的出油口连接,上述进油主管上自其一端向另一端顺次设有第五控制阀、第一过滤器和第六控制阀,上述出油主管上述设有第七控制阀,上述第二泵机组的进油口通过进油支管连接上述进油主管,且二者的连接部位于上述第一过滤器和第六控制阀之间,上述第二泵机组的出油口通过出油支管连接上述出油主管的另一端,上述进油支管和出油支管上分别设有第八控制阀和第九控制阀。

12、进一步,上述过滤储油组件包括第一储油罐和第二储油罐,上述第一储油罐的出油口和上述第二储油罐的进油口通过管路串联,上述第一储油罐的进油口构成上述过滤储油组件的进油口,上述第二储油罐的出油口构成上述过滤储油组件的出油口,上述过滤储油组件的进油口处设有第二过滤器。

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兼容变形检测器、漏磁内检测器、超声内检测器以及涡流内检测器等不同类型的内检测装置,设备不受场地限制,安装和转移灵活,一套装置可满足多条支线的检测需要,能有效的实现小口径油气支线管道实现内检测作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用型移动式小口径油气管线内检测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球组件(2)、收球组件(3)、带压油品动力输送组件(4)和过滤储油组件(5),所述发球组件(2)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带压油品动力输送组件(4)的出油口,所述带压油品动力输送组件(4)的进油口连接所述过滤储油组件(5)的出油口,所述过滤储油组件(5)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收球组件(3)的出油口,所述发球组件(2)的出口连接待测管线的进口,所述收球组件(3)的进口连接待测管线的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移动式小口径油气管线内检测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球组件(2)包括发球撬装架和分别安装在所述发球撬装架上的发球筒(21)、进油管路(22)和第一平衡管路(23),所述发球筒(21)为变径管,其直径较大的一端端头处设有可打开或关闭的第一封堵,所述发球筒(21)直径较小的一端端头安装有第一控制阀(24),并构成所述发球组件(2)的出口,所述进油管路(22)的一端与所述发球筒(21)直径较大的一端连接并连通,所述进油管路(22)的另一端构成所述发球组件(2)的进油口,所述第一平衡管路(23)的两端连接于所述发球筒(21)的变径处的两端,所述发球筒(21)直径较大的一端设有第一排污口,所述第一排污口处设有第一排污阀,所述排污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过滤储油组件(5)的进油口,所述进油管路(22)上设有第二控制阀(2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用型移动式小口径油气管线内检测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路(22)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压力表(2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移动式小口径油气管线内检测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球组件(3)包括收球撬装架和分别安装在所述收球撬装架上的收球筒(31)、收球直管(32)和出油管路(33),所述收球筒(31)的一端端头处设有可打开或关闭的第二封堵,所述收球筒(31)另一端端头连接所述收球直管(32)的一端,所述收球直管(32)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三控制阀(34),并构成所述收球组件(3)的进口,所述出油管路(33)的一端与所述收球筒(31)的一端连接并连通,所述出油管路(33)的另一端构成所述收球组件(3)的出油口,所述收球筒(31)的一端设有第二排污口,所述第二排污口处设有第二排污阀,所述第二排污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过滤储油组件(5)的进油口,所述出油管路(33)上设有第四控制阀(3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用型移动式小口径油气管线内检测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球筒(31)为变径管,其直径较大的一端端头处设有可打开或关闭的第二封堵,所述收球筒(31)直径较小的一端端头连接所述收球直管(32)的一端,所述出油管路(33)的一端与所述收球筒(31)直径较大的一端连接并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通用型移动式小口径油气管线内检测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球组件(3)还包括第二平衡管路(35),所述第二平衡管路(35)的两端连接于所述收球筒(31)的变径处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用型移动式小口径油气管线内检测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球筒(31)上安装有第二压力表(33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移动式小口径油气管线内检测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压油品动力输送组件(4)包括进油主管(41)、出油主管(42)、第一泵机组(43)和第二泵机组(44),所述进油主管(41)的一端构成所述带压油品动力输送组件(4)的进油口,所述进油主管(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泵机组(43)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出油主管(42)的一端构成所述带压油品动力输送组件(4)的出油口,所述出油主管(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泵机组(43)的出油口连接,所述进油主管(41)上自其一端向另一端顺次设有第五控制阀(411)、第一过滤器(412)和第六控制阀(413),所述出油主管(42)上述设有第七控制阀(421),所述第二泵机组(44)的进油口通过进油支管连接所述进油主管(41),且二者的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412)和第六控制阀(413)之间,所述第二泵机组(44)的出油口通过出油支管连接所述出油主管(42)的另一端,所述进油支管和出油支管上分别设有第八控制阀和第九控制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移动式小口径油气管线内检测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储油组件(5)包括第一储油罐和第二储油罐,所述第一储油罐的出油口和所述第二储油罐的进油口通过管路串联,所述第一储油罐的进油口构成所述过滤储油组件(5)的进油口,所述第二储油罐的出油口构成所述过滤储油组件(5)的出油口,所述过滤储油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型移动式小口径油气管线内检测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球组件(2)、收球组件(3)、带压油品动力输送组件(4)和过滤储油组件(5),所述发球组件(2)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带压油品动力输送组件(4)的出油口,所述带压油品动力输送组件(4)的进油口连接所述过滤储油组件(5)的出油口,所述过滤储油组件(5)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收球组件(3)的出油口,所述发球组件(2)的出口连接待测管线的进口,所述收球组件(3)的进口连接待测管线的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移动式小口径油气管线内检测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球组件(2)包括发球撬装架和分别安装在所述发球撬装架上的发球筒(21)、进油管路(22)和第一平衡管路(23),所述发球筒(21)为变径管,其直径较大的一端端头处设有可打开或关闭的第一封堵,所述发球筒(21)直径较小的一端端头安装有第一控制阀(24),并构成所述发球组件(2)的出口,所述进油管路(22)的一端与所述发球筒(21)直径较大的一端连接并连通,所述进油管路(22)的另一端构成所述发球组件(2)的进油口,所述第一平衡管路(23)的两端连接于所述发球筒(21)的变径处的两端,所述发球筒(21)直径较大的一端设有第一排污口,所述第一排污口处设有第一排污阀,所述排污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过滤储油组件(5)的进油口,所述进油管路(22)上设有第二控制阀(2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用型移动式小口径油气管线内检测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路(22)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压力表(2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移动式小口径油气管线内检测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球组件(3)包括收球撬装架和分别安装在所述收球撬装架上的收球筒(31)、收球直管(32)和出油管路(33),所述收球筒(31)的一端端头处设有可打开或关闭的第二封堵,所述收球筒(31)另一端端头连接所述收球直管(32)的一端,所述收球直管(32)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三控制阀(34),并构成所述收球组件(3)的进口,所述出油管路(33)的一端与所述收球筒(31)的一端连接并连通,所述出油管路(33)的另一端构成所述收球组件(3)的出油口,所述收球筒(31)的一端设有第二排污口,所述第二排污口处设有第二排污阀,所述第二排污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过滤储油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赏鑫黄一勇胡江锋王新生王朝璋刘剑刘小龙孙鹏丁融孙震东陈友俊肖志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