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域测绘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995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域测绘船,属于水利测绘技术领域,其包括无人船体和控制终端,无人船体的船头处设置有两组交替动作的垃圾拨动组件,其包括拨动板,拨动板的顶部固定设有转轴,转轴上可旋转地连接有摆臂;摆臂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拨动板一侧可旋转地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与无人船体铰接;防撞柱与无人船体相对滑动连接;还包括防过载组件,包括压力杆,拨动板开设有滑孔,压力杆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柱,滑动柱与滑孔滑动连接;滑孔内设置有无线压力传感器,滑孔内还设置有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从船头处推开水面垃圾或阻挡物,从而减小阻力,提高测绘精度;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工作行程范围大、空行程急回以及防倾覆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测绘,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域测绘船


技术介绍

1、位于某某地区的某河道,一方面由于多年分洪、行洪、蓄洪,洪水携裹泥沙沉淀,导致河道缩窄,造成洪水下泄不畅;另一方面由于非法采砂等原因,使得河道局部河床下切、主流线移位和岸线崩塌,影响河势稳定和危及防洪工程安全,因此需要开展水利测绘工作,在进行水利测绘时,需要用到测绘无人船,将测量仪器安装在无人船上,通过无人船的移动,实现测量、测绘。

2、在使用测绘无人船时发现:由于湖泊或静水区域水面易存在较多浮萍、垃圾、枝叶等漂浮物,因此无人船在进行测量时,漂浮物易产生负面干涉,一方面导致探测仪接收的数据不能够正确反映测区的水下三维坐标,另一方面,增大了测量船的阻力,增大了测量船测量的能耗;针对这一技术问题,经过检索查询,发现现有专利中已有解决该问题的方案,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1107906u的专利所公开的一种轻型化无人测量船,其在说明书记载到:通过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传动从动齿轮,进而带动滑球转动,使杆体以测量船表面的固定杆的底端为轴心转动,从而使划水板转动,将水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域测绘船,包括无人船体(1)和控制终端(5),所述无人船体(1)上设置有船舱(2),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船体(1)的船头处设置有两组交替动作的垃圾拨动组件(3),该垃圾拨动组件(3)包括拨动板(31),所述拨动板(31)通过合页连接有带有滤孔(321)的滤网板(32),所述合页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滤网板(32)只能单向翻转;所述拨动板(31)的顶部固定设有一转轴(33),所述转轴(33)上可旋转地连接有摆臂(34);所述无人船体(1)设置有第一电机(35),所述第一电机(35)的输出轴与摆臂(3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拨动板(31)一侧可旋转地连接有连杆(36),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域测绘船,包括无人船体(1)和控制终端(5),所述无人船体(1)上设置有船舱(2),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船体(1)的船头处设置有两组交替动作的垃圾拨动组件(3),该垃圾拨动组件(3)包括拨动板(31),所述拨动板(31)通过合页连接有带有滤孔(321)的滤网板(32),所述合页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滤网板(32)只能单向翻转;所述拨动板(31)的顶部固定设有一转轴(33),所述转轴(33)上可旋转地连接有摆臂(34);所述无人船体(1)设置有第一电机(35),所述第一电机(35)的输出轴与摆臂(3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拨动板(31)一侧可旋转地连接有连杆(36),所述连杆(36)的另一端与所述无人船体(1)铰接;当第一电机(35)带动摆臂(34)旋转时,摆臂(34)能够带动拨动板(31)往复摆动;当拨动板(31)拨动垃圾时,拨动板(31)向远离无人船体(1)的方向摆动同时拨动板(31)相对于无人船体(1)还具有前伸动作;当拨动板(31)向靠近无人船体(1)的方向移动时,拨动板(31)能够急回;所述控制终端(5)分别与所述无人船体(1)和第一电机(35)远程控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域测绘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船体(1)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撞柱(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域测绘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柱(4)与所述无人船体(1)相对滑动连接,所述无人船体(1)两侧开设有凹槽,所述防撞柱(4)的一侧能够容纳在所述凹槽中;所述无人船体(1)开设有滑槽(102),所述防撞柱(4)包括防撞柱本体(41),防撞柱本体(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亚男郭磊崔春梅张玉燕王锐刘莉莉杨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