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敏感聚能战斗部抗破片撞击复合壳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9916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弹药的战斗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敏感聚能战斗部抗破片撞击复合壳体结构,所述复合壳体结构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壳体内层、壳体芯层和壳体表层。所述壳体内层和壳体表层采用铝合金或镁合金轻质金属,厚度在1~3mm之间。所述壳体芯层采用聚乙烯、聚醚醚酮、聚醚酰亚胺或聚碳酸酯的低密度非金属材料,厚度在2~5mm之间。所述壳体芯层加工成整体或在环向上分为若干瓣。所述复合壳体结构的多界面设计能够大幅降低冲击波幅值,同时扰动冲击波形,进而耗散传入装药中的能量,使得装药反应不高于燃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弹药的战斗部,具体涉及一种不敏感聚能战斗部抗破片撞击复合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1、聚能战斗部分为聚能破甲战斗部和爆炸成型弹丸(efp)战斗部,主要用来击毁坦克、装甲车辆和混凝土构筑工事等。聚能战斗部是依靠金属药型罩形成的金属射流/efp来击毁目标的,它对发射平台提供的初速要求不高,可适用于多种武器系统,如身管火炮(含无后坐力炮)、火箭炮(含肩扛式火箭筒)、抛投(航弹)、布设(地雷)、直升机/车载导弹等,是目前用的最多、最广的一种战斗部形式,已大量装备于坦克、装甲车辆、武装直升机、固定翼飞机、舰船等多种高价值平台。

2、传统的聚能战斗部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压环1、药型罩2、主药柱3、隔板4、副药柱5、压盖6、壳体7等组成。起爆装置一般安装于压盖的中心孔中,当导弹命中目标时,根据指令起爆副药柱,爆轰波绕过隔板向前传播,主药柱爆轰驱动药型罩,形成高速金属射流/efp。金属射流/efp侵彻进入目标内部,联合靶后破片对目标内部结构和人员设备进行毁伤。

3、随着对武器系统毁伤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种能量更高的炸药、发射药以及火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敏感聚能战斗部抗破片撞击复合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壳体结构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壳体内层(7)、壳体芯层(8)和壳体表层(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敏感聚能战斗部抗破片撞击复合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层(7)和壳体表层(9)采用铝合金或镁合金轻质金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敏感聚能战斗部抗破片撞击复合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层(7)和壳体表层(9)的厚度在1~3mm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敏感聚能战斗部抗破片撞击复合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芯层(8)采用聚乙烯、聚醚醚酮、聚醚酰亚胺或聚碳酸酯的低密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敏感聚能战斗部抗破片撞击复合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壳体结构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壳体内层(7)、壳体芯层(8)和壳体表层(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敏感聚能战斗部抗破片撞击复合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层(7)和壳体表层(9)采用铝合金或镁合金轻质金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敏感聚能战斗部抗破片撞击复合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层(7)和壳体表层(9)的厚度在1~3mm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敏感聚能战斗部抗破片撞击复合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芯层(8)采用聚乙烯、聚醚醚酮、聚醚酰亚胺或聚碳酸酯的低密度非金属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敏感聚能战斗部抗破片撞击复合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芯层(8)的厚度在2~5mm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敏感聚能战斗部抗破片撞击复合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芯层(8)加工成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万千郁锐姬龙汤江河司雪娜李睿刘荣强张海军郭艺进苏宗峰庞春旭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