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连铸中间包、连铸生产线及降低中间包注余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连铸中间包、连铸生产线及降低中间包注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9902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连铸中间包、连铸生产线及降低中间包注余的方法,以解决中间包停浇过程中如何减少钢水注余的问题。该连铸中间包包括包体,包体的包底的顶面为由靠近冲击区的一侧向相对的另一侧斜向下倾斜的倾斜面,且沿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依次分布有多个水口。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连铸中间包,其有益效果在于,停浇过程中,钢水能够积聚在中间包一侧,故自靠近冲击区的一侧水口开始逐渐停流,有效地减少了中间包浇铸残余钢水量,提高冲击区侧包底安全性,提高注余钢水质量,降低炼钢生产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连铸生产线及降低中间包注余的方法,由于采用了上述连铸中间包,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连铸中间包、连铸生产线及降低中间包注余的方法


技术介绍

1、连铸中间包是连铸过程的关键设备之一,对连铸操作顺行和保证钢水质量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中间包注余也影响连铸成本控制。中间包具有稳流、分流的作用,中间包的稳定浇注有利于延长钢水在中间包内的停留时间,均匀钢水的温度和成分,因中间包长时间使用,l型中间包稳流器外侧包底冲刷严重,局部侵蚀有坑,因而如何保证连铸中间包使用寿命,浇铸过程安全稳定,停浇中间包注余尽可能浇完,尾坯质量纯净可控,对于提高合格坯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大意义。

2、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中间包停浇过程中减少钢水注余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铸中间包、连铸生产线及降低中间包注余的方法,该连铸中间包、连铸生产线及降低中间包注余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中间包停浇过程中减少钢水注余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连铸中间包,包括包体,所述包体的包底的顶面为由靠近冲击区的一侧向相对的另一侧斜向下倾斜的倾斜面,且沿所述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依次分布有多个水口。

4、一方面,上述连铸中间包中,所述倾斜面靠近冲击区一侧的高度与相对另一侧的高度差为中间包高度的5%~8%。

5、另一方面,上述连铸中间包中,所述倾斜面靠近冲击区一侧的高度与相对另一侧的高度差为50mm~70mm。

6、另一方面,上述连铸中间包中,所述包体包括包壳和耐材层,所述耐材层的顶层为工作层,且包底的所述工作层的厚度由靠近冲击区的一侧向相对的另一侧逐渐减小以形成所述倾斜面。

7、另一方面,上述连铸中间包中,所述包体为l型包体。

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连铸中间包包括包体,包体的包底的顶面为由靠近冲击区的一侧向相对的另一侧斜向下倾斜的倾斜面,且沿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依次分布有多个水口。

9、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连铸中间包时,由于包底的顶面呈倾斜面,其有益效果在于,停浇过程中,钢水能够积聚在中间包一侧,故自靠近冲击区的一侧水口开始逐渐停流,因而,相较于传统各水口同时停流而言,有效地减少了中间包浇注残余钢水量,提高了冲击区侧包底安全性,提高了注余钢水质量,降低了炼钢生产成本,特别适用于生产螺纹钢系列产线,达到连铸极致降本的效果。中间包停浇后期局部钢水高度稳定,进一步提高了中间包冶金效果,提高了铸坯质量。实现了连铸坯的本质化改善,降低尾坯质量波动事故率。且装置简易,胎膜制造简单、使用方便,可操作性强,中间包安全性高。

10、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1、一种降低中间包注余的方法,采用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的连铸中间包,包括:

12、连续浇注停浇末期,当所述连铸中间包内钢水剩余高度小于第一预设高度时,自靠近所述冲击区的一侧水口开始逐渐停流;

13、当所述连铸中间包内钢水剩余高度小于第二预设高度时,所述连铸中间包停止浇注;

14、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高度。

15、一方面,上述降低中间包注余的方法中,当所述连铸中间包内钢水剩余高度小于第一预设高度时,自靠近所述冲击区的一侧水口开始逐渐停流,具体包括:

16、当所述连铸中间包内钢水剩余高度小于第一预设高度时,自靠近所述冲击区的一侧停浇2个水口;

17、当所述连铸中间包内钢水剩余高度小于第三预设高度时,继续自靠近所述冲击区的一侧停浇1个水口;

18、当所述连铸中间包内钢水剩余高度小于第四预设高度时,自靠近所述冲击区的一侧停浇1个水口;

19、其中,第一预设高度>第三预设高度>第四预设高度>第二预设高度。

20、另一方面,上述降低中间包注余的方法中,所述第一预设高度不大于300mm,所述第三预设高度不大于150mm,所述第四预设高度不大于70mm,所述第二预设高度不大于30mm。

21、另一方面,上述降低中间包注余的方法中,还包括:

22、每隔预设间隔,在包底打结工作层,且所述工作层的厚度由靠近冲击区的一侧向相对的另一侧逐渐减小以形成所述倾斜面。

23、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降低中间包注余的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停浇过程中,钢水能够积聚在中间包一侧,故自靠近冲击区的一侧水口开始逐渐停流,因而,相较于传统各水口同时停流而言,有效地减少了中间包浇注残余钢水量,提高了冲击区侧包底安全性,提高了注余钢水质量,降低了炼钢生产成本,特别适用于生产螺纹钢系列产线,达到连铸极致降本的效果。中间包停浇后期局部钢水高度稳定,进一步提高了中间包冶金效果,提高了铸坯质量。实现了连铸坯的本质化改善,降低尾坯质量波动事故率。且装置简易,胎膜制造简单、使用方便,可操作性强,中间包安全性高。

2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连铸生产线,该连铸生产线包括上述任一种连铸中间包。由于上述的连铸中间包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连铸中间包的连铸生产线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铸中间包,包括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的包底的顶面为由靠近冲击区的一侧向相对的另一侧斜向下倾斜的倾斜面,且沿所述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依次分布有多个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中间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靠近冲击区一侧的高度与相对另一侧的高度差为中间包高度的5%~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中间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靠近冲击区一侧的高度与相对另一侧的高度差为50mm~70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连铸中间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包括包壳和耐材层,所述耐材层的顶层为工作层,且包底的所述工作层的厚度由靠近冲击区的一侧向相对的另一侧逐渐减小以形成所述倾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连铸中间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为L型包体。

6.一种连铸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连铸中间包。

7.一种降低中间包注余的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连铸中间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降低中间包注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连铸中间包内钢水剩余高度小于第一预设高度时,自靠近所述冲击区的一侧水口开始逐渐停流,具体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降低中间包注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高度不大于300mm,所述第三预设高度不大于150mm,所述第四预设高度不大于70mm,所述第二预设高度不大于30mm。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降低中间包注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中间包,包括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的包底的顶面为由靠近冲击区的一侧向相对的另一侧斜向下倾斜的倾斜面,且沿所述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依次分布有多个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中间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靠近冲击区一侧的高度与相对另一侧的高度差为中间包高度的5%~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中间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靠近冲击区一侧的高度与相对另一侧的高度差为50mm~70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连铸中间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包括包壳和耐材层,所述耐材层的顶层为工作层,且包底的所述工作层的厚度由靠近冲击区的一侧向相对的另一侧逐渐减小以形成所述倾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连铸中间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学样陈显著高山张昭平张强雷洲任科社何进苗永康李士靖杨普庆李明军宁伟郭达刘俊宝刘智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