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9876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是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润滑油的添加剂配方,或复合剂。它包括(A)至少20%(重)的矿物油,和(B)至少一种无灰分散剂;(C)至少一种金属清净剂;(D)至少一种抗氧抗腐蚀剂。其特点是:将上述添加剂分别加入中粘度指数中间基基础油,或高粘度指数石蜡基基础油,或合成基础油,或前述基础油的混合物中,可以制备SC、SD汽油机油、CC、CD柴油机油和SC/CC、SD/CC汽油机和柴油机的通用发动机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尤其是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属于润滑油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发动机润滑油大部分用高粘度指数石蜡基矿物油作基础油。而以我国西部新疆原油为代表的中粘度指数(40~<90)润滑油基础油产量占全国基础油产量的30~40%。在国内单级发动机油生产量占90%左右的情况下,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油来源。但中粘度指数基础油的热氧化安定性明显比高粘度指数石蜡基基础油差。因此,高粘度指数石蜡基基础油的添加剂组合物或配方,却不能适用于中粘度指数中间基基础油,这在美国石油学会API基础油互换规则中已有明确说明。由于我国国情与国外不同,汽车及发动机制造业对润滑油的需要也明显不同于国外,对SC、SD汽油机油和CC、CD柴油机油的需要量仍占全部发动机油量的50%左右,特别是中国国家标准GB11121规定的SC和SD级汽油机油技术要求也明显不同于国际上常见的API或SAE J183规格,它分别要求通过东风汽车EQ140汽油机程序试验,即SH/T0515试验和解放汽车CA141汽油机程序试验,即SH/T0516试验。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通过调整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中各添加剂组分间的比例和添加剂组合物用量,可适应各种基础油,并满足调制单级SC/CC、SD/CC通用发动机油和多级SD、CC和CD汽油机油、柴油机油的要求。本专利技术中的基础油是中国生产的中粘度指数(40~<90)中间基和高粘度指数(90~<120)石蜡基的中性油和光亮油(也称残渣油),以及聚α-烯烃合成油(PAO)。其中我国原油生产的所有矿物基础-->油的特点是:较低的硫含量(0.1%以下)和较高的氮含量。其氧化安定性明显地比国外较高的硫含量(0.2~~0.8%)和较低的氮含量的同粘度范围的中性油或光亮油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动机油添加剂组合物(或复合剂)在性能和特点上考虑了这一点。因此,是一般添加剂组合物所不能取代的。同时国内有的专利技术或文献在解决用低粘度中性油(如100N、200N)制备多级柴油机油,特别是CD级柴油机油时,常借助于在基础油中加入一定量的较高粘度光亮油(或残渣油),以改善氧化安定性和高温清净性,而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通过调整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中组分间比例即可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对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中的添加剂组分进行优化选择。除了考虑各功能添加剂组分自身的性能和特点突出和优秀外,同时还把热稳定性好坏作为优先选择条件之一。目的是有利于解决中国基础油氧化安定性较差和热负荷较高的柴油机对润滑油热氧化稳定性和高温清净性要求较苛刻所出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它含有:(A)一定量的矿物油作稀释剂,和一定量的,(B)至少一种无灰分散剂,(C)至少一种金属清净剂,(D)至少一种抗氧抗腐蚀剂。所说的矿物油(A)为中粘度指数中间基基础油或高粘度指数石蜡基基础油。所说的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含至少20%重的矿物油(A)。所述的(B)较适宜是双丁二酰亚胺分散剂。所说的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含10-50%(重)的无灰分散剂(B)。所说的(C)较适宜是烷基水杨酸盐。最好为钙盐,碱值(TBN)至少140。所说的(C)较适宜是在制备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所制得的产品特点是与磺酸盐添加剂直接混合,或加有该产品的润滑油与含磺酸盐添加剂的润滑油混合时,不会产生沉淀。所说的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含0.1-60%(重)的金属清净剂(C)。所说的(D)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所说的(D)较适-->宜是二辛基二硫代磷酸盐。所说的(D)较适宜是碱式锌盐和中性锌盐的混合物。其中碱式盐含量20-50%(重)。两种盐的分子结构式为:                                    中性盐                                    碱式盐  R为C8烷基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中含0.001-30%(重)的抗氧抗腐蚀剂(D)。更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它含有:(A)一定量的矿物油,和一定量的,(B)至少一种无灰分散剂;(C)至少一种金属清净剂;(D)至少一种抗氧抗腐蚀剂;其中所说的(A)为高粘度指数石蜡基基础油。其中所说的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至少含20%(重)的矿物油(A)。在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中:(B)组分较适宜是双丁二酰亚胺分散剂。可以从兰州炼油化工总厂生产的商品LAN152或LAN152A获得。也可以从国内外类似的商品中得到。只是使用中应保持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中氮含量不变,对不同氮含量双丁二酰亚胺商品用量进行换算。(C)组分较适宜是碱性烷基水杨酸钙盐。可以从兰州炼油化工总厂生产的商品LAN109得到。或者采用兰州炼油化工总厂按中国专利94106384.4制造的产品。这两种产品除后者与磺酸盐混合,或与含磺酸盐的润滑油混合无明显沉淀生成外,其它质量和性能基本相同,可以互换使用。(D)组分最适宜是碱式盐的二辛基二硫代磷酸锌。可以从兰-->州炼油化工总厂生产的LAN203A商品得到。也可采用国内外类似的商品,调制润滑油时,除了加入本专利技术的添加剂组合物外,单级油还需加入降凝剂和抗泡剂;而多级油需加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和抗泡剂。粘度指数改进剂较适宜是乙烯和丙烯共聚物或具有分散性的粘度指数改进剂。可以从兰州炼油化工总厂生产的LAN614或LAN615商品得到,可以按氮含量计算,适当减少(B)组分用量。用于润滑油的降凝剂或倾点下降剂,可以是兰州炼油化工总厂生产的LAN803A或LAN803B。也可以用其它国内外商品降凝剂或倾点下降剂。用于润滑油的抗泡剂,一般是商品甲基硅油T901。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添加剂组合物定义为(F)包括:双丁二酰亚胺(B),烷基水杨酸钙(C)和二辛基二硫代磷酸锌(D)。其中(B)组分与(C)组分重量比为0.74,(D)组分为17 2.1毫克分子/千克(以锌含量计)。选择性能好的添加剂组分还不能完全解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利用众所周知的添加剂组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原理,力求添加剂组合物中各功能添加剂组分除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特性功能外,在满足发动机油各项使用性能要求方面,尽可能使各添加剂组分之间产生较强的"协合作用",避免出现"对抗作用"。关于"协合作用"和"对抗作用"的概念在张景河等编著的《现代润滑油与燃料添加剂》,中国石化出版社,1991年12月第一版中的17~20页中已有叙述。众所周知,润滑油在发动机活塞表面和曲轴箱中是处于不同的环境条件。润滑油在活塞表面工作的温度在150~300℃范围,而且油层薄(0.3~16微米),便于氧气向油层扩散。此处是典型的薄油层氧化过程;而曲轴箱中的润滑油工作温度一般在40~150℃。油层较厚(>10mm),不利于氧气向油层扩散。此处是典型的厚油-->层氧化过程。润滑油中的烃类氧化是属于连串反应,而在薄油层氧化过程中,氧化反应速度快,多生成深度氧化产物,如胶质、沥青质和碳沉淀物一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是沉积到活塞表面的潜在漆膜和碳沉积物。而厚油层氧化过程中,氧化反应速度相对较慢。多生成薄油层氧化产物的前期产物,如醛、酮、酸,羟基酸、树脂等。薄油层和厚油层氧化过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A)一定量的稀释油;(B)至少一种无灰分散剂(C)至少一种金属清净剂(D)至少一种抗氧抗腐蚀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A)一定量的稀释油;(B)至少一种无灰分散剂(C)至少一种金属清净剂(D)至少一种抗氧抗腐蚀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A)为中粘度指数中间基基础油,或高粘度指数石蜡基基础油。3、根据权利要求1的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组合物含至少20%重的矿物油(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B)较适宜是双丁二酰亚胺分散剂。5、根据权利要求1的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组合物含10-50%(重)的无灰分散剂(B)。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C)较适宜是烷基水杨酸盐。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祥科马道林靳印牢张访谊徐美娟李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化兰州炼油化工总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